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面積VS套內面積,怎麼交易剛需收益?

建築面積VS套內面積,怎麼交易剛需收益?

住建部徵求意見:“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為您解讀什麼是“套內面積”。

建築面積VS套內面積,怎麼交易剛需收益?

建築面積VS套內面積,怎麼交易剛需收益?

前幾天,住建部徵求意見,發佈了《關於等38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在使用維護中提到: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那麼,一時間竄上熱搜的使用面積對購房者來說,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建築面積VS套內面積,怎麼交易剛需收益?

買房者在買房的時候,不用考慮得房率,比如,100平的房子,單價5萬,若得房率分別為74.9%和74.1%,看上去差距不大,按照套內面積相同來算,買74.1%得房率的實際多花了7.2萬,得房率相差0.8%,差距已經很明顯了,而多數購房者在此過程中實際並不知情。

建築面積VS套內面積,怎麼交易剛需收益?

由於有限價令存在,不會因為按照套內面積交易就大幅漲價,實際房價該多少還是多少,但是,相反地,那些過去公攤比例過高的房子,與比例很低或者合理的房子,不會再維持相同的總價了。

建築面積VS套內面積,怎麼交易剛需收益?

如果買房時,選擇的是帶裝修交付,實際裝修時只裝修套內使用面積,另外,物業等收費均計算公攤面積,若按套內面積進行交易,可適當緩解亂收費的現象,但需謹防買房時嚴重壓縮公共空間,偷工減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