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看似荒誕的故事帶來的深刻反思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

今年的五一檔相比於4月份的清明檔來說在競爭方面並沒有那麼激烈,因為五一檔的影片單從質量上來看參差不齊,反差巨大,最明顯的莫過於上映一週如今依然火爆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累計票房已經位列世界影史第6名。而由鄭凱郭采潔主演的《下一任:前任》,上映兩天時間豆瓣評分低至2.6分,一星差評佔比80.6%

那麼今天小麥要向大家推薦的,也是一部五一檔上映、豆瓣評分卻高達8.9分的佳作,那就是《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看似荒誕的故事帶來的深刻反思

《何以為家》海報

《何以為家》最開始的譯名叫《迦百農》,它曾與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第7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失之交臂,但整部作品的製作時間卻長達五年之久,光是實際調查就用了整整三年時間,更啟用了真實生活在影片背景當中的人擔任演員,真實還原了黎巴嫩底層社會的現狀。

正因如此,眾多看完這部作品的小夥伴都表示,即便影片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即便它所講述的故事看似荒誕,可真心讓觀眾看到了誠意,也為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反思。

《何以為家》:看似荒誕的故事帶來的深刻反思

《何以為家》劇照

對於影片的故事情節,小麥就不在此過多劇透了,因為它絕對值得我們走進影院去親身體會,它所帶給我們的不是好萊塢大片那樣視覺上的亮眼和神乎其技的特效,也不是勵志電影那樣單純對於夢想的執著和對於命運的抗爭,而是真正能夠讓你感觸頗多、如鯁在喉的複雜情感,身處浮華、煩躁的社會里,每個人都需要有這樣一部作品來刺激我們的內心。

那麼接下來小麥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部電影為我們留下的深思吧。

《何以為家》:看似荒誕的故事帶來的深刻反思

《何以為家》劇照

首先是看完這部電影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那些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們,此前我們先來看看主角贊恩一路走來的辛酸歷程。

年僅12歲的贊恩始終擁有其他同齡人相差甚遠的成熟與擔當,影片開頭我們看到他四處工作、處理家事、照顧家裡年齡小的兄弟姊妹,甚至幫助妹妹處理突如其來的生理期。他從小就沒有享受過作為一個孩子來說應有的寵愛和無憂無慮,因為壓在他身上的責任太過沉重,而這些責任本就不該由他承擔。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一點沒錯。

《何以為家》:看似荒誕的故事帶來的深刻反思

《何以為家》劇照

在我看來贊恩的命運比起其他同類型作品裡的孩子來說還要坎坷,因為其他同類型電影慣用的手段是讓這些孩子從幼稚到成熟,逐漸明白這個世界的差異與殘忍,而贊恩從一開始就已經承受自身不能承受之重,已經是一個面對命運傷痕累累的抗爭者了。

難道贊恩就沒有作為孩童那樣天真、幼稚的一面嗎?當然有,這也是小麥覺得這部作品處理最穩妥的一點,製作團隊並沒有把贊恩完全塑造成一個“大人”的形象,即便從小揹負著偌大的壓力,但也有像其他同齡孩子那樣童真的一面,就像他出走之後會被扮演蜘蛛俠的老人所吸引,在遊樂園脫去了設施中女性模特的外衣,這並不是他的惡作劇,而是因為他從未被母親真正疼愛過,他的內心始終在茫茫世界裡尋找自己“真正的母親”。

《何以為家》:看似荒誕的故事帶來的深刻反思

《何以為家》劇照

也正是因為這一幕,他被拉希爾帶回了家,這是贊恩生命裡首次得到庇護,然而這樣的庇護也只是暫時的,拉希爾被捕後,他再一次帶著她的孩子約納斯開始了流浪,同時也發現面對社會自己是那樣無能為力,被迫將約納斯交給了其他人,就像當初親生父母將妹妹送走那樣,到頭來他還是誰也保護不了。

最終發現自己被家庭拋棄、被父母拋棄,甚至被社會拋棄的贊恩將親生父母告上了法庭,而控訴理由看似荒誕實則引人深思,那就是:“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何以為家》:看似荒誕的故事帶來的深刻反思

《何以為家》海報

說完了主角贊恩的經歷我們再回頭看看上面提及的那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對待那些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們?我想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儘可能幫助他們”吧。

沒錯,近些年那些處於偏遠山區、上不起學的孩子備受關注,很多社會人士紛紛奉上自己的愛心,很多普通人也獻上了一點自己的綿薄之力。然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有心人”藉著獻愛心的名義將他們變成了賺取流量的工具,就像前段時間火熱的“小馬雲”一樣,他本應是農村裡一個正常長大的普通孩子,就因為形似馬雲改變了他的命運,然而當他的價值被攫取殆盡之後,原本受盡寵愛的他又迴歸了以前的生活。這對於“小馬雲”的人生影響不可小覷,哪怕是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嘗試過上層社會的紙醉金迷再讓你一朝回到解放前都難以接受,更何況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了。

《何以為家》:看似荒誕的故事帶來的深刻反思

《何以為家》劇照

既然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此前一檔看似熱心卻心機十足的節目《變形計》了,諸多觀眾對其評價為“撒旦路過地球的產物”,對於那些城市裡的孩子來說,他們到底變沒變好我們不得而知,但對於那些農村孩子來說,嘗試過城市的生活他們很難再矯正自己的心態歸於平靜了。

所以,對於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們,我們雖然要獻愛心,但不能為了自身從中攫取流量和利益,過度曝光給他們帶來的影響往往適得其反,甚至還有驚慌與錯愕。

《何以為家》:看似荒誕的故事帶來的深刻反思

《何以為家》劇照

其次,片中所謂身不由己從而賣掉女兒的父母應該受到懲罰嗎?答案是應該,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懲罰的同時我們也要仔細想一想,怎樣的懲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樣的問題、杜絕這樣的現象,如果一味遵循著“犯錯就要受懲罰”的簡單邏輯來對待問題,很多事情永遠無法避免。

對於這些違背道德和法律的犯罪事件,我們不僅應該關注受害人,還應該關注犯罪者,因為犯罪者的動機很有可能暴露出來另外的社會問題,只關注受害一方的無辜和可憐,很有可能顧此失彼,讓其他社會問題更難暴露在大眾面前,也更難加以監管。

《何以為家》:看似荒誕的故事帶來的深刻反思

《何以為家》劇照

最後,小麥再次強烈推薦大家走進影院去親身體會這部作品的精髓,一定會帶給你碰撞心靈的體驗。

(本文由小麥看電影原創,如需借鑑,請務必標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