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祕錄

南北朝時期,各地分裂割據,戰亂不斷,由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經過長年征戰,\n逐漸統一北方。\n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改姓為“元”,\n推行改革,社會繁榮,民心安定,大興土木,殿臺樓閣,木衣綈錦,\n洛陽遂成人間樂土,當時禮佛之風盛行,佛寺林立,僅洛陽城中,便有佛寺一千餘所。


南北朝時期,各地分裂割據,戰亂不斷,由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經過長年征戰,逐漸統一北方。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改姓為“元”,推行改革,社會繁榮,民心安定,大興土木,殿臺樓閣,木衣綈錦,洛陽遂成人間樂土,當時禮佛之風盛行,佛寺林立,僅洛陽城中,便有佛寺一千餘所。

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太后胡氏建皇家永寧寺,寺中木塔高九層、一百丈,亙古未有。

武泰元年(公元528年),胡太后為把持朝政,毒死兒子另立新帝,權臣爾朱榮藉機攻入洛陽,殺百官二千餘人,沉太后與幼帝於河中,另立元子攸為帝,是為孝莊帝。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孝莊帝不滿權臣持國,殺死爾朱榮,爾朱榮弟弟爾朱兆領兵入洛,於永寧寺中摔死太子,後又勒死孝莊帝。

建明二年(公元531年),晉州刺史高歡攻取洛陽,擊敗爾朱氏,宰制朝廷,又立元修為帝,是為孝武帝,權勢滔天。

孝武帝無法容忍高歡掌握實權,於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出走長安,投奔大都督宇文泰。高歡進軍洛陽,另立新帝,並大拆洛陽宮殿,將洛陽40萬戶居民遷到鄴城,致使洛陽這座300年的錦繡帝都,化為一片廢墟,皇家大寺永寧寺也毀於烈火之中。

第二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皇帝,建都長安。北魏由此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政權落於高歡和宇文泰之手。雙方不斷討伐,兵戎不斷,互有勝敗。

東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統九年(公元543年),高歡與宇文泰大戰於洛陽城北邙山,宇文泰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倉皇逃遁。河內郡公、大將軍獨孤信率軍殿後,死戰力竭,與宇文泰女兒宇文未央被東魏軍所擒,押往鄴城,風雪之中途經已成廢墟的洛陽城。

我們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