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青春心向黨

爆發於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是青年學生第一次以群體方式登上中國政治舞臺,成為中國青年運動的起點。五四運動被稱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战火青春心向党

外爭主權 內除國賊

在五四運動中,最先覺醒的是以大、中學生為代表的青年知識分子。“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成為五四青年最強烈的政治表達;“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成為五四精神的集中概括。正是這一批先進分子主動地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工人運動實踐相結合,推動了中國共產黨這一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誕生。1922年,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青團的前身)正式成立,作為黨的助手,成為中國青年運動優秀的組織者和動員者。

打倒列強 除軍閥

1925年5月30日,3000多名上海學生、工人為反對外國資本家而上街演講,遭到租界巡捕開槍鎮壓而釀成“五卅慘案”。這激起了全上海乃至全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怒,形成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的局面。全國約有1700萬人直接參加了這一運動,到處響起“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怒吼,轟然推動著全國大革命高潮的到來。

打土豪 分田地

1927年,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相繼叛變革命,國共合作的大革命宣告失敗。隨著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打響,中國共產黨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廣大共青團幹部、團員和革命青年很快投身新的革命潮流之中。中國革命走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為了更好地團結、教育青少年,各根據地都建立起共青團、少年先鋒隊、兒童團。1933年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前,共青團成功完成組建“少共國際師”的任務。這支近萬人的部隊,平均年齡18歲左右,共青團員佔到70%,在此後保衛蘇區的戰鬥中經受了鍛鍊,直到長征中被編入紅軍主力軍團。

停止內戰 一致對外

當南方的工農紅軍和國民黨反動派陷入連年苦鬥而不得不實施戰略轉移之時,日本帝國主義卻加緊了對中國侵略的腳步。清華大學學生黨員蔣南翔在起草的《告全國民眾書》中,悲憤地喊出了愛國學生共同的心聲:“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1935年12月9日,清華大學、東北大學、中國大學、燕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等校學生在中共北平臨時委員會領導下,高喊“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抗議蔣介石政府同意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揭露日本吞併華北進而獨佔中國的陰謀,打擊國民黨的妥協退讓政策。這就是“一•二九運動”,它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到延安去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中國青年運動的重心逐漸轉向西北。當時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已日益成為萬眾矚目的紅色大本營,“到延安去”成為當時一切向往革命的熱血青年和有識之士的共同選擇。全面抗戰初期的兩年間,奔赴延安的愛國青年和知識分子多達4萬餘人,其中南洋華僑青年有600多人。

打日本 救中國

1938年11月,毛澤東為西北青年救國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題詞:“努力前進,打日本,救中國”,從而成為抗戰時期中國青年運動的主旋律。

從抗戰開始到1940年上半年,在華北和各戰區,有幾十萬青年參加了軍隊,這些青年成了八路軍、新四軍的主要兵源。各級青救會抽調大批幹部到農村開展青年工作,在各村普遍建立青年抗日先鋒隊、青年隊和兒童團,為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風起雲湧的第二條戰線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全面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武裝奮起自衛。國民黨的倒行逆施必然引起越來越多的社會民眾,尤其是廣大青年的強烈反對。毛澤東曾評論說:“中國境內已有了兩條戰線。蔣介石進犯軍和人民解放軍的戰爭,這是第一條戰線。現在又出現了第二條戰線,這就是偉大的正義的學生運動和蔣介石反動政府之間的尖銳鬥爭”。

從1946年12月起,學生運動風起雲湧。在抗議美軍暴行運動中,北平學生高喊:“美軍滾出中國去!”在南北呼應的“五二○運動”中,“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呼聲響徹長空。在反美扶日運動中,上海、北平學生齊聲吶喊:“不許西洋鬼子幫東洋鬼子”。這三次運動高潮環環緊扣,迅猛推進,往往都是一地發起,全國響應,形成了波瀾壯闊的第二條戰線。

回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青年運動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我們可以清晰看到,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始終是中國青年運動的主線,堅定聽黨話、跟黨走始終是中國青年運動的信念,不怕犧牲、頑強鬥爭始終是中國青年運動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