疙瘩湯怎麼做才好吃?

lxl愛莉


疙瘩湯是北方地區的一道家常美食,做法簡單快捷味道還鮮美,很受大眾喜愛,今天我們來分享一個老北京疙瘩湯的做法。

食材:麵粉、西紅柿、雞蛋、鹽、生抽、蠔油、小蔥、香菜。

首先準備適量麵粉加入少許鹽,一邊加水一邊攪拌,水要慢慢的加這樣攪出來的面絮才會更均勻。攪拌至面絮鬆散不粘連放在一旁備用。

碗中打入兩個雞蛋打散,兩個西紅柿頂部切十字花刀,用開水燙一下剝掉外皮,切成小塊放入碗中備用。

起鍋放油放入蔥花爆香,放入西紅柿塊,加入一小勺鹽小火翻炒。炒至西紅柿軟爛加水,放入生抽、蠔油大火燒開。用筷子把拌好的面絮慢慢撥入鍋中,攪動一下防止粘鍋。鍋再次煮開後再煮兩分鐘,均勻的淋入蛋液,等蛋液定型以後攪動一下。煮至麵疙瘩沒有白心,再加入適量鹽調味,關火放入小蔥、香菜盛出就可以開吃啦。

口感滑嫩勁道 開胃爽口的西紅柿疙瘩湯就完成了。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小漁美食】,謝謝你的支持。

小貼士:

1、攪麵疙瘩時水要細一點慢慢的加入,不要一次性加太多,這樣麵疙瘩才均勻鬆散。

2、喜歡吃辣的出鍋的時候放點辣椒油更美味哦。


小漁美食


從小在北方長大的人對於疙瘩湯都不會陌生,它俗稱“快手飯”,是既快捷又好吃的一種美味,一般的餐館裡都會有得賣,我每次出去吃飯也都會點一道疙瘩湯,而每家餐館做的也都是大同小異,我吃過最好吃的疙瘩湯還是家裡做的那種,顏色鮮亮,疙瘩均勻不軟不硬口感合適,那時候家裡最擅長做疙瘩湯的應該是媽媽了,因為工作繁忙,所以媽媽做飯總是會研究一些簡單方便的給我們吃,疙瘩湯就是其中一種,奶奶歲數大了以後,家裡做飯的事情就完全交給了媽媽,我們每週要吃兩到三次的疙瘩湯,做的多了自然就經驗豐富,我也經常會在媽媽身邊看她做飯,而有的時候,媽媽沒有時間的時候,我也會幫助她做早飯給大家吃,這疙瘩湯也是我學會做飯的最初一個品種,我做的這個談不上最好吃,但是家人吃過後都覺得很不錯,今天問題提到疙瘩湯,我就將自己做疙瘩湯的經驗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首先是原料;麵粉(必須是富強粉因為這個麵粉屬於中筋麵粉吃起來口感是最柔和的沒有那麼硬)西紅柿,油菜,雞蛋,大蔥,大蒜 調料;鹽,醬油,香油 第一步;首先將西紅柿洗淨在火上輕輕烤一下將外皮撕掉放到案板上用刀切成小塊備用,接著將油菜去根兒洗淨切成碎末,大蔥去皮切成蔥花,大蒜切片備用。第二步;取半斤麵粉放到一個盆裡,水管子開最小水將面盆放到下面然後用筷子迅速的攪拌麵粉使其成為大小差不多的麵疙瘩。第三步;炒鍋上火加入底油燒熱然後將蒜片,蔥花下鍋煸炒至出香味,然後將西紅柿下鍋接著加少許醬油然後加水燒開,等水開後將疙瘩一點點用手均勻的撒入鍋內煮開調鹽味,將油菜下鍋,最後將雞蛋打在一個碗裡,慢慢的淋在鍋裡,大火燒開即可,裝盤前表面淋幾滴香油即可。


麵點師耿彪


疙瘩湯,對北方人來說可以說是非常熟悉了,很少有人不喜歡疙瘩湯,這算是北方比較常見的一種湯品,我第一次吃就是在哈爾濱吃到的,正好趕上冬天,東北的冬天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沒事零下個二三十度都是特別平常的事,由於當時沒有太多生活經歷,憑著一身年輕人火力壯,沒穿太多就出了門,剛開始還好,沒太多感覺,沒過一會就感覺到了什麼叫入骨三分,立馬我就轉身回去了,然後喝上了一碗熱乎乎的疙瘩湯,那感覺從腳底板暖到頭頂,真就是一個字,爽!

其實疙瘩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和好麵疙瘩,疙瘩大了煮不熟,太硬,疙瘩小了就成漿糊了,這個部分做好了,別的加什麼配料就全憑自己的喜好了,我今天做的這個放的是蘿蔔絲,味道也蠻不錯的。

蘿蔔絲疙瘩湯

首先準備材料:白蘿蔔,麵粉,大蔥,姜塊,香菜,調料這邊需要準備:醬油,鹽,胡椒粉,香油,準備好後將白蘿蔔切成絲,大蔥切絲,姜塊切絲,香菜切成末,把麵粉放到碗裡,把水龍頭開到最小,把盛有面粉的碗放到水龍頭下面,一邊滴水一邊用筷子攪拌成麵疙瘩後放一旁備用,準備炒鍋加油燒熱,放入蔥絲和薑絲,炒出香味後放醬油和白蘿蔔絲,炒至微軟後加水燒開,放鹽調味,然後把準備好的麵疙瘩放到鍋裡,等麵疙瘩熟透後,放入胡椒粉,香油,最後盛到碗裡撒上香菜末後就可以了

我這個做法做出來的麵疙瘩比較小,湯比較偏稠,如果不喜歡的也可以把麵粉放到容器裡,一邊自己加水一邊攪拌也可以做成麵疙瘩。


王大廚的美食日記


小時候經常吃媽媽做的疙瘩湯,現在每次自己做疙瘩湯都會想起媽媽做的鹹香的味道。我都會吃上兩大碗,至今難忘。冬天外面大雪紛飛,大雪被風堆成了小山,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氣,在屋裡圍坐火爐旁,吃上一碗疙瘩湯,渾身暖洋洋的。記得我三四歲時,去鄰居家玩,劉大嬸問我吃的什麼飯,我可能說的不清楚,就說🐦“鴿子湯”。逗得她們都捧腹大笑,後來村裡都傳開吃鴿子湯了……


疙瘩湯簡單易做,非常適合老人小孩吃,而且裡面放些蔬菜和蛋類很有營養。下面來介紹一下疙瘩湯的做法,首先把西紅柿放盆裡帶開水,用開水燙一下撈出來,迅速把外皮去掉切丁備用,

小蔥切碎,蒜切碎,兩個雞蛋打散,用蛋液和麵呈疙瘩狀。鍋內放油,蒜末炒香。放入西紅柿丁,炒香以後,加入水,加入鹽雞精、胡椒粉大火燒開以後加入打好的麵疙瘩,煮3分鐘以後,剩下的雞蛋液攪勻到疙瘩湯裡,筷子攪一下,撒上香油,蔥花出鍋即可。



阿嬌小灶臺


疙瘩湯是北方的傳統美食,既算湯菜又算主食,非常的好吃,很有嚼勁,做法也是相當的簡單。在麵食當中算是很容易上手的一款了。

疙瘩湯更適合晚餐食用,因為麵食類容易消化,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哦!

週末,婆婆做了這個疙瘩湯,老公也是好久沒吃到了,把持不住自己一直咽口水。

講真,未做東北媳婦之前,從沒聽說過麵疙瘩,如今,我也是超吃越喜歡!

食材:麵粉,溫水,菠菜,捲心菜,蝦米,大蔥,大蒜

製作步驟:

1、捲心菜清洗乾淨,切成絲,菠菜洗淨待用。

2、熱鍋下油,加入大蒜,大蔥煸香,加入捲心菜翻炒片刻,加入食鹽,生抽炒勻。

3、再加入一把蝦米,半鍋的水煮開。

4、煮的過程中,開始和麵,麵粉加溫水用筷子攪拌成小疙瘩,水一定要一點點的加,不然會和成團的哦,麵疙瘩小點會更入味。攪拌必須沿同一方向,正常均應順時針方向。

5、待鍋裡的湯煮開之後,分批抓少量的疙瘩下入鍋中,塊大的要撕小一點,按自己喜歡來,有的人喜歡吃塊大的,更有嚼勁。

6、麵疙瘩煮熟之後,加入菠菜稍煮片刻就可以了。 出鍋趁熱吃吧!


雷小廚


早上起來很多人都是沒時間做飯,特別是現在冬天早上起來那麼冷更是不想做了。但是早上不吃飯又是不健康的,今天教大家一個快手營養湯的做法,味道也超讚的哦。

早中晚都可以做的一道營養與美味並存的湯品,做法簡單食材好找,十幾分鍾基本就能做好了,寒冷的早上就讓這一碗熱氣騰騰的番茄蛋花疙瘩湯來溫暖你吧。

麵疙瘩湯很有小時候的回憶,那時候感覺媽媽做上一碗麵疙瘩湯,沒有加其他食材,那吃著就感覺是好吃的美食了。今天我們在一塊做一做這道小時候的美味,營養又擋餓。

番茄蛋花湯

食材準備:

麵粉 20克,番茄 2個,雞蛋 2個,鹽 半勺,荊芥 5克,生抽 2勺,白胡椒 1勺,香油 適量,雞精 少許

做法步驟:

(1)麵粉倒入攪拌盆裡,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不停攪拌,直至呈現出均勻的疙瘩狀。

(2)西紅柿切十字刀,在熱水燙個十幾秒,去皮,切成塊。

(3)鍋燒熱加菜籽油,煸炒香蔥花,倒入番茄,煸出紅油。

(4)加入適量的冷水,燒開後一邊倒入麵疙瘩,一邊快速攪拌開,稍煮下,加入生抽、白胡椒,鹽,雞精調味。

(5)倒入打散的雞蛋,攪拌均勻;

(6)加入荊芥。最後再滴入幾滴香油調味即可。


蝸牛美食


疙瘩湯怎麼做才好吃?

在我們農村誰家生了小孩,第三天要做一大鍋疙瘩湯全村分,如今這些習俗沒有了,瘡瘩湯便成了我們早餐中經常喝的湯,有時我也把它歸在粥類中,自以為自己做的疙瘩湯比較好喝,老孃八十多歲了,每次我去陪老孃,問她吃什麼飯,她的首選都是要我做疙瘩湯喝,今天山村梅花就來分享一下我是怎麼做出好喝的疙瘩湯的。



第一步,準備好原材料。麵粉一碗、五花肉、蔥姜、白菜心、香才、韭菜或波菜,雞蛋兩個,我經常自制高湯,就是雞和豬棒骨慢火熬製,不光做疙瘩湯,還可以做菜或煮混沌吃,高湯濃一點,吃時可加點水。


第二步,開始爆鍋做湯。五花肉一點點切成絲,蔥姜白萊心也切絲,先用蔥姜肉爆鍋,白菜心放進去炒幾下子就加高湯和水各一半燒開,雞蛋打在碗裡攪拌均勻待用,韭菜或波菜洗淨切碎。

第三步,攪拌做疙瘩。把麵粉放盆內,用小噴壺一邊噴水一邊用筷子攪動,一定超一個方向攪動,麵粉變成細小的面片片,攪到用手一抓放開馬上散開,再加上一點乾麵粉即可。


第四步,疙瘩湯出鍋。麵疙瘩攪好了,水也應該開了,這時用手把疙瘩均勻撒在鍋裡,滾兩滾就熟了,這時選擇一樣青菜放入,滴上滴香油,雞蛋液倒入,快開時攪動一下,開鍋就關火加點鹽,好吃又好看疙瘩湯就做好了。


早餐可再配上慢頭幹或小籠包,晚餐可只喝湯,喜歡喝稠一點的就多放面,喜歡喝稀的多加水,也可切上西紅柿片,營養好吃疙瘩湯就做好了。


山村梅花


疙瘩湯要怎麼做才好吃?這個問題我一看就迫不及待想回答,是因為疙瘩湯我最拿手,做的次數最多,而且各種的菜基本都可以用來做疙瘩湯。(本文所用圖片,均為阿兮自做的疙瘩湯,前兩種是西紅柿疙瘩湯)

有朋友可能會說,你就吹吧,反正我們也沒嘗過,不知道你做的有多難吃。這個真不是吹牛,我之所以擅長做疙瘩湯,只是因為機緣巧合,得到一位高人秘授的晃疙瘩絕招。今天呢,我也不隱瞞了,無償分享給大家,只要解決了晃疙瘩的這個難點,其他程序都so easy!

後面這個是家裡實在沒別的菜,就一小把韭菜,阿兮做的韭菜疙瘩湯。做疙瘩湯,是個統籌安排的活兒。我一般是先蔥姜爆鍋,至於蔬菜,各種選擇,我一般常用的有西紅柿,白菜,蘑菇,茄子,小油菜,圓白菜,黃瓜,方瓜,韭菜,蘿蔔,各種小青菜……實在沒菜了,只用大蔥和香菜,也可以做出美味疙瘩湯。配疙瘩湯的料,也很多,我常用的有豬肉切絲,扇貝丁,海米,鮮蝦仁,泡發好的海參切片,或蝦皮等。根據個人口味,也根據家裡有啥,那就做啥唄。

蔥姜爆鍋,直接加水,簡單粗暴。

我不喜歡放五香面,也不喜歡放醬油,嫌做出來有黑渣顏色難看,如果有別的菜,比如用的是茄子,茄子切條,一起炒一會兒,青菜啥的愛炒就炒,不愛炒後面直接扔進鍋,添水適量(根據吃飯的人數加水,農村有話若,多來個人怕啥,多加瓢水就有了,就指這個)。若是用海米,泡發好的海米也直接扔進去,用扇貝丁啥的那些食材,都可以在這個環節扔進去(蝦皮除外,那個起鍋的時候才放,更鮮美),若做肉絲疙瘩湯,你前面直接炒一下也行,不過我一般是肉絲提前水焯一下,再下鍋扔進水裡,這樣的肉絲不柴,很嫩,不塞牙。

其實做疙瘩湯的前半工序,跟做混湯麵和片面差不多,大家自我發揮就好,不需要太拘束於具體步驟。蓋上鍋蓋,火繼續燒著,這邊小盆裡取適量麵粉(也是根據人數),下面重點步驟要來了,注意看。

取一顆雞蛋,快速讓蛋清與蛋黃分開。麵粉不加一滴水,只加蛋清(我個人的經驗是,一碗麵粉一顆蛋清應該正好,夠三四個人吃,你若只有兩個人或一個人,蛋清酌量加一點即可,不夠還可以再加),然後,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動麵粉(記住一個方向,別換方向,更別來回亂攪,這是重點),這樣攪出的麵疙瘩,不會互相黏,是小小扁扁鬆鬆的麵疙瘩。見上圖。

這時候呢,鍋應該是滾了,直接把麵疙瘩下進去,用筷子輕輕攪動,繼續煮唄。等你試試就知道了,用蛋清攪出來的麵疙瘩,不只是不會像用水攪的那樣黏成一個大疙瘩,而且煮的時候不會渾湯,一個個的小疙瘩,筋道又好看。

疙瘩下鍋後多煮一會兒,熟透後出鍋前,扔上韭菜末、香菜段,或者蝦米等,那個蛋黃打散也澆進鍋裡,成蛋花,加鹽調味,若嫌顏色太白,可以點一點味極鮮,最後點上香油,關火出鍋。

這樣的疙瘩湯,包你試過第一次,就會很滿意了。我把這晃疙瘩的方法,叫做懶人絕活。用水晃疙瘩那個太考驗技術熟練程度了,一般生手很難一次做好。但用蛋清,不怕新手,只是你要根據麵粉的多少,加蛋清,我的經驗就是一碗麵粉配一顆蛋清。

瞧,這就是成品了。只一小把韭菜,照樣做美味疙瘩湯,服不?一口氣寫下來,突然餓了,一會兒再去做個疙瘩湯去。


阿兮隨筆


做疙瘩湯有妙招,疙瘩大小均勻不混湯,學會了廚房新手也是零失誤

疙瘩湯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一道主食,製作起來簡單方便,而且蔬菜、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都很齊全,在天冷的時候喝上一大鍋渾身都是熱乎乎的,你們一般做疙瘩湯都喜歡放什麼蔬菜呢?我看我的朋友喜歡放上綠葉菜,看著很清新。我更喜歡放多多的西紅柿,這樣看上去特別有食慾。再淋上些蛋花,很完美的一餐。

製作方法:

材料:西紅柿、雞蛋、蔥、姜、麵粉、食用油、十三香、生抽、鹽、香油

步驟:

1、 西紅柿洗淨去蒂切塊,蔥切蔥花,薑切片。

2、 鍋中油熱放入蔥花、薑片和十三香炒香,倒入西紅柿炒出紅湯後放入生抽調味。

3、 倒入清水,清水擔根據人數來定。在等待鍋開的時候將麵粉盛入小盆中,用細小的水淋到麵粉上(如果能調成水滴狀最好),不時的用筷子攪拌成顆粒狀,用最小水量慢慢調好的疙瘩很均勻。直至沒有乾麵粉,這樣做好後不會混湯。

4、 鍋中水開後慢慢撒入調好的麵疙瘩,全部放好後攪拌均勻,並淋入雞蛋液,放入鹽調味,出鍋前淋入香油即可。

【小薇的溫馨小提示】調麵疙瘩時要用細小的水淋到麵粉上(如果能調成水滴狀最好)並不時的用筷子攪拌成顆粒狀,用最小水量慢慢調好的疙瘩很均勻。直至沒有乾麵粉,這樣做好後不會混湯。


小薇的小食光


我們生活在今天的幸福中,相信無論是哪一位都不會說疙瘩湯就是美味佳餚,也不會把吃疙瘩湯記憶腦海中終身不忘。

然而生在膠東半島地區,從70-80年代過來的人,還是有許多人知道麵疙瘩湯的美味價值的,那種美味可口的滋味讓人終生不能忘懷,所以我是那麼的喜歡麵疙瘩湯。

那是童年時代的生活記憶,每當有個小病小災,母親就會給我開個小灶,鍋裡放上豬大油,放入大蔥大姜大白菜煸炒,烹入散裝的醬油,一股醬香氣夾雜著蔥姜的香味縈繞飄逸滿屋,用葫蘆做的水瓢倒入水,把事先和好的白麵疙瘩放入,一碗香噴噴的疙瘩湯就出鍋了,每次母親做疙瘩湯的時候我都垂涎三尺地站在正間的鍋臺邊,目不轉睛地盯著飄著油花的麵疙瘩在鍋裡上下翻滾,恨不得立馬舀出來喝上一碗,那時說實話也真夠饞的。

到現在看來也許是太沒出息了吧,但是那個年代在農村可以說是很奢侈的了。“饞貓,就知道吃,疙瘩湯就那麼好吃嗎?

”可是,當我吃上一碗香噴噴的疙瘩湯後,每次病很快痊癒,你說怪不怪。幾十年過去了,回味那種香噴噴的滋味,已經在我的細胞裡生根,也使我今天在下酒店吃大餐的時候每每想起來我的那個年代。

某天,身體不適,食雞、魚、肉、蛋都甚感無味,突然想起兒時母親做的麵疙瘩湯,對老婆說,我們晚上做疙瘩湯如何?老婆欣然同意,在我記憶中追尋母親做麵疙瘩湯的食料,一陣忙活,現代調料一應俱全,飯很快端上桌,揣摩觀察、品味,卻怎麼也找不到當年母親做出疙瘩湯的那種香噴噴味道,苦思冥想,究其原因,百思不解。最後,我也只能責怪老婆手藝欠佳。老婆一臉委屈的說,“香油都快放一兩了,還不香自己做起吧,我看你是大魚大肉把你撐的!”

夜,輾轉思量許多,迷糊中悟出了老婆的委屈是有其道,如今甜蜜的雞、魚、肉、蛋,已經讓人對生活的品味倍感麻木,當年原汁原味的疙瘩湯滋味,已經隨著時間的流淌飛到了九霄雲外,上哪裡去找那個物資匱乏年代人們對生活的渴望、人生的品味。也難怪老婆的手藝達不到母親的境界。

今日朋友在《黃島小鎮》歡聚一堂,我喝到了我兒時味道的疙瘩湯,席間不時在探討著什麼是幸福美滿生活,也不難看到生活中幸福生活中的人們,在抱怨房子、車子、票子不夠用;開奔馳的先生、開寶馬的太太也時不時發出對現實的不滿,牢騷滿腹;剛工作的青年也不時抱怨父母給予自己的太少,攀比成風,認為自己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你哪裡知道,你就在幸福之中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