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給好奇孩子的最好禮物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著名作家巴金說:“它融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昆蟲記》給好奇孩子的最好禮物

” 論祖傳人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自己的性格。有的時候這種性格看起來好像是從我們的祖先那裡遺傳下來的,然而要想再追究這些性格是來源於何處,卻又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昆蟲世界的真面目,這讓我也能讀懂昆蟲的“基因密碼”。 在這一卷中,法布爾以平實,幽默的語言記錄了,推糞球的聖甲蟲,捕食吉丁的節腹泥蜂以及黃翅飛蝗泥蜂等一系列鞘翅目和膜翅昆蟲,通過各種各樣的實驗講解了它們有趣的生活習性、高超的本能……宛如一曲奏響在美麗田野中的昆蟲之歌。 其中聖甲蟲的描寫更是讓我身臨其境,就在那一瞬間,我好像成為了法布爾的助手,與他一起看見那甲蟲洞口打開了,從那溼熱的半張開的地洞,一隻完美的梨形粉球,展現在我們的目光之下,法布爾就好像發現了,金光四射的真理一樣快樂。從這字裡行間,我體會到他幸福歡快,自己也喜形於色,在這每字每句的描寫中,就好像第一次看見一個母甲蟲的奇異工作,

《昆蟲記》給好奇孩子的最好禮物

但這又有什麼快樂能與這發現,相媲美呢?當挖掘古代埃及遺物的時候,如果我發現這神聖的甲蟲是用翡翠雕刻的,我的興奮卻不見得更大呢! 法布爾將視線集中在鞘翅目、同翅目身上。做窩築巢保護家庭,是種本能特性中最崇高的一種,這類在細膩的母愛方面可以以花為食的蜂類相媲美的昆蟲,在法布爾的筆墨下也寫得淋漓盡致,他們以垃圾為對象,他們以撫養為擔當,以淨化被牲畜汙染的草地為己任的食糞蟲。要想再找到不忘母親職責又有豐富的母性本能的昆蟲母親,就必須離開芬芳四溢的花壇轉向大馬路上騾馬拉下的糞堆。 母愛愈堅,本能愈優。生命是母親給我們的,我們的性格、習慣也是母親傳給我們的,我們之所以能長大成人,更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對大自然來說,我們的醜和美,我們的骯髒與潔淨,又算什麼呢?母愛無私,已化作無私,已化作聖潔,不管對於動物還是對於人類,家庭是盡善盡美的源泉。通過對苗小叢林的觀察,向我揭示了這些昆蟲對自己孩子的款款深情,用生動、平實的語言,譜寫出昆蟲世界的濃情詩篇。 “這是一個壯觀美麗的建築啊,它大得簡直像一個大南瓜,除去頂上的一部分以外,各方面全部是懸空的,頂上另一部分,身上有很多的根,其中多數是茅草根,穿透了很深的‘牆壁’,進入牆內,

《昆蟲記》給好奇孩子的最好禮物

和蜂巢結在一起,非常結實,如果那地方的處是軟的,它的形狀就是圓形,各部分都會同樣的堅固,如果那地方的土地是沙礫,那黃蜂絕招時就會遇到一定的阻礙,蜂巢的形狀就會隨之有所變化 “這是一個壯觀美麗的建築啊,它大得簡直像一個大南瓜,除去頂上的一部分以外,各方面全部是懸空的,頂上另一部分,身上有很多的根,其中多數是茅草根,穿透了很深的‘牆壁’,進入牆內,和蜂巢結在一起,非常結實,如果那地方的處是軟的,它的形狀就是圓形,各部分都會同樣的堅固,如果那地方的土地是沙礫,那黃蜂絕招時就會遇到一定的阻礙,蜂巢的形狀就會隨之有所變化,至少會不那麼整齊。”法布爾除了觀察從內生活習性外,還針對昆蟲的築巢習性做了詳細的觀察記錄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計算達到了符合幾何學的精準度。用筆墨證明出這些昆蟲都是天生的、傑出的幾何學大師。 動物有著自己生活住所的高標準和高要求,而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又何嘗不是呢?在這科技與人文都高速發展的人類世界,人類似乎越來越不能在這個數字化的地球上奢談什麼‘詩意地棲居’了,這也說明人文與科技還需要更大的改善和提高,但科技融合人文來源於生活,所以這改善和提高的方法,也都要人們用靈慧的眼睛去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現。 領略了法布爾的‘昆蟲王國’,我知道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正如法布爾所說:“其實並不是稀罕的蟲子才值得關注,那些是平淡無奇的蟲子,如果好好觀察,同樣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普通並不等於無足輕重,只要我們給予重視,就會從中發現有趣的知識。無知常常使我們看不到它們的價值,其實在不起眼的生物都是構成大自然的生活樂章中不可缺少的音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