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會有什麼症狀?

黃下姓


葡萄糖是身體當中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一旦出現過高或過低的波動,在身體上就會出現一些特定的反應。針對血糖升高,不同升高幅度所伴隨的症狀也不完全一樣。

如果只是輕度的血糖升高,空腹血糖監測超過正常標準,但還沒有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階段,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高血糖不適反應,比較敏感的患者會出現飯後睏倦感,以及尿量增多,在這個階段的血糖控制,以生活方式控制為主。

如果是空腹血糖大於7而小於11這個階段,患者會存在明顯的口渴、多飲以及小便增多的症狀,同時會存在進餐之後乏力、睏倦等腦代謝減低症狀,這個階段的血糖控制以口服藥物調整為主,同時建議多飲水,以避免脫水。

如果空腹血糖大於11,一般容易合併糖尿病酮症以及脫水症狀,在這個階段患者會極度煩渴及體重減輕,同時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這個階段的糖尿病血糖控制,需要住院進行胰島素治療,在高糖毒性解除後進一步進行胰島素釋放試驗檢查,判斷本身胰島功能,再決定進一步長期的降糖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人對於血糖升高所表現出的症狀並不完全一樣,有些人對於高血糖的耐受性比較強,往往伴隨反應少,所以血糖的監測不能完全依靠身體反應還是需要以靜脈血為主要指標。

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及併發症、甲狀腺疾病等內分泌代謝疾病,中醫雜病。


醫聯媒體


1、代謝紊亂的症狀:血糖升高後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造成滲透性利尿引起患者多尿,因連鎖反應多尿導致患者口乾,而出現多飲,因人體的外周組織對葡萄糖利用障礙,導致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增多,患者逐漸出現消瘦、少年兒童發育不良,為補償因滲透利尿而丟失的葡萄糖,維持人體正常活動,患者容易感到飢餓而多食,故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由此而來.



部分患者有皮膚和外陰瘙癢.

另外血糖升高還會導致眼內壓升高而導致屈光改變引起患者視物模糊

2、併發症的症狀

1)急性併發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早期症狀表現為三多一少症狀加重,酸中毒超出人體代償極限後出現病情惡化,表現食慾減退、疲勞、多尿、口乾、噁心嘔吐、嗜睡以及頭痛、呼吸加深和加快、呼出氣體可聞到爛蘋果味.

後期則因嚴重脫水,出現眼眶凹陷,皮膚粘膜乾燥、心跳加速、血壓下降、小便減少、伴隨病情進展出現嗜睡、昏迷等意識障礙.

②高血糖高滲狀態:初始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不太明顯或者部分患者反而出現食慾減退.隨病情進展出現神經精神和嚴重脫水症狀.患者表現為煩躁,隨後出現反應遲鈍、嗜睡,逐漸陷入昏迷或者出現抽搐,晚期出現無尿或者尿少.脫水和神經症狀均比酮症酸中毒要重

2)慢性併發症:

併發感染可出現寒戰發熱和休克以及神志改變

血糖升高還可導致大血管動脈硬化:侵犯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動脈而導致冠心病、出現性或者缺血性腦血管病變,並出現胸痛氣促、頭昏眼花等症狀

侵犯微血管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可出現視物模糊和腎衰竭



血糖升高還可導致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四肢感覺異常伴疼痛和痛覺過敏,隨病情進展出現肌力減退或者肌肉萎縮

自主神經病變:心血管、胃腸道、泌尿系統功能受到影響,表現為多汗或者少汗、出現心動過速、糖尿病腹瀉或者便秘、尿失禁或者尿瀦留以及陽痿等

出現糖尿病病足:經久不愈足部潰瘍或者感染,輕微患者表現為皮膚乾燥、發涼,重者出現壞疽,是致殘和截肢的主要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為商業用途!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用藥的依據,不能代替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建議,如有身體不舒服,請及時就醫。)


佳園道


血糖水平的高低影響著人身體的健康。有時一些不起眼的症狀,其實是血糖紊亂的結果。下面簡單說一下。


(1)突然更胖


 肥胖是糖尿病的風險因素之一。如果突然變胖,體重發生巨大變化,最好去測測血糖。

(2)每天打鼾

 每天打鼾的人可能是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在患病人群中, 糖尿病的患病率超過40%。

(3)餐前低血糖

 不吃早飯時,沒到11點就餓,吃了早飯餓得更厲害。肥胖者遇到這種情況,最好去檢測胰島素水平。

(4)經常感冒

 免疫力下降,經常感冒,很可能是內分泌代謝系統出現了問題。而糖尿病與此息息相關。

(5)手指麻木

 周圍神經負責傳遞感覺, 如果你時不時覺得手指尖、腳趾頭刺痛、麻木,很可能是高血糖。


總之,在生活中一定要重視身體發出的這些信號,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魯南製藥小貼士


體內的血糖過高,身體會有哪些症狀?

1、多飲多尿

當患者體內的血糖過高時,比較典型的就是出現多飲多尿的症狀,這是一個惡性的循環。因為出現高血糖之後,我們的身體會啟動自我保護的機制,將體內多餘的血糖通過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當排尿量增加的時候,自然飲水量也會增加,因此而形成一個多飲多尿的惡性循環。

2、飢餓感嚴重、體重下降

血糖過高的患者體內的糖分會被當做尿糖排出體外,所以攝入進去的東西不足以維持身體所需要的熱量,患者便總是出現飢餓感,經常需要大量吃東西,但是還是常感覺到很餓。而吃進去的食物內含有的葡萄糖無法被身體所吸收,所以儘管進食量大,高血糖患者體重卻會不增反減。

3、身體乏力

高血糖的人,體內的胰島素水平會比正常人低許多,因為胰島素的缺乏導致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給身體提供能量,同時由於胰島素的缺乏導致糖分吸收不充分,細胞的能量也會因此而不足,導致人非常容易犯困、身體乏力,日常總是想睡覺,整個人昏昏欲睡。

4、皮膚乾燥發癢

高血糖的人由於體內的血糖過高,皮膚上的糖分也會高於正常人,這樣一來會刺激到皮膚末梢的神經,使得它的功能變得紊亂,引起皮膚瘙癢,並且高血糖的人群還會因為葡萄糖的升高,導致皮膚處於一種慢性的缺水狀態,身體的排汗也會減少,皮膚變得乾燥又發癢。


關注“39養生必知道”頭條號,更多健康科普知識輕鬆看~~~


39養生必知道


正常血糖空腹一般是3.9-6.1,餐後兩小時的血糖一般是小於等於7.8以下為正常,老年人的血糖通常會偏高一點,屬於糖耐量異常,只要注意飲食,多鍛鍊,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如果要確定是不是糖尿病,必須要抽血檢查胰島功能才能檢測出是什麼類型的糖尿病,其中包括糖耐量,胰島素釋放實驗,糖化血紅蛋白等等。那糖尿病會出現什麼症狀呢?通常會伴隨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少等典型症狀,但是隨著病情發展,現在症狀並不明顯,好多人出現併發症去醫院治療才發現是糖尿病引起的。

通常糖尿病會引起眼部病變,壞疽,心腦血管併發症以及神經病變!

現在的醫學治療主要是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治療!

以上是糖尿病的症狀和一些常識。下面聊一聊這些年我接觸到的糖尿病病人。

我的顧客其中有一部分都是糖尿病病人,他們的症狀正如上面所說的並不是‘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很多是出現心腦血管疾病了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糖尿病引起的,那治療就開始了,通常是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治療!那麼問題又來了,降糖藥和胰島素治療表面上血糖降下來了,可是一段時間以後併發症還是出現了,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就是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舉個例子,我一顧客(認識10多年)血糖一直控制挺好,愛運動,可是最後還是走了併發症這條路。所以單純的降血糖並不能控制住併發症。以下是個人觀點,以白話的形式說一下,大家可以聽聽,瞭解一下,也許並不十分的科學,但願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吃的食物,經過分解吸收,糖分進入血液形成血糖,然後進入細胞,形成能量供給給人體,但是糖尿病病人呢,血糖不能進入細胞或很部分進入細胞,存在於血液中,所以檢查出現血糖高的情況,由於能量未能進入細胞,所以供給給人體的能量少所以很多人出現乏力等情況,而降糖藥或者胰島素只是單純的給你降低血液中的含糖量,確並不能從根本上解除問題,所以出現需要每天都要服藥的情況!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飲食,很多東西都不能吃,但是人體還需要各種營養物質,因為控制飲食,所以營養供應不上,長此以往,形成了惡性循環。

所以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各種食品都要吃一些,為人體獲取能量,但一方面自己一定要控制住量,這樣即補充了營養又不至於因為糖分攝入過高而血糖升高!



笑林書生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經典的症狀,既多尿、多飲、多食、體重降低。但仍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並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狀,也就是說,在糖尿病早期,症狀可有可無。

其實可以把糖尿病理解為是一種血管病變,是高血糖對血管的一種毒性作用,所以在糖尿病後期會出現多器官的併發症,比如視網膜病變(表現為視物模糊、甚至失明),糖尿病腎病(蛋白尿浮腫,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經病變(表現為麻木、感覺異常、肢體疼痛等),還增加了腦梗、心梗的發生。

糖尿病症狀隱匿,經常不知不覺出現在我們身邊,無聲息的損害著我們的健康,可當併發症表現出來之後已經出於無法逆轉的情形,所以要認真對待這種隱形殺手,積極控制飲食,配合運動,必要時按照醫生的處方進行藥物治療,並做好血糖的監控,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健康君大白


1.多日空腹測量血糖值均超6.1以上。

2.飲食方面:多屬於暴飲暴食那種。起初,感覺時常口渴,飲水量超出常人。

3.排尿量超出常人很多,且尿液中泡沫較多。正常人每天1.5升左右(排尿最多6至8次),血糖高的人每天的排尿量要超出很多(有些患者每天排尿十多次以上或更多)。

4.隨著病情的發展,身體內部的多臟器受到傷害。各種症狀隨之出現:例如傷口不易癒合;有的出現全身皮膚瘙癢;有的血壓升高;有的視力減退出現視力模糊;還有眼臉、下肢浮腫等等……

5.後期:有的下肢長久潰爛;眼睛失明;最典型的是,腎衰竭,出現尿毒症而危及生命。


發揮餘熱尋找快樂


最明顯的就是消瘦,平時多飲多食排洩也快,嚴重的是糖尿病足,最後會併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8188向日葵


血糖高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眼睛發糊。


小兵老將742


多吃多飲多尿不長肉,但後期多以多溼為主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