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羨慕別人的東西,也想要,除了拒絕和滿足,你還可以……

孩子們一起玩,經常會碰到各種讓大人比較頭疼的問題,比如,孩子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時,就會要求爸爸媽媽也給自己買一個。

可是呢,我們又不能每次都滿足他。

一是我們覺得錢花得不值,即使這次滿足了孩子,他也是三分鐘熱度,過幾天又想要其他的更好的東西;二是如果每次都滿足孩子,經濟負擔較大不說,還可能讓孩子變得不懂滿足,只知道索取。

當孩子羨慕別人的東西,也想要,除了拒絕和滿足,你還可以……

孩子說:“別人有,我也要!”你怎麼辦?

我有一個朋友,從小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自己的很多需求都被壓抑了。所以,有了女兒以後,她就極力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

可是,在愛中長大的孩子,並沒有像朋友期待的那樣,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公主,相反,變得不僅不知道感恩和滿足,嫉妒心和攀比心也非常嚴重,甚至到了病態的地步,見什麼要什麼,一不順心就摔東西,甚至以不去上學相威脅。

現在,朋友一談起女兒就嘆氣:“都怪我,什麼都滿足她,讓她得寸進尺,越來越過分。可是能怎麼辦呢?自己釀下的苦果……”

當孩子羨慕別人的東西,也想要,除了拒絕和滿足,你還可以……

“都怪我,什麼都滿足她,讓她得寸進尺。”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面對新鮮好玩的東西,想要的會越來越多。當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時,也會特別羨慕,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這是非常正常的。

可是,當孩子覺得別人的東西好,也想要時,很多爸媽的第一反應是,否定別人的東西,告訴孩子:“不是的,他的玩具沒有你的好,你看,你的還有音樂呢。”

熟不知,越是這樣說,孩子越是覺得別人的東西好,覺得爸媽是為了不想給他買,故意欺騙他的,也就更加不信任爸媽了。

當孩子羨慕別人的東西,也想要,除了拒絕和滿足,你還可以……

你說“不是的,他的玩具沒有你的好”,孩子才不信呢。

那麼,更好的方法是什麼呢?

1.如果孩子羨慕別人的東西,不要去否認他的感覺,可以讓他說出自己羨慕的原因,甚至可以和他一起表達自己的讚美。

以前,我帶碩碩出去時,他的目光經常被其他小朋友手中的東西吸引。我擔心他見什麼要什麼,就會和他說:“我們家裡也有,對不對?”時間一長,我發現他好像變得不想和我交流這個話題了。

後來,當碩碩指著別人手中的氣球說:“你看,那個小朋友拿的氣球可愛不?”我立刻順著他的話:“對呀,是很可愛。”

聽到我的回答,碩碩很高興:“我雅雅妹妹家也有一個,是買給弟弟玩的。”我這才想起來,上次去妹妹家,看到過類似的氣球。當時,碩碩想玩,雅雅告訴他,是買給弟弟的。

我忍不住問他:“你想要嗎?”問完我就後悔了,萬一他說想要,我去哪兒給他買呀?

沒想到,碩碩搖搖頭:“我不要,那是小寶寶玩的,我就是想指給你看看的。”

真是虛驚一場。我也意識到了,孩子描述別人的東西時,並不一定就是想要得到,有時候,可能只是單純地表達欣賞和讚美而已。

當孩子羨慕別人的東西,也想要,除了拒絕和滿足,你還可以……

孩子羨慕別人的東西,有時可能只是欣賞。

2.如果孩子想要和別人一樣的東西,可以視情況而定,看看是不是要滿足他。不管是否滿足,都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的標準和底線是什麼。

有一次,我和碩碩走在路上,他盯著一個小朋友的冰糕一直看。過了一會兒,才小心翼翼地提出要求,我拒絕了:“你有點拉肚子,不能吃冰糕。”他有點不高興,但是也只能表示贊同,繼續往前走。

走到遊樂園門口時,他突然停下了,盯著裡面看。然後,突然問我:“姑姑,我們去我家後面玩滑滑梯好不好?”我不明白,他為什麼要捨近求遠,結果他說:“因為奶奶說,那個滑滑梯不要錢!”

我一下子感覺好心疼,蹲下來和他說:“碩碩,我們有這個遊樂園的卡,姑姑給你衝了兩次錢,估計還能玩20多次,下次想玩,直接報你的名字就可以了。”

我不贊同對孩子有求必應,拒絕時,也會給出理由。但是對於孩子的基本需求,我覺得有必要滿足。尤其是能夠幫助孩子發展各項能力的活動,更應該支持。

當孩子羨慕別人的東西,也想要,除了拒絕和滿足,你還可以……

當別人羨慕的,是對他有幫助的,就應該支持。

3.當孩子看上的東西比較貴時,我們可以和孩子進行說明,甚至可以藉此培養孩子的金錢意識,讓他將金錢和需求放在一起考慮。

鄰居家的孫子坤坤,經常會拿一些新奇的玩具來找碩碩玩,碩碩見了都非常羨慕。等坤坤走後,就讓我們也給他買。可是,坤坤的那些玩具都貴得嚇人!

被拒絕幾次後,碩碩很沮喪地問我:“姑姑,我們家很窮嗎?”

我一驚,立刻解釋說:“碩碩,我們家不窮,只是不能把錢都用在買玩具上,我們還要買其他東西,對不對?而且,玩具也要看值不值得買。如果價格很貴,用處很少,就不值得買了。”

後來,我還給碩碩買了一個存錢罐,目的是想讓他對金錢有個概念。當他想買玩具時,我就說:“你去問問多少錢,看看你存的錢夠不夠?”

當他知道一個大棒棒糖要10個硬幣時,我就告訴他,一個大棒棒糖相當於20個小棒棒糖,他居然說:“真貴啊。”然後主動放棄了。

當孩子羨慕別人的東西,也想要,除了拒絕和滿足,你還可以……

培養金錢意識,教孩子將金錢和需求一起考慮。

我們都特別愛孩子,希望能給他最好的一切。可是,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不能什麼都滿足他。而且,無限制的滿足,還會導致特別多的問題。

當孩子說:“媽媽,別人有,我也想要”時,我們一定要忍住心中的不忍,和孩子好好溝通,努力不壓抑孩子的需求,也引導孩子好好解決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