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黃河從哪裡入海?有過幾次改道?

左都御史中丞


歷史上黃河改道極為頻繁,而民國前的最後一次改道發生在咸豐五年(1855年),改道之後黃河河道便與今天一致了。直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為阻止日軍侵佔鄭州,蔣介石下令扒開了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黃河再度改道,經賈魯河、潁河、渦河而流入淮河,由淮河入海。而在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這才再次迴歸北道,與今天一樣從山東墾利縣入海。

△黃河入海口的日出景色

民國之前的黃河河道

目前普遍認為,《尚書·禹貢》中記載的黃河河道,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河道,孟津以上的河道被夾束于山谷之間,幾無大的變化。而在孟津以下,黃河則匯合了洛水等支流,改流東北方向,經今天的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匯合了漳水,向北流入今天的邢臺,流入鉅鹿以北的古大陸澤中。至此,黃河又分為幾支,順地勢而下,從東北方向流入大海。這條河道被人們稱之為“禹河”。

△禹河故道(藍色)和現行河道(紅色)

我們知道,黃河歷史上水患極為嚴重,從公元前602年至今,黃河下游決口多達1590次,有記載的改道就一共發生了二十七次,而其中大的改道便發生了近十次。而民國之前的最後一次黃河改道,發生在清咸豐五年(1855年)。

早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了對付南下的金兵,東京守將杜充命人扒開滑州黃河大堤,黃河就此改道向南,流經淮河入海,此後黃河數百年間便一直在南方擺動。而到了明朝後期,在潘季馴治理河道之後,黃河河道基本被固定在了開封、蘭考、商丘、碭山、徐州、宿遷、淮陰一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明清故道”,這條河道行水長達300多年。

△1855年改道前後的黃河河道

不過“明清故道”其實也並不穩固,在進入清朝之後,讓黃河改道北流的呼聲便不絕於耳,魏源也在1842年建議用人工的方式使得黃河改道北流,理由是“由今之河,無變今之道,雖神禹不能為功”,“使南河尚有一線之可治,十餘歲之不決,尚可遷延日月。今則無歲不潰,無藥可治,人力縱不改,河亦必自改之”。但是這個建議卻始終沒有付諸於行動。魏源所說的“無歲不潰”並非空穴來風,黃河在1841年、1842年、1843年和1851年連續發生4次大的潰堤事件,這已經是極為危險的信號,黃河改道已經勢在必行。

△1855年改道前後黃河走向

咸豐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北岸的銅瓦廂決口。河水先流向西北,後折轉東北,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即今天的黃河河道。銅瓦廂以東數百里的黃河河道自此斷流,原本穿蘇北匯入黃海的大河迅即化為遺蹟。而由於清政府採取“暫行緩堵”的放任態度,無疑更是加劇了這場災難的廣度和深度。

花園口決堤和黃河改道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蘭封會戰之後,土肥原賢二重新佔領蘭封,並開始向開封發動進攻,而開封的失守也幾乎已成定局。在開封、鄭州岌岌可危之際,蔣介石決定孤注一擲,扒開黃河。6月3日,蔣介石命令程潛掘堤,並告誡他“要打破一切顧慮,堅決去幹,克競全功”,不要有任何的猶豫。

△蔣介石

其實早在蘭封會戰之前,決黃河之堤將敵隔絕於豫東的建議便已經出臺,程潛、馮玉祥、白崇禧也都曾表示同意這一方案。就連德國顧問法肯豪森也曾於1935年的《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中提出過這種方案。不過,關於到底在何處決堤,卻有不同意見,陳果夫建議在武陟決堤,姚琮建議在劉莊、朱口決堤,陳誠、王若卿則建議在黑崗口決堤。

不過,局勢的迅速惡化並沒有給他們選擇的時間,負責決口的的國軍商震的部隊,首先選擇了中牟縣境內大堤較薄的趙口,但因趙口流沙太多,沒能扒開。於是,在緊急協商之後,駐守在黃河附近的新八師初步把地點選定在趙口以西的花園口附近。

△花園口決堤後的日軍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9日凌晨,經過兩天兩夜的不停挖掘,幾乎在距鄭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時,花園口決口了。河水頓時沿著賈魯河下洩,再加上次日黃河上游又下了一場暴雨,花園口決口處頓時被衝大,就連淤塞的趙口也被衝開,趙口和花園口兩股水流匯合後,賈魯河開始外溢,漫溢的河水沖斷了隴海鐵路,浩浩蕩蕩向豫東南流去。

次年,日軍為防止黃河水迴歸古道,為了保護通過故道的汴新鐵路,又決定擴大花園口口門,於是命令杉山部隊在原口門以東另挖了一個“東口門”,東西兩個口門之間相距達100多米。而兩門之間的殘堤,也在1944年8月的大水之中被沖垮,兩個口門至此合而為一,花園口口門寬達到了1460米。

△黃河歷次改道示意圖

這次改道之後,黃河沿賈魯河、潁河、渦河而流入淮河,並從淮河流入大海。

而到了1947年3月15日,國民政府又將花園口堵口合龍,黃河這才回歸故道,又從山東墾利縣入海,也就是現在的河道。


香茗史館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哺育了億萬華夏兒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可是,就是這樣一條偉大的母親河,竟然是一條“害河”。由於氣候變化以及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致使黃河尤其是下游逐漸泥沙淤積抬高河床。古代治河水平低,黃河中下游經常氾濫成災,頻繁改道。給沿岸居民造成巨大人員、經濟損失。據史料記載,黃河中下僅大規模改道就有26次之多,決口更是達到1600餘次。所以,說黃河是一條“害河”,也不為過。



那麼,黃河最近一次改道是在1938年,國軍為了阻止日軍西侵鄭州,由蔣介石命令軍隊,把鄭州花園口黃河段挖開,人為製造成洪水,以阻隔日軍。黃河再次改道向南,奪淮河入海。決口的黃河水奔流不息的向著南面流去。這便是歷史臭名昭著的“黃泛區” 。至此黃河再度經淮河入海,也徹底的把淮河製造成了一條廢河(大型船隻再也無法在淮河航運。其影響一直到今天。如今的淮河流域就是一塊經濟塌陷區)



一直到1947年,堵上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這是黃河目前最後一次變道。

新中國成了後,黨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黃河的治理。1952年10月,毛主席第一次離京外出巡視,首先就是視察黃河,並做了很多重要指示;1964年,70多歲高齡的毛主席還一再提出要徒步策馬,去黃河上游實地考察。我們的周總理更是直接領導治理黃河。



現如今,龍羊峽、李家峽、三門峽、小浪底,等等一座座現代化水利工程拔地而起。她們共同努力著把黃河這條千百年桀驁不馴的大河,馴服成一條支撐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快速發展,騰飛的一條“巨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