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转,让爱回家

请点击上方关注“峡谷有声”,为你写温暖文字,陪你看世事繁华。

1. 一念世界


一念之转,让爱回家


昨天几位妈妈在群里吐槽自己的孩子,很有意思:

“女儿每天都不着急写作业,怎么说都不听,拖拖拉拉,写到10点还没有写完,我生孩子都没她慢,好生气!”

“老大练个字就快累死了似的,周末一整天在家就练了几个字,还写得跟狗啃的似的,揍他的心都有了。”

“小儿子笨得要命还总不好好学习,补完课还是不会,给他讲个奥数题跟打仗一样,我简直忍无可忍了。”......

我们从小就被家庭、学校和社会“喂养”了各种念头,灌输了关于“对错好坏”的信念系统,比如“学习好才是好孩子”,“字写得工整漂亮才好”等等。

看到一些不符合自己标准的现状时,那些根植的念头纷纷袭来,让你生气、厌烦、失望、恐惧、焦虑......

你不自觉地陷入情绪的“苦海,可你不知道,那痛苦其实来于自己所设计的陷阱,是执着于自己的观念。

一念一世界,一觉一轮回。当你受够了观念之苦以后,你想不想运用自己的力量,来脱离“苦海”呢?

2. 紧抓不放


一念之转,让爱回家


观念和想法本身是中性的,不具备任何杀伤力,除非我们对它深信不疑。

带给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笃定地认为想法是真实的,并且对它执著不放。

曾经读过拜伦.凯蒂《一念之转:4句话改变你的人生》,4句提问的转念作业以及反向思考,能帮助我们把脑海里的情绪和想法一一浮现出来:

1. 那想法是真的吗?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个想法是真的吗?

3. 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4. 当你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一切苦,其实都源于我们太过于认同自己的念头,以及每天萦绕在头脑喋喋不休的故事。所以,拜伦.凯蒂在书里一直强调:“相信你的想法,你就会受苦!”

用《一念之转》设计的4句问话,你可以看见,你坚信的那个想法仅仅是诸多想法中的一种;你可以看见,自己思想的可笑和独断性。

在一问一答之间,你的想法和信念自然而然地可以放过你,让你脱离“苦海”。

3. 一念之转


一念之转,让爱回家


过去我很担心儿子睡眠不够,影响他的生长发育,会长不高。我规定他要早睡晚起,每天得睡够10个小时以上。

昨晚,儿子10点敲我的房门,说他睡不着。要在学习身心灵成长之前,我就会生气地催他赶快回房睡觉。结果,我不高兴,他也不会快乐。

但学习拜伦·凯蒂的一念之转后,我开始质疑我的念头,质疑我的需求,在质疑的情况下,开始重新认识我的念头。

我问自己:“为什么我那么生气?”我回答:“因为孩子睡不够10小时就影响生长发育,会长不高。”

我问:“这是真的吗?一天睡不够10小时他就会长不高吗?”我回答:“可能也不一定。”

我问:“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会如何反应?”我回答:“是一个内心充满焦虑和担忧,对孩子不耐烦的妈妈。”

我问:“当你没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又会如何?”我回答:“我是一个温润的,散发着爱和慈悲的妈妈。”

所以,我的焦虑和生气,和孩子的行为没有关系。让我生气的是我的念头,它夺走了我的内在的爱以及和平。

想到这里,我就放下那个“孩子睡不够就会长不高”的信念,深吸了一口气,温柔地抱着睡眼惺忪的儿子。

几年前他还是个小不点,看着他一天天长大长高,很快有一天我再也抱不动他了,想到这里不禁有点舍不得。

庆幸的是,现在他还没那么大。于是我就很开心地抱着他,安慰他。过了一会,我问他:“我陪你回房间,等你睡着再走好吗?”他点点头,我就开心地带他回房间躺下。

4. 让爱回家


一念之转,让爱回家


所有的想法都本性皆空,又回归虚空,有如天空中的云朵,来了又走,绝不停留,也不会造成伤害,除非我们一开始就把它当真。

我们的信以为真的念头往往就是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因此我们需要及时的觉察、止念和转念。

学会止念和转念后,我发现自己可以把能量都收回来回归自己,而不是散布在别人身上。

我开始懂得体察和观照自己的感受,有负面情绪升起时,允许它的存在,看着它,与它同处,不去对抗。

内在能量不纠缠的时候,我瞬间感到自己幸福力得到极大提升,内心深处涌起强大的力量。

正如刘丰教授所说,“佛教中的修行,不是修未来,修前世,修的全是当下。如果一个人把生命中所有的当下,都用来转念,提升,那他生活在一种全然的喜悦生命状态。 ”

不管过去我们被自己的意念限制多少,都没有关系。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更多一点地觉察自己的想法,更好地呵护自己。

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一念之转,爱,就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