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先介绍下罗斯福上台前的历史背景,罗斯福的前任是胡佛,就是胡佛大坝的那个胡佛,这一位比较点背,赶上了美国大萧条,为什么说点背呢?因为经济大萧条是胡佛前任柯立芝给种下的恶果。柯立芝主张绝对自由主义,主张减少税收、降低利率、鼓励投资。柯立芝鼓励投资,激进到什么程度呢?哪怕是一个流浪汉,穿着一身体面的衣服,填个表都能获得贷款,没有人去追究你能不能还上,这个时期也叫着“柯立芝繁荣”。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柯立芝繁荣

这个巨大的泡沫到胡佛这里就爆发了,胡佛总统3月份就任,10月份就迎来了美国著名的黑色星期二,整个股市大崩盘,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整个美国经济陷入彻底崩溃。

胡佛的烂摊子

罗斯福接受了胡佛这个烂摊子,胡佛这个坑可谓挖的足够深,当时美国失业人口达到1500万,整个经济几乎陷入停顿。罗斯福出身政治世家,我们把这个富兰克林.罗斯福也就是本片讲述的,叫小罗斯福,还有一位西奥多·罗斯福,他们叔侄关系,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第26任总统,当知道小罗斯福要参政的时候,大罗斯福非常生气,不想自己侄子再受这份苦。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罗斯福

罗斯福上台后,首先和胡佛撇清关系,胡佛高高在上,不喜欢听大家的意见,更不愿意去体察民情,恪守保守自由派,即政府无为而治,不要干预市场。

罗斯福反其道而行之,他开通了一个广播节目“炉边谈话”,类似于今天特朗普的微博,为群众解释他每发布一个新政背后的原因。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炉边谈话

这种做法为他迅速获得民意支持,安抚好民心后,罗斯福开始全面推广他的“百日新政”,如果说罗斯福的“百日新政”和胡佛的胡佛法案有什么区别,我想说,没区别,只是药量更猛。

换汤不换药的新政

罗斯福要求新任财政部长伍丁一周内拿出重整银行的完整方案,于是伍丁和即将离任的米尔斯见面,几天之后我们看到几乎和胡佛时期一样的重整银行财政计划。罗斯福上任第一天立刻援引《与敌国贸易法案》宣布银行休假4天,国会快速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根据法案规定,要求对银行全面审查,只有通过审查的才能重新开业。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短短几天的时间,政府把所有银行账本审核了一遍,几天时间就能够审查出银行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于是审查委员会就做做样子,但是神奇的是:民众居然都相信了,一周之前的挤兑现象,彻底消失了,大家重新把前存进了银行。

罗斯福跟胡佛一样信奉平衡财政预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日本进军中国的时候,罗斯福反而削减国防开支预算,甚至裁剪了军人工资,我的上一篇《比特朗普差评还多的总统,居然因为一个大工程青史留名》里描述,胡佛就是因为退役军人养老金问题,阴沟翻船的。罗斯福更狠,直接规定如果不是因为服役期间导致残疾的,不得领养老金。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胡佛镇压退役老兵

如果说罗斯福与胡佛的区别,那就是他比胡佛胆子更大。罗斯福下令禁止黄金出口,并放弃金融界不可改变的神圣定律,金本位。这可是任何一个总统都不敢干的事,如果放弃金本位,那就意味着可以大肆印发钞票,最要命的是,民众会失去对美元的信心,尤其国际社会对美元失去信心。当年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在共同呼吁坚持金本位,但是美国却彻底毁灭了全球经济经济政策协调的希望。

罗斯福是幸运的,没有最坏的,只有更坏的,此时欧洲国家也在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贬值,在美元贬值17%后,开始稳定了下来。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加强国家监管,罗斯福认为资本主义有问题,要动手术,于是要求提高工人工资,对企业进行严苛的监管。这些政策短期内确实能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这些招数都会大大伤害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自由市场制度在这个时期内被强力压制。罗斯福的新政其实并没有真正带人民走出大萧条,只是带来了一个即将走向繁荣的假象。

与希特勒的相似之处

希特勒几乎与罗斯福同时期上台,如果说希特勒是个独裁者,那么罗斯福是美国唯一一位连任4届的总统,而且罗斯福上台第一件事也是申请对国家的绝对控制权,其实民众都是同一个心理,国家已经差到不能再差了,让他们胆大的碰碰运气吧。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希特勒通过对犹太人的仇恨,增加工人工资等手段确立了人民对他的拥护。可是通过洗劫犹太人获得财富,以及增加国家基础建设拉动经济这些手段都只能是一剂强心剂,于是希特勒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美国在1938年经济刺激政策已经达到极限,经济马上要陷入疲软状态,上流社会已经对罗斯福极度憎恨,此时我们看到罗斯福采取了几乎与希特勒一样策略,发展国家军工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与希特勒不同的是,美国充当了世界兵工厂。由于美国人民刚在一战噩梦中醒来,反战情绪非常强烈。当丘吉尔向罗斯福寻求帮助的时候,罗斯福很好的给美国人讲了一个故事:如果我们邻居家着火了,我们家刚好有水管,我们要不要借给他们?美国民众一想,反正是借给他们,将来还是要还的,万一战争真的打到美国,损失就大了。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嘲讽希特勒,罗斯福派遣了一支海军登陆冰岛,理由是防止其他国家利用冰岛地理位置优势攻击美国,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冰岛离美国1000多公里,离德国非常近,但是此时的希特勒明白,现在还惹不起美国,因此就没有回应。

作死的日本人

正当罗斯福各种姿势碰瓷德国的时候,日本人却自己找上了门。现在很多人都很难理解日本为什么要惹美国,要知道当时美国与日本钢产量对比是10:1,整个国力量相差非常悬殊。但是如果你从军国主义赌徒习惯性思维,就不会奇怪了,日本与中国的甲午海战也是以弱胜强,只是我们从现代眼光看日本比中国强,但是当时世界上都认为中国要比日本强很多。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后来包括对俄国的战争,同样获取了胜利,给日本军国主义赌徒很强的信心。而且当时美国封锁了日本石油运输,整个石油储备只够用一个月,没有了石油,战争机器停止,换作是你,把吃进去的东三省吐出来,肯定也不愿意。而且当时整个日本都相信,他们所住的岛屿将来要沉没,日本要迁往东北的。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美国通过菲律宾封锁日本,按道理说日本应该攻打菲律宾,当时美国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日本错误估计了美国战争恢复能力,日本觉得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如果想恢复海军实力,至少需要5年以上,谁能够想到,在罗斯福号召下,几个月就恢复偷袭前的水平。

以前美国想要造一艘船,从打龙骨到最终的交付,一艘船平均耗时得有200天,然而加入战争后,一天就搞定了。德国发动第—次闪电战的时候,出动了3000架飞机、2500辆坦克,但是五年后美国造出了30万架飞机、10万辆坦克。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会不会成为希特勒

可见日本错误估计了眼前的敌人,导致整个战争的失败。同时战争将美国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避免了美国经济持续性衰退。从美国参战以来,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一路好转,失业的人找到了工作,粮食价格开始增长,股市也回到了大萧条之前的状况,连和平时期最无所事事的妇女都参加了社会劳动,前面如噩梦般缠绕在美国人民身上的大萧条过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