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在唐宋元時期是叫什麼族?是由蒙古族打天下後演變而來的嗎?

繼賢610


蒙古族是蒙古族,滿族是滿族。

我們可以通過聊聊滿族的發展,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秦——肅慎


肅慎(sushen 即後世之女真)是東北的古老民族,也是滿族的祖先。當時肅慎分佈大體在今長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堯舜時代,就和中原政權有了聯繫,都向兩位帝王進貢過。周武王時,肅慎派人進貢,送來的多是弓箭之類的物品。在周朝,周人在講述自己國土的時候,談及北疆用“肅慎、燕、亳,吾北土也”形容。


之後歷代帝王都把肅慎人來中央進貢看成是自己文治武功的重要彰顯,因而十分看重。


漢魏——挹婁(yì lóu)


戰國後期,挹婁(洞穴、穴居)這個詞開始頻繁出現。現代考古一說,認為挹婁就是肅慎的後裔,是肅慎之後的改族第二個稱呼。

挹婁在236年(魏青龍四年),與曹魏建立臣屬關係,曹魏將其劃歸遼東郡管轄。


按照當時來看,挹婁的活動區域仍在今遼寧省東北部和吉林、黑龍江兩省東半部及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廣大地區內,於肅慎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挹婁當時還是處於相對原始的生產生活狀態。

《三國志魏書》記載:

......處山林之間,常穴居......其俗好養豬,食其肉,衣其皮......其弓長四尺......長尺八寸,青石為鏃......善射,射人皆入......


南北朝——勿吉


勿吉(意為叢林)是挹婁之後的第三個稱呼。在這個時候,松花江一帶的勿吉人,擺脫了邑婁人的控制,佔據了先前肅慎人、邑婁人的故地,成為了前者的繼承者。


在滿語語境裡,勿吉是森林的意思。勿吉人生活在森林裡,所以他們的農耕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仍舊以狩獵採集為主要的食物來源。


勿吉在高句麗國以北,南界長白山,西至洮兒河源,北面和東面“不知所極”。北魏延興五年,公元475年,勿吉人的一支進入了中原。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勿吉人滅掉了夫餘。


隋唐——靺鞨


與之前的肅慎,挹婁,勿吉的稱呼不同,靺鞨(mo he)是這個時期滿族的祖先對外的自稱。意思為林中人。靺鞨本字應作靺羯,是自“勿吉”音轉而來。


當時靺鞨分為七部,分別是粟末靺鞨,伯咄部,安車骨部,拂涅部,號室部,黑水部和白山部。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建立了號稱“海東盛國”的渤海國,但是黑水部是嚴格意義上的肅慎後裔,實力也最為強勁。


這一時期,靺鞨人無論軍事還是經濟實力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史書中對於黑水靺鞨留辮子的記載開始出現,《新唐書·北狄傳》:

黑水靺鞨……俗編髮,綴野豕牙,插雉尾為冠飾,自別於諸部。


五代——女真


五代時期,契丹人稱靺鞨為女真,於是女真一詞開始被使用。隨著契丹人的擴張,征服了一些女真部族,這個時候女真分為生女真和熟女真。《金史》載:


五代時,契丹盡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屬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號熟女真;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號生女真。


是否在契丹統轄之下,是區分生熟的關鍵。


黑水靺鞨後裔,是生女真的主體。1115年,生女真部的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並驅逐契丹的統治,建立金朝。1234年,蒙古人滅金。後元滅明立,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


女真人從狩獵和遊牧走向了定居,其經濟也從過去的狩獵經濟,轉為主要從事農業,輔之以狩獵和採集


明中葉以後,女真各部是互相殘殺的混亂局面。1615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稱汗建國,國號稱為“大金”,史稱後金。


清——滿族


1635年,繼位後的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之後,此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朝史暮想


朝史暮想


這個問題關乎滿族的流變,實際上滿族與女真族有著一定的差異,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女真族的演變過程。

女真最早源於3000年以前生活在東北地區的肅慎,漢至晉時期(公元600年),稱之為挹婁,公元5世紀(大約為南北朝時期)以後稱之為勿吉,隋唐之時為靺鞨。

唐朝時期,東北地區的靺鞨共分為“黑水、粟末、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白山”七部。其中黑水部便是古肅慎流傳下來的一支,唐玄宗時期在此處設立黑水都督府,對其加以管轄。粟末靺鞨則因其與高麗接近,唐朝之時建立渤海國。

五代遼宋夏金之時,遼稱黑水靺鞨為女真,後因避諱,又稱之為女直。此後,女真一詞便一直流傳下去。

遼滅渤海國之後,部分女真人與渤海人被編入遼朝屬民之內,稱之為熟女真,另一部分未編入的則被稱之為生女真。

金朝是生女真所建立的朝代,1115年在女真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建立了金朝,並歷經多年的征戰,逐漸壯大,1125年,滅遼,1127年滅北宋,與南宋對峙。後於1234年為蒙古所滅。

蒙古建立元朝之後,女真人一部分被迫遷入中原,另一部分則散居於東北地區。當然,遷入中原地區的女真人當時被元朝統視之為漢人,並在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與漢族融合。而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女真人,則仍然以漁獵為生,當時,元朝曾設萬戶府、女真水達達路等,對這部分女真族加以管轄。

明代之時的女真族,大家便比較熟悉了,即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野人女真)此後努爾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逐漸兼併了海西和東海諸部,統一了東北地區。

皇太極時期,將女真改為滿洲。皇太極在努爾哈赤所建八旗的基礎上,建立了滿洲、蒙古和漢軍八旗,此後建立清朝,之後的統治者則將清朝從東北一隅走向整個中國。

接下來,我們談談滿族。如今,我們所提到的滿族和清代的滿洲是不同的。首先,“民族”這一概念是在清末之時從日本借鑑而來的詞彙。辛亥革命爆發後,很多旗人為擺脫厄運,隱瞞了自己的身份,改為漢人。民國時期所提倡的“五族共和”中的滿族實際上不僅僅指清朝的滿洲,還包括一部分漢軍。

其次,今天我們所說的滿族又與辛亥革命之時的滿族範圍有所不同。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進行民族識別的過程中,因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加之滿族自治州、自治縣的成立,使得但凡與滿洲沾邊的人,甚至一部分漢人,也改為了滿族。所以,如今的滿族,其構成與清朝的滿洲已經存在很大的區別了。


史海爛柯人


滿族和蒙古族沒有關係,不是一個族。因為兩者都喜歡騎馬射箭,是好戰之類的,很容易混淆。

滿族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及後來的挹婁、勿吉、靺鞨和女真。戰國以後肅慎人改稱挹婁;南北朝、隋、唐時期,肅慎、挹婁的後裔以勿吉、靺鞨的名稱出現,多達數十個部落;後來靺鞨發展為粟末、白山、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等7部。

唐朝時期,大祚榮以粟末、靺鞨為主體,在松花江上游、長白山北麓建立起“振國”,大祚榮被唐朝冊封為“渤海郡王”,從此稱為渤海國;在黑水靺鞨地區設黑水軍,隨後設黑水府。

遼代女真可分為三部分:遼東的熟女真、松花江以北地區的生女真、居住在兩者之間的回霸女真(一作回紇)。生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建立金朝。金朝與北宋聯合滅遼,不久南下取代北宋王朝,形成與南宋並立的局面。

蒙古滅金以後.一部分女真居住在遼陽等地,與漢族雜居融合;一部分女真散處在合蘭府水達達路等地。元朝廷 “設官牧民”,設立東征元帥府和5個萬戶府,在烏蘇里江流域設立2個千戶所,東北地區的女真人被列在漢人等級中。明代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野人)女真。

滿族的故鄉是“白山黑水”,它的直系祖先原稱"黑水鞠"。努爾哈赤從1583年起,用11年時間統一了建州女真,1613年又兼併了海西女真中的哈達、輝發、烏拉三大部落;用了30多年將分散在“白山黑水”間的女真各部統一起來,建立後金。而海東(野人)女真那部分大都演化為後來的赫哲、鄂倫春、鄂溫克等族。

1644年清軍入關,滿族貴族開始對全國的統治,廢除舊稱“女真”,改為“滿州”;

清朝採取的政策總體上是把自己變成與漢族的統一體的,康熙北征葛爾丹,收復臺灣等被認為是中國的統一,康熙被視為當時中國的代表,漢族也就認同了這個政權;辛亥革命之後,清朝滅亡,滿族人也就分佈在全國各地。

而蒙古族是怎麼回事?《史記》載,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涅古斯和乞顏兩個氏族,被其他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逃到了額爾古納河畔居住下來。“逐水草而居”被看成蒙古族的標誌。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向外遷徙,此時有70個分支了,稱為“迭兒勒勤蒙古”。

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繼承者們入主中原,建立元朝。朱元璋將蒙古統治者趕到漠北,但有一部分蒙古人投降了明朝。

蒙古族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也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分佈若干蒙古族。

蒙古文化是由蒙古民族創造的一種遊牧文化,比較發達,《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鉅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音樂、舞蹈也有顯赫的地位,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的三大史詩之一,另兩部是藏族《格薩爾王傳》,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

蒙古族仍是蒙古族,滿族也沒有演變成蒙古族。新中國建立後不叫“滿州”,稱為"滿族"。2000年滿族人口總數為1068.2萬人,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名列第二。

(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除相關部分)


天寧閣


元時期留居中原的女真族漢化,在邊疆地區女真族被蒙古人同化,視為蒙古人,同時編為女真萬戶,這時滿族語言文字受蒙古影響。明朝期間女真逐漸強盛,女真部落形成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落,努爾哈赤就是屬於建州女真。

所以從滿族發展歷史來看,這個民族從輝煌走向衰落,並不是蒙古族,只是和蒙古族關係密切,在完顏阿骨打創立金國亡國數百年後,從新崛起統治中華269年。


地平線資訊


明朝和滿人 演繹了農夫與蛇的故事

明朝收留了從西伯利亞來的滿人,讓滿人住在明朝的東北,最後滿人冒認女真,把東北捏造成“我們滿族的土地”

葉赫那拉·根正(慈禧弟弟的孫子)在<>中也寫到: "最早滿族是從通古斯來的,也就是現在的西伯利亞。"通古斯人在西伯利亞可能是受到了俄國哥薩克人的排擠,因而遷徙到中國明朝的東北,被當時的中國明朝收留。"滿洲"的形成遠遠晚於女真,成立於1635年農曆10月13日。<>中寫到: "說起清廷,或者說滿族的傳說很複雜,因為所有的資料都是從努爾哈赤時代開始的往上追溯,也只有六代,到上面第七代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記載了。我們家的家譜上也是這樣。


西湖邊的耕田人


原來也叫滿族,不是蒙古族打下的


葉孤城231


沒有,這個詞是西方引進的現代詞語,古代沒有民族這一說法。


玉林院


當時應該是女真族吧,看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有這一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