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2012年4月18日,這一天是馬綽四十五歲的生日,也是他出發的日子。馬綽是四川成都人,一名自由畫家、攝影人,他更重要的身份是一名素食主義踐行及宣導者。

馬綽的足跡已遍佈了二十三個省區市,免費搭了超過兩百輛車,不為別的,只為與更多的人分享素食給身體和心靈帶來的改變。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1

素食環保行走中國

隆冬的紹興在暖陽下依然能感到寒風陣陣刺骨,一箇中年男子揹著碩大的行囊,行囊上的黃色罩子十分醒目,上面印著的“素食環保行走中國”字樣已經略顯褪色,這也暗暗地訴說著行囊和主人一樣歷經風雨。男子手裡舉著一塊塑料牌,上面寫著:寧波,謝謝您。

很多車輛一度在他面前放慢速度,但最終都沒有停下。有人說:買張票才48塊錢。有人說:別白吹風了,沒人會免費載你。

江安河畔的水孕育了他堅強的性格,從上午9點到下午2點,固執到近乎憨直的男子依然堅持著,背上30公斤重的揹包一刻都沒有放下。最終,有一位轎車的司機被他打動了,送他去了寧波。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這個中年男子叫馬綽。他是四川成都人,一名自由畫家、攝影人,他更重要的身份是一名素食主義踐行及宣導者。馬綽的足跡已遍佈了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內蒙古、寧夏、山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23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他已經免費搭了超過200輛車,去過了200多座城市。不為別的,只為與更多的人分享素食給身體和心靈帶來的改變。

曾經的馬綽是個痴迷的食者,那樣的生活讓他疲憊不知歸路,健康狀況也亮起紅燈。六年前,他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開始食素,從此他把人生經營成了良性循環。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2

為素所度,也以素度人

“素食環保行走中國”來自馬綽的一個發心:行走可以在每個人心裡播下正面的種子,這顆種子會在未來發芽開花結果。

馬綽的“素食環保行走中國”始於成都,越過沙漠,穿過平原,翻過山嶺,走過草原,希望歷時四年抵達終點臺灣。儘管他知道這種杯水車薪的行為對於改變社會的飲食習慣作用微乎其微,但他堅持一路走下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踐,宣傳自己的理念,喚起大眾的關注。

行走途中,他感恩遇見的每一個人,他始終相信,緣起緣滅,不論是付出或者接受,都是一種圓滿;行走途中,眼淚、汗水和塵土為這位行者歌唱……這種對善念的執著也是素食帶給馬綽的。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3

從無肉不歡到食素

生在成都這個美食之鄉的馬綽原本是個無肉不歡的人,當時的他,滿臉的痘痘,脾氣暴躁,從30歲起,幾乎每兩三個月就要感冒一次,吃一般的消炎藥根本不管用,非得去醫院打點滴症狀才能緩解。

35歲之後,馬綽幾乎每年都有一兩次胰腺炎發作,每次都痛得在地上打滾。至今,馬綽的肚子上都留有一個20多釐米的刀疤,這時時提醒著他,曾經從他肚子裡取出過1000多顆泥沙型的膽結石。

曾經的生活讓馬綽疲憊不知歸路,好友葉老師已食素多年,在他看來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馬綽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於是他建議馬綽也可以嘗試素食。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素食?有營養嗎?我能想起來的素食也只有蘿蔔青菜豆腐了。”馬綽坦言,對於自己這個一年頂多吃一兩樣蔬菜的人來說,這簡直有點天方夜譚,當時很是猶豫,但看著和自己同齡的葉老師神采奕奕的樣子,他內心又開始動搖。葉老師建議可以從一週吃兩天素開始,先吃三個月看看身體反應如何,另外5天愛吃什麼就吃什麼。

這個方法聽起來簡單,但剛開始,馬綽還需要努力“堅持”,看到朋友們大塊吃肉大口喝酒,他會饞到“流口水”。沒想到,他還真熬過來了。而且,吃素那兩天,他覺得神清氣爽,身體也特別輕鬆,另外五天依舊大魚大肉,對比之下才感覺到肚子裡油膩膩,腦子昏沉,無精打采。身體的改變讓馬綽再次接受葉老師的建議繼續吃素3個月,同時將每週吃素的天數增加到四天。

就這樣,吃素半年之後,馬綽身體的變化更為明顯了。他走路更輕盈了,以往便秘三四天是常有的事,而吃素那幾天,一天排洩一到兩次很是痛快,他的思維更清晰,反應更快,精力更充沛,中午也不再犯困。

雖然馬綽過去也聽人說過素食的好處,但怎麼也比不上親身體驗更令人信服。六個月之後葉老師說馬綽的身體很適合吃素,又鼓動他吃素一年試試,馬綽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就此堅定地走上了食素之路。

此後三年的素食生涯裡,胰腺炎那鑽心的痛再也沒有找上他,從此不但告別了醫院,連感冒都沒有發生過一次,體力、氣色都逐漸變好。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4

以行走來傳遞

關閉工作室之後,馬綽來到當地的濃園藝術村,建起了自己的世外桃源。在綠樹成蔭風景秀美的藝術村裡,馬綽的畫室前有一片小樹林,經常有小松鼠在其中上上下下、嬉戲打鬧,門前的一棵大櫻桃樹每年總是碩果累累,直至多年以後,每每想到那櫻桃的滋味總能讓馬綽在路途中回憶起家的味道。

在“摘除”外界強加的需求之後,馬綽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簡單且知足。素食之於他的不僅是健康狀況的改善,甚至連心態、性格也變得平和。“這不禁喚起了我對生命的另外一種思考。當時我開始思考‘使命’這兩個字,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這是物質和金錢之外的東西,是有關思想和靈魂的思考。”馬綽感慨道。

作為畫家,馬綽嘗試過用作畫來表達素食讓他身心靈受益的感覺。可是,始終不得法,在畫室苦思冥想半年之久都沒有創造出一件作品。

然後,一個念頭出現在他的腦子裡:去行走,去分享。馬綽希望用這個最本能的方式向世人傳達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素食和環保生活理念,呼喚人們潔淨的內心世界,觀心自省,在浮躁的時代迴歸安靜。

成都到臺灣直線距離約1800公里,馬綽計劃用四年時間遍行中國,終抵目的地臺灣。馬綽的行走方式更像一種行為藝術,在推崇素食生活方式的同時,他還有另外一層的思考。看到老者在大街上暈倒無人上前攙扶的新聞後,他最終選擇了“免費搭車”的形式完成這一名為“素食環保行走中國”的活動。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他選擇免費搭車的方式出行,因為這是最低碳的方式,與自然友好。然而朋友們並不看好他的活動,有人說馬綽拿自己的生命在冒險,也有人說馬綽難以堅持,很快會放棄,而他則堅信,“每個人原本的心都是善良的,自己以善良和慈悲成行,在路上去幫助與接受幫助。同時可以通過把自己的生命交給陌生的世界來喚醒人們對生命的敬畏和尊敬。”

馬綽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做準備,規劃路線、印刷素食宣傳冊。出發的半年前,馬綽把計劃公佈在自己的網絡空間裡。結果,有很多認識,或是不認識的人主動地聯絡他,紛紛表示贊同和支持。在籌備的過程中,他越來越覺得這不是一次單純的行走,而是帶著某種使命上路。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5

踽踽素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馬綽不是詩人屈原,卻有屈原的精神,愛護環境、愛護動物、提倡素食是他的理念和夢想,馬綽相信這將是一次靈魂之旅。

2012年4月18日,這一天是馬綽45歲的生日,也是他出發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他為自己的夢想而活。

從成都到重慶,再到貴州、廣西、雲南、西藏、青海、甘肅、山西……這一年,馬綽差不多跑完了最艱苦的路段。

如今回憶起來,第一年的行走是最辛苦的,馬綽去的每一個城市幾乎都沒有認識的朋友,更沒有人邀請他做分享,他總是住在最便宜的青年旅舍,有時候在路上只能以乾糧、蘋果充飢。通常,他會在每個城市的公園、廣場和路人分享素食理念,“請保護我們的環境,少吃肉,多吃素食,對我們身體也有好處。祝你健康!”每一天,類似的話他得重複無數遍,但他仍然每次說得誠懇。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馬綽留著一把花白的山羊鬍子,無論遇到何人,他總是用頑童般的笑臉,以柔和的眼神傳遞著堅定信念。

初次見面,他會給每個人遞一張他為自己“素食環保行走中國”訂製的明信片:背面印著一張標明瞭各個省份的中國地圖,下面寫著從成都出發到臺灣結束的行程,並附著自己畫室的地址、電話,正面則是一張他獨自一人在一個碼頭上揹著揹包的照片。同時還會附上一份馬綽自費印刷的素食資料,其中不但有各種素食帶給人健康和長壽的科學例證,也包含善待動物和保護地球的倡導。

就這樣,從四川成都一路走來,馬綽為了素食理念傳道解惑,所到之處分發宣傳單,告訴人們素食的好處。聽到的人,或有人表示支持,或有人表示懷疑,或有人表示拒絕,也曾被城管攆走,也曾被誤認為是傳銷的……雖面對著各樣人的反應,馬綽卻從未放棄和氣餒過。

他依然活力四射,熱情洋溢地把資料發到每個人的手中。不管支持者還是拒絕者,大家都被他的熱情感染著,所以即使做不到的人也收下了資料,相信變化也就從這小小的資料中一點點地開始了。

每次在公園、廣場發完資料,細心的馬綽都會原路返回走一趟,“我想檢查一下是否有被丟棄的資料。”馬綽不止一次從垃圾桶裡撿回自己的宣傳資料,他總會仔細地擦拭乾淨後重新放回包裡。馬綽說,幾萬份資料幾百公斤全憑自己的雙肩一路扛著,所以他希望每一份都能物盡其用,他不捨得浪費任何一張紙。

至今,馬綽印的資料已經發出40000多份,他不在意短期內這些理念能改變多少人的思想,但馬綽相信,行走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只要看過一次資料便可以在他們心裡播下正面的種子,這顆種子在未來會發芽開花結果。去感染更多的人認識到吃素就是一種環保的理念是馬綽此行的意義。

第一年艱難的程度只有走的人才能體會,馬綽是個意志堅定的人,他深深覺得素食讓自己身心靈都很受益,因此他覺得這是一種與人為善的事情。

就連站在路邊等車的時候,馬綽也不曾把自己的包放下過一刻,他希望人們看到一個素食者具有的積極生活態度。“我不是一個單純的旅行者,我只是想告訴司機朋友,我需要你們的幫助,我還想把自己最真切的受益帶給需要健康的人。”

從一開始馬綽就知道在中國免費搭車有多麼困難,所以他幾乎是抱持著信念去搭車的。站上幾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還有整天搭不到車的情況。從江西吉安到韶關,馬綽在路邊從早上9點一直等到下午6點始終沒有等到願意搭載他的車,最終只能第二天再重新出發。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從青海格爾木到西寧是最困難的一段行程。“要是我會上網,我一定會改變行程。”馬綽回憶起,“那天早上我起得很早,到格爾木東站搭車去西寧,搭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有一輛車停了下來問我在那裡幹什麼。等我說完緣由,司機說你趕緊到北站去,這邊沒車到西寧。”

當地沒車,馬綽獨自一人步行將近七個小時到了格爾木北站。揹著揹包的馬綽在路邊舉著到西寧的搭車牌等了半個小時,終於有個司機停了下來。“上車後司機說他要到200公里外的地方拿礦場設備,中途要把我放下來。我想能搭一程就一程了。”馬綽講起,“一出高速,我就看到茫茫沙漠,真是寸草不生的沙漠。”

格爾木到西寧全程八百多公里,其中四百多公里是荒無人煙的沙漠。被司機放下來的馬綽十分忐忑,因為他根本不知這段路程中一半會是沙漠,所以揹包中既沒有準備水,也沒有準備食物。當時,沙漠中的溫度有四十多攝氏度。

“沙漠中根本沒有路標,司機都是把油門踩到最高開的,車輛就如脫韁的野馬,每一輛車經過都會塵土飛揚,連我手裡舉的搭車牌和帽子都會被沙塵吹起,甚至我自己也開始打起轉來”。

終於,半個小時後一輛大巴停了下來。如往常一樣馬綽邊解釋自己的行程,邊往車上走。“司機說自己開的是民營車,不管多少都是要收點錢的。那個時候,我真的就快要妥協了,因為在那裡根本沒有人看到我。但是停頓一兩秒,想到自己一路的堅持,我還是堅持讓司機(免費)停車。瞬間,整個人熱淚盈眶。不是因為司機不載我而沮喪,而是為自己的堅持而自豪。”

就這樣,馬綽邊哭邊往前走,眼淚、汗水和著塵土為這位行者歌唱。司機遲遲不肯遠去,一直在緩慢地開動著車子,等著馬綽反悔。馬綽對車尾恭恭敬敬鞠了三個躬,“不管是否有人看到,我還是要把這種感謝表達出來。”抬起頭時,車已消失在漫天黃沙之中,只留下馬達的轟鳴聲仍在馬綽耳邊迴盪。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也會開啟一扇窗。等了不到一個小時,馬綽順利搭上了一輛大巴車,開了整整兩天才最後到達西寧。

從四川、雲南、貴州、內蒙古、山西、新疆、西藏再到廣西、廣東和浙江,馬綽去的每一個城市幾乎都沒有認識的朋友,他只是將自己的行程公佈在微博和微信上,很多人看到他在網上發佈的消息後,會主動與他聯繫,為他提供幫助或舉辦關於素食的分享會。

一位素食者的動人故事:為素所度,以素度人

“素食環保行走中國”活動發起近6年來,路途雖然辛苦,但是不孤單。一路上有200多位萍水相逢的愛心司機免費載馬綽上路,他已經把素食分享到了超過200個城市,做了超過200場素食分享活動,得到數百萬人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