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法之名》葛晴處心積慮地倒追許子蒙,最終結局如何?葛晴的虛偽懦弱,值得同情嗎?

萌萌小笑笑


結局就是:葛晴“捨命”倒追。

葛晴是個“卑微的渣女”,還幻想著“聖母附體”,拯救許子蒙。簡直是自不量力,自討苦吃。葛晴這樣處心積慮倒追,在錯誤的時間,愛上不該愛的人,結局可想而知。儘管葛晴如願嫁給許子蒙,但沒過多久,許子蒙就提出了離婚,葛晴沒答應,結果葛晴死在了許子蒙的家裡。真兇可能仍然是鄭天。


而葛晴遇害,葛大傑也難逃責任,意氣用事、獨斷專行,害苦了自己的女兒。當初葛大傑一口咬定許志逸是殺人犯,現在一眼就認定許子蒙是報復他。葛大傑再次衝動誤事。四年前葛大傑讓許子蒙離開鄒桐,現在又警告許子蒙遠離葛晴。從劇情來看,許子蒙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裡,以小說為伴,並不想傷害誰。葛大傑的兩次談話,明顯刺疼了許子蒙,加上葛晴糾纏不休,許子蒙產生了報復心理。我不明白的是,這樣一位性格缺陷明顯的人,怎麼能當上“公安局長”。他真不如年輕的仇曙光,懂得拿捏分寸,從長計議。


最終葛晴結局太慘,主要還是她自己咎由自取,處心積慮地得到許子蒙,卻成為別人復仇之路的一顆棋子,只是沒想到,會到達喪命的程度。葛大傑常說成長環境的重要性,這話真打臉。

葛大傑有情有義的一面,葛晴完全沒吸收,反而全是虛情假意。心理扭曲,走火入魔。她天真地以為,自己和許子蒙是同道中人,內心渴望溫暖。許子蒙心裡只有鄒桐,已經拒絕過葛晴好幾次了,葛晴還是執迷不悟。甚至覺得,這樣的許子蒙很懂珍惜。仇曙光勸她好好想想,客觀分析許子蒙這個人,卻被她說成是妒忌,葛晴真把自己當寶貝了。在圖書館工作,也沒能像蘇大強一樣,“韜光養晦、全新出發”。葛晴結局不好,怪她自己太作了。日子太順,眼睛就不亮堂了。



葛晴的懦弱,可以理解,但是她的虛偽,不值得同情!

原來葛晴的懦弱,是因為小時候被嚇破了膽。親眼見到父親被綁架,母親急著救父親,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而葛大傑又比較霸道,沒考慮到幫她修復心理陰影。葛晴失去安全感,對葛大傑的種種安排,都只能接受,無力反抗。葛晴越來越懦弱,也是有客觀原因的。


但這不代表葛晴的虛偽,就值得同情。別為不善表達找藉口。小時候鄒桐牽許子蒙的手,有誰注意到葛晴的眼神,充滿了妒忌。長大後,果然“背叛”了鄒桐。有意無意地透露鄒桐和許子蒙在一起的消息。而小心翼翼地掩飾著對許子蒙的愛意,就是想犧牲閨蜜情意,來保護自己的愛情。

鄒桐調回省檢察院後,葛晴組局為她接風,再次確認兩人是否還有聯繫。葛晴真的是打著閨蜜的旗號,“用心良苦”啊。沒遺傳到葛大傑的真誠,卻遺傳了他的“拆臺”能力。虛偽,是她自己造成的,所以,怪不得別人。與其說她可憐,不如吐槽“真蠢”。她也不想想,鄒桐因恐懼許子蒙的黑暗世界而退出,她憑什麼能拯救許子蒙?兩位叔叔的死,會對她的感情造成什麼壓力?父母擔心許子蒙報復,難道完全可以排除嗎?



最反感葛晴的一點就是,她一邊耗著仇曙光,一邊追求許子蒙。這樣的做法,讓人更沒法同情她的懦弱,只覺得心機太重。葛大傑不止五次提到葛晴和仇曙光的婚事,葛晴都是自然而然地答應。她不愛仇曙光,卻不明說。到登記的時候,還要逢場作戲。而為了許子蒙,卻敢和葛大傑叫板,分明就是想推卸責任,把麻煩甩給仇曙光,還好他比較聰明,早早就獨立了,把親情和愛情分得清清楚楚。寄人籬下,卻活得明明白白。相比之下,對葛晴真的難以產生好感。




娛樂新寵


看到有葛情的畫面,就想按遙控器快進


夜魅130


前4集真的很不錯,結構緊湊跌宕起伏演員演技炸裂,希望後面的劇能保持水準。但看預告片,後面出現了感情戲,感覺不是很妙,求打臉 真怕他像《人民的名義》那樣,在中間灌水,用拖沓的感情戲灌水再好不過了。千萬別這樣啊。


包包侃劇


感覺她算不上處心積慮,他只是從小受過刺激,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自己的行事方式,從後來的劇情發展看,應該是和小孩一樣沒長大,所有的表現也就是個小孩子,永遠都不會成熟起來,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