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率先調整中小幼教師崗位設置比例,教師職稱晉升難有望緩解


山東率先調整中小幼教師崗位設置比例,教師職稱晉升難有望緩解


教師職稱晉升是困擾中小學教師的難解之題,這個問題之所以難解既有條件設置問題,也有評審過程存在的問題,但是真正的瓶頸問題還是名額的問題。自從中小學教師實行崗位聘任制度以來,職稱的名額體現在了各級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比例上。根據這個比例,各級技術崗位都有一定的限制,超過了這個數額無論條件如何,都是不能晉升的。所以說,解決教師職稱晉升難的問題,關鍵是合理設置各級技術崗位的結構比例。

2018年初《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發佈,其中在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問題中提出,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隨後各省出臺的具體的實施意見中都將提高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作為一條措施提出。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教育廳聯合印發《山東省中小學幼兒園崗位設置結構比例指導標準》,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提高中小幼教師崗位結構比例的指導意見,邁出了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的第一步。


山東率先調整中小幼教師崗位設置比例,教師職稱晉升難有望緩解


在這次修訂的《山東省中小學幼兒園崗位設置結構比例指導標準》中,明確了正高、高級、中級、初級崗位新的比例設置。其中高中為3:30:50:17;初中為高中為2:20:50:28;小學和幼兒園統一為1:10:50:39。從這個比例結構上來看,中級崗位的比例有較大的提高。幾個類型的教師都達到了50,這樣一個結構對於青年教師的發展,應該說是比例有利的。以初中為例,100個教師中可以有2個正高級教師、20個高級教師,50箇中級教師,28個初級教師。這個比例對於初中教師工作20年以上,還不能聘任中級崗位的問題會有很大的緩解。

但是,從高級崗位的比例結構來說,還是顯得偏低。將正高和副高級崗位合併,高中100個教師裡會在33個 高級崗位的教師,也就是說佔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這個比例應該說還是可以的。但是初中只有100個教師中只能有22個高級崗位的教師,小學教師才只能有11個,這與教師們心理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教師的期待是工作30年可以晉升副高級崗位,要實現這個願望,這個比例還是顯得偏低。


山東率先調整中小幼教師崗位設置比例,教師職稱晉升難有望緩解


但是有一點就應該注意到,中小學、幼兒園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如果能將這個比例嚴格的用於一線教學人員,避免不擔任教學工作而佔用教師崗位的情況出現,這個比例對於大多數優秀教師,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同時,相關部門應該結合縣管校聘的實施,合理配備學校的師資隊伍。使各學校的教師的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相對合理,這樣也可以讓教師晉升專業技術崗位顯得更加合理。

總之,這是一個好的開端,對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教師都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希望在執行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將那些水平高能力強的教師優先聘用到高一級崗位上。


山東率先調整中小幼教師崗位設置比例,教師職稱晉升難有望緩解


關注教育、點評熱點、闡釋政策、分享感受,拙木侃教育,感謝您的關注、閱讀、評論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