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始終拒絕數字資產?

kayki


為何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始終拒絕數字資產?

他們兩的投資理念較為接近,所以才能成為多年的密友和投資合夥人。那麼他們為什麼始終拒絕數字資產?

這就是每個人的投資理念決定的,巴菲特和芒格都是堅定的價值投資者,從早期的特別重視安全邊際(巴菲特早期師從格雷厄姆,受期影響較深),到後來長期投資“偉大公司”,都沒有脫離安全第一的準則。用他們的話來說,只做自己能力圈以內的事,而不做能力圈以外的事。芒格曾說過一句話,如果你知道一個地方有危險,那你不要去那個地方就行了。

為什麼他們能真正獲得成功,因為他們做到了“知行合一”。我們很多投資者可能一開始也信奉價值投資,但是後來看到別人賺大錢賺快錢,就忍不住了,開始跟風炒作,最後一敗塗地,可見,要做到知行合一實在太難了。

巴菲特一直投資可口可樂公司,因為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投資喜詩糖果,投資美國銀行,投資富國銀行,皆是如此。我們常常把巴菲特稱為“股神”,其實他更像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旗下伯克希爾越做越強,很多實業公司也被其收購成為控股公司。他是站在企業家的角度去看問題,看得懂的商業模式,他才會投資,不但拒絕數字資產,而且一直拒絕科技類公司,以至於錯過了早期的微軟和亞馬遜的投資機會。

有人用此評價說他巴菲特和芒格膽小,思維老套,跟不上時代,所以不敢投資這些公司。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成功,換句話來說,雖然錯過了這些科技股的高速發展機會,但他們也沒有錯過自己看得懂的公司穩健成長的機會,人總想抓住所有機會,可只要抓住自己有把握的機會就夠了。

後來巴菲特為什麼大買蘋果的股票?因為蘋果已經成為了行業龍頭,成為了具有很高消費品屬性的公司,那麼大家雖然說巴老買晚了,但是對他來說並不晚,而是剛剛好,因為他只是按自己的原則繼續踐行“知行合一”。

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們會始終拒絕數字資產了,因為這是他們看不懂的投資!


財經宋建文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講故事!

投資大師巴菲特曾說過:嚴謹、保守、執著,才是成功投資之道。作為投資家就是要讓自己看得懂,摸得著,能讓自己晚上放心睡覺的公司,才是我心中投資的標的。因此我喜歡傳統公司。

是的,他的言行始終如一,從未改變自己常年累月所結累的生財之道。

又一次在高爾夫慈善聚會上,巴菲特親自駕駛著電動小車載著他的好友藍球巨星詹姆斯。當詹姆斯問巴菲特一個投資問題:你為何不去投資微軟公司?何況這家公司高壟斷,高收益,利潤驚人。何況老闆是你的好友蓋茨!你應該投資才對!巴菲特是這樣介釋:確實高科技公司,總是讓人著迷,可風險難以預判。何況我無法預知高科技未來!尤其高科技公司的前景,令人迷茫。因此,我不會冒然去投資。因為我不熟悉這個行業!

是的,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如此(包括大師),都有著天生不敢冒險的基因。尤其當人安逸後,而結累了一定經驗,更缺乏內心衝動,而不願意去挑戰新鮮事物。同樣,投資大師巴菲特已放棄了互聯網,現在又出現數字貨幣。他內心更充滿著恐懼,因為他內心有著巨大黑洞,他會吞噬……


大奇兄


很容易被美國凍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