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1986年,年僅19歲的老賈還是小賈,在農村長大的他很想像父親一樣,離開農村,成為一名工人。“在那個年代當工人,吃上商品糧,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老賈的父親、哥哥都是韓城礦務局的煤礦工人,因為父親的關係,在1986年春天,老賈也進了煤礦。儘管在家裡聽父親和哥哥提起過很多關於礦下的事,但第一次下礦井的老賈還是被“嚇”住了。“第一次下礦時,我是既高興也害怕,高興是自己終於當上了工人,害怕是因為擔心遇見不測,但沒想到,礦下的活比農村的活還要累,累到沒有力氣去害怕了。”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第一天從礦下出來,老賈變成了“黑人”,鼻孔、耳朵都是黑煤渣,與報紙上描述的煤炭工人“晴天一身煤沫子,雨天兩腳泥腿子”一模一樣。回到家裡,老賈直接癱倒在床上。“沒想到礦工的活這麼苦,比農村的活還重,但我只能堅持。”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煤礦生產基本靠原始落後的人力或畜力,“拿鎬挖、用筐背,甚至還在礦井下用騾子來運輸煤炭”,原煤炭工業部副部長濮洪九在文章中曾這樣描述表述。直至上世紀70年代,我國最先進的煤炭開採方式尚停留在經濟型綜採階段,採煤設備沒有支架,由鏈子拽著來回跑,出煤量小、工作效率低下,井下煤礦工人辛苦不堪。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煤炭被稱為工業的糧食。80年代初期,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國家從國外進口了50套先進的綜合機械化的開採設備,老賈所在的桑樹坪煤礦就分得了一套。“因為年輕,也喜歡研究新機器,我成為了隊裡的重點培養對象,還被送到技校去學習,我趕上了好時候。”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雖然都是礦下一線的煤炭工人,但老賈與那些靠鐵鍁挖煤的工人已經完全不同,他是一名懂技術、會修設備的技術工人,很快成了隊裡的骨幹。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桑樹坪煤礦所在的桑樹坪地區,古稱為“冶戶川”。宋代開始,即在此採礦鍊鐵;明、清時期,此地煤炭開採業比較興盛,所採之煤,通過禹門口黃河船隻運到關中銷。在這個西南、西北地區生產能力最大的礦井,老賈在這裡從青年幹到了中年,從一個毛頭小子變成了技術過硬的綜採工人。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我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可是桑樹坪煤礦不僅讓我上技校,還給了我很多榮譽。我曾經說過,只要有一天綜採的活,我就一天不離開。”2003年,桑樹坪煤礦因為事故關停了綜採作業。日子一天天過去,煤礦並沒有如老賈想的那樣恢復生產,隊裡的工友們陸續出走。幹不成綜採的老賈只能在礦上幹一些雜活,這讓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2004年3月,聽朋友說起神東煤炭集團公司要招聘一批懂技術的煤礦工人,老賈心動了。儘管家裡人都希望老賈能換個相對安全的工作,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背起行囊,隻身來到遠離家鄉千里的神木縣大柳塔鎮。筆試、面試……老賈從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了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哈拉溝煤礦綜採一隊的一名煤機司機,再一次回到了礦井下。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哈拉溝煤礦原本只是地方小井,經過神東煤炭集團公司的技術改造,被建成為一座千萬噸級現代化煤礦。“設備更先進,人員管理、經驗都更豐富”第一天上班,老賈覺得開心,“我只會幹綜採,礦下的活難不倒我,幹著就帶勁。”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列車掉道老賈跪在掉道板車處將千斤頂塞入板車底下,爬著觀察千斤頂的位置;工作面機尾湧水量突然增大,老賈顧不上寒冷刺骨的水湧入靴子裡,帶頭跳進水裡準備排水工作;礦下有突發狀況,老賈24小時連軸轉……沒過幾年,身經百戰的老賈就成為了哈拉溝煤礦綜採一隊的技術能手,他精通採煤機、三機、液壓支架、泵站的日常檢修維護與故障處理,只要井下一出現故障,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給他打電話。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在這座大學生礦工佔比一半以上的礦下,老賈不僅是隊裡的“活字典”,更是隊裡的“定海神針”。2014年,已過不惑之年的老賈謝絕了礦裡給他的一切榮譽,他說自己年齡大了,文化程度也不高,希望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年輕人。“以前管工友主要靠罵,為了安全不得不罵。現在不一樣了,這些孩子們懂技術、學歷高,這些榮譽應該給年輕人,他們的路還長,應該多給些鼓勵。”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30多年過去了,老賈真的成了老賈,靠著“挖煤”他養大了兩個兒子,獲得了個人精神上的滿足。問老賈覺得這輩子當煤礦工人辛苦嗎?他說,自己是幸運的。

神東礦工老賈的三十年:用半輩子只做一件事

還有兩年老賈就要退休了,他說自己想回老家歇一歇,給媳婦做飯、幫兒子看孫子,彌補這十幾年對家庭的虧欠。回顧之前30年的礦工生涯,他笑著說:“如果時間倒回1986年,我還是會選擇下礦井當工人。”

攝影:田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