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鴉片戰爭,如果和英國死磕到底,結局可能會如何?

QAQ71462012


其實在鴉片戰爭進行之時,清政府已經做到努力了。不管清政府堅不堅持繼續作戰,敗局都無可避免,在1839年,鴉片戰爭就已經開始,清政府在海上完全沒有反制英國艦隊的能力。可以說戰爭的主動權完全不在清朝一邊,但即便如此,清政府依然打到了1842年。英軍不僅僅在海上,在陸地上也轉戰多地。可以說當時的清軍屢戰屢敗,打了近三年,當時清政府調動了所有軍隊總兵力的1/6。



還有不計其數的團練和鄉勇。在國家財政上清朝也支付了三倍於英軍的軍費開支。 可以說,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清政府已經把自己的戰爭潛力差不多都發揮了出來,動用了一個古典王朝所能動用的一切軍事手段。而英國至始至終不過萬餘人,而且英國的戰爭策略很靈活,很務實,武器也是最先進的。更為關鍵的是,雙方進行戰爭的地點是在東南沿海,這歷來被清政府視為賦稅重地國家的稅收來源。英軍只要截斷江南漕運的關節點,數百萬人口日常生活以及清政府的稅收,財政支柱,就會立馬掌握在英國人的手中。



這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直接導致清政府的統治陷於崩潰。 更為關鍵的是,在鴉片戰爭開始之前,清王朝的國庫存銀已經不足1000萬兩,而這場鴉片戰爭,清政府已經花費了將近3000萬兩。清政府已經面臨破產的危機。而且清朝建立到現在其實反對清政府的武裝鬥爭一直都沒有結束。 一但英國人完全控制了南方,那麼反對清王朝的勢力就會在南方集結。雙方開戰之際,重新起勢。所以清政府在當時已經打無可打,必須要與英國人和談。而在這種形勢之下,清政府所接受的英國人的和談條件算得上十分優待。 在賠款的問題上,雖然英國要求賠款2100萬,但其中有1/3是之前貿易的拖欠。



剩下的錢,也可以由13行代為支付,清政府不會損失一分一毫。而且英國人也並沒有像反對清朝武裝勢力一般提出各種清政府無法接受的條件。在割地的問題上,英國並沒有堅持在割讓香港之後,再割讓舟山群島的要求,而是提出佔領舟山作為抵押,直到清朝履行賠款為止。而且英國也說話算話,並沒有得寸進尺。可以說與之相比,清政府選擇了和談是最佳的選擇。再來看看英國方面在第一次鴉片戰爭這三年內。

英國兵力的高峰期是派遣的兩萬名士兵。其中英軍損失的大頭是瘟疫和各種水土不服的疾病。傷亡最慘重的戰役是鎮江之戰死39人。佔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這三年英軍損失人員的55%。在軍費方面有一半是直接從英屬印度殖民地報銷解決。另一半大致有200萬英鎊是英國政府,為打這場鴉片戰爭而支付的軍費。 而當時英國一年的財政收入高達5200萬英鎊。

鴉片戰爭,英國對清政府的作戰實際上是完全的實力碾壓。在整場戰爭當中,英國的直接損失是200萬英鎊和80人戰鬥死亡以及2500餘人的疾病死亡。這場戰役可以稱得上是英國19世紀進行的侵略戰爭當中,付出的傷亡和戰爭成本最小,而獲利最大的一場戰役。對於英國來說毫無壓力,還樂享其成。


世界史圖鑑


我來回答一下,鴉片戰爭,站在清朝的角度,已經做到“死磕”了,至於是不是到底,當代人各有各的妄念,只能簡單還原一下當時的情況了。

之所以說清朝已經死磕了,有幾個事實,必須廓清。

1,這場戰爭從1839年實質性開始,清朝在海上完全沒有反制英軍艦隊的前提下,硬耗到了1842年8月,東南財富餉源之地,從廣州到廈門,到舟山,到鎮海,到寧波,到乍浦,到吳淞口,到鎮江,最後,英國人的艦炮指向了南京城,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打了近3年。

2,這場戰爭,清朝調動了全國經制軍隊總兵力的1/6,行程萬里增援前線,至於各地方的發動的團練、鄉勇,更是達到了數十萬人次。

3,這場戰爭,清朝以比大英帝國少得多的財政收入,支付了3倍於英軍的軍費開支,在萬里海防線處處設防,到處鑄炮添兵。

整體來說,清朝的道光皇帝已經盡了它作為一個衰落期古典王朝所能做的一切,然並卵,還是輸了。

那麼,某些人所謂的“死磕”,就是乾脆把帽子一摔,老子跟你玩兒到底了,你把南京也打下來吧,看我“游擊戰”能不能玩死你……

其實,英國對南京的最終一擊,是經過對當時清政府內部情況非常清醒的分析的。南京既是清朝在江南統治的政治中心,也是清朝江南漕運的關鍵節點,如果被英軍佔領截斷漕運,則北京的100多萬人口將陷入無米下鍋的境地,而清朝財政的核心支柱也被一刀斬斷。

事實上,即使按照之前3年的財政支出標準,清朝繼續耗下去,也將陷入財政破產的境地,因為在鴉片戰爭之前,國庫存銀已經不足1000萬兩,而整場戰爭,已經花費了3000萬兩,只是還沒有在戶部報銷。

如果被英軍截斷了漕運,清朝面臨的就不是“破產”的危機,而是無錢、無兵導致的政權整體崩潰。也就是脆斷。

而英國提出的談判條件相對於這個前景來說,完全算不上苛刻,當時的議和大臣伊里布甚至稱英國人誠信不貪財,就是在賠款問題上,英國並沒有獅子大開口。

這種“稱讚”當然是可笑的,但是站在清政府的角度來說,此時和談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而且在割地問題上,英國也沒有堅持割讓香港之後再割舟山的態度,至於香港,本來已經被英國事實佔領,廣州方面的清軍根本無力收復。

在此條件下,說“死磕到底”,就屬於典型的老壽星上吊,活的不耐煩了。

對了,還應該說一下英軍方面的結果。

在整個鴉片戰爭期間,英軍所受的主要損失,是在舟山和軍艦上惡劣的生存條件帶來的嚴重的傳染性疫病,而不是戰場上的死傷,戰場上的傷亡基本上就是前者的零頭,這個戰場不只是“正面戰場”,某些人吹噓的民眾“遊擊”也包括在內。

英軍的二次增兵也主要是為了彌補這部分的損失,而這兩次派兵,英軍所花費的軍費相當於它一國財政收入的什麼情況呢?

整場戰爭,英國總共花費了4,215,413英鎊(包括各個方面報的“花賬”),約合10,859,920兩,英國1840-1841年度財政收入約為5200萬英鎊,這個軍費中的230多萬英磅還是東印度公司墊付的,以這個規模來說,英國即使接著打10年,也毫無壓力……

所以,那些幻想著鴉片戰爭繼續下去會給英國“造成巨大損失”的夢話,還是歇了吧。


劉三解


歷史沒有如果,歷史學卻可以假設。今天小編就簡單想象一下如若清朝鴉片戰爭和英國死磕歷史又會怎麼變化呢?

話說1840年的一天晚上,江寧總督把南京敗報呈到了道光皇帝的上書房,皇帝一看,洋毛子這還了得,欺人太甚,南京乃江南重鎮,江南六省的稅銀又是我大清的命根,一定要把南京奪回來。於是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與英國人作戰。

林則徐一上任就看了看敵我實力對比,好傢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遠征軍動用軍艦28艘(火炮約800門),各類船隻約80艘,兵力約為2萬人,而虎門之戰中清軍11000名士兵居然打不過英國人1000人,最後結局清軍250人戰死,100餘人受傷,總兵關天培戰死,遊擊麥廷章亦亡而英軍5人受傷。

於是林則徐為難了,照這個打法,清軍的有百萬人才有獲勝的希望,但是實際上清朝此時國庫已經空虛,如不能速戰速決,英軍還沒拖垮,自己反倒不行了,於是他孤注一擲,想集中優勢兵力與英軍在南京決戰。結果發現,清軍戰線太廣,機動性又不行,短時間只能集結幾萬人。其結果自然是清軍又戰敗了。於是林則徐想到了200年前康熙帝收復雅克薩用的招數,將英軍圍在南京,不打,斷其糧草,此時英軍也因為中國人的抵抗,彈藥糧草補給困難,於是清國與英國在南京和議,清國開關,英國禁鴉片。故事就到這裡,以上純屬小編瞎編。

其實鴉片戰爭的勝負,並非清朝意志所能夠改變,中英兩國不同的政治結構、社會體制、軍事力量、技術水準等因素決定了不論由誰指揮這場戰爭,清王朝怎麼也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鴉片戰爭說到底,是一場不同文明——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之間的交鋒與較量,是一場實力懸殊,清軍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戰爭。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感覺問得有些莫名其妙。什麼是死磕?難道打得國家支離破碎、財政崩潰、老百姓死難在9成以上,才算死磕?

事實上,從廣東福建沿海,到江浙,到華北,幾乎大半個富饒的中華大地都被捲進這場戰爭,滿清也調動了幾乎最能打的部隊參戰,然並卵。雙方在軍事理念上的差距,甚至遠遠超過武器上的代差。

開始,英軍不知道清軍底細,比較謹慎,並不遠離海岸。這樣,可以保證下船的陸軍在艦炮保護下作戰。還沒看到清軍,先一頓炮火上來,打亂你的陣腳,打垮你的鬥志。

到後面,清軍一看清軍如此不經打,膽子大了。由於清軍鬥志渙散,英國步兵一個衝鋒,清軍常常不是降就是逃。什麼火力偵查,火力壓制,這些作戰理念,完全一竅不通。

當時,英國海軍世界最強。在經歷和西班牙與荷蘭兩大海上強國的爭鬥後,全球獨秀,其火力之猛,官兵素質之高,是清軍無法想象的。退一萬步說,即使清軍在陸地上有銅牆鐵壁,英國人根本不陪你玩,而是依仗海上巨大優勢,在中國沿海任意馳騁,指東打西。

中國最富饒的地方,幾乎都在英國佬的打擊範圍內。從華北京畿大地,到江南魚米之鄉,再到兩廣的對外窗口,英國人想打哪兒就打哪兒,想怎麼轟就怎麼轟。清軍這仗怎麼打?萬里海防,處處防,處處是窟窿,大清的海防線被英國人打得七零八落。

由此可見,如果大清不能與敵人海上交鋒,徹底擊敗英國海軍,就沒有任何機會打敗英國人。而當時能在海上打敗英國的國家,不要說中國,就是全世界也找不到。

總之,如果大清不和英軍談判簽約,而是繼續死磕,還是一點勝算的機會都沒有。別忘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軍曾打算死磕到底的,慈禧當年還是愛國女青年,勸阻老公皇帝不要跑去熱河,而是留下來帶領全國人民死扛。結果呢?咸豐罵她沒見識,還是跑了,北京也丟了,圓明園也燒了……


腦洞大開的歷史




如果清政府敢和英國死磕到底的話,清政府肯定會取得鴉片戰爭的勝利。

我看到有人說清朝當時已經與英國“死磕”,我倒是認為清政府並沒有所謂的“死磕”。事實上,當時清政府高層官員普遍存在“厭戰”的情緒,對打戰極為牴觸,即使是道光這個廢物也是從最開始的支持變成後來的“畏戰”,統治階級上層的人“厭戰”、“畏戰”,在戰場上的將士便會表現成“怠戰”,所以清政府對於鴉片戰爭的支持率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高。



清政府當時的總兵力在80萬左右,八旗兵約20萬,類似於國民黨的中央軍,綠營兵約80萬,類似於國民黨的雜牌軍。

英國總兵力是20萬左右,正規軍只有14萬,中英兩國相距萬里,英國又要在殖民地投入兵力,所以它能投入到中國、投入到鴉片戰爭的兵力是很有限的。

清政府投入的兵力約為10萬,英國則為2萬,英國投入這麼多兵力到中國其實已經把褲腰帶勒到最緊了,如果不是受到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所潛藏著的利益的驅使,英國人根本不會這麼做。鴉片戰爭雖然是受到鴉片貿易所帶來的巨大利益的驅使,但說到底它還是英國對清朝這個“老牌帝國”的試探,英國堅持了兩三年沒有放棄是因為在戰爭中的投入已經越來越大,如果罷手的話不僅在國際上沒有面子,也會引起國內反派勢力的反彈。所以,這場戰爭其實打的不是武器,是看誰能忍到底。



因為戰爭發生在中國,中國有的是人,經濟上又始終處於貿易順差,所以也不缺錢,因此中國耗的起,英國卻耗不起。

清政府真敢在鴉片戰爭中“死磕到底”,也就是和英國耗到底的話,輸的肯定是英國。

我們在10多年的抗日戰爭中那才叫死磕到底,才叫耗到底,清政府那種程度遠遠算不上死磕。



但是,如果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和英國死磕的話,雖然會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這場勝利卻極有可能帶著走向深淵。

清政府死磕到底取得鴉片戰爭的勝利後,可能會產生兩種結果:

鴉片戰爭勝利後,清政府可能會提前觸發洋務運動,或者說維新變法,然後綜合國力得到提升,清朝得以延長壽命。

中國明清已經開始進入熱兵器時代,但是熱兵器始終沒有取代冷兵器的原因是清朝是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所以無時不刻不在防著漢人,寧願將熱兵器扔在倉庫裡,將技術封存起來,也不願意使用,怕這些厲害的兵器和技術落到漢人的手裡。清朝的這個潛在的政策導致了中國熱兵器的發展比英國落後了將近200年,中國還在用射程只有100米的鳥銃,英國已經用上了射程200米的滑膛燧發槍和300米的滑膛擊發槍。

鴉片戰爭如果打醒了清政府的話,也許會有可能提前發起洋務運動或者維新變法。但是,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幾乎為零,因為清政府贏了的話只會讓他們繼續狂妄地宣稱自己“天朝上國”。



既然清政府幾乎沒有可能發動洋務或者變法,那麼最大的可能便是繼續做“天朝上國”的美夢,這無疑會加速清王朝的滅亡。

清朝即使後來被打得體無完膚後,也仍然死不悔改地嚷嚷著清朝只有武器不如洋人,其餘一切無不優於洋人,讓這樣的統治者獲得鴉片戰爭的慘勝的話,估計得飛起來了,洋務?變法?見鬼去吧!但是,清政府不搞洋務不搞變法的話,被英國逐漸摸清底細的清政府又如何能繼續維持下去?然後各種戰爭各種不平等條約也會隨之而來,革命也會爆發。

一場戰爭的勝利,可能是一個國家崛起的開始,也可能是一個國家走向毀滅的序幕。

清朝皇帝自乾隆開始,幾乎全是廢物。


吾與吾國


滿清這個外族蠻夷統治華夏的王朝,到了晚期,控制力不足,國立下降,對於外夷的入侵,容忍度是比較高的。

不是說對江山國土不重視,滿清的皇帝丟一寸山河,都是沒有臉見列祖列宗的,所以中法戰爭,中俄戰爭打得還算不錯,但是當實力懸殊達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要求把老本都壓上去保江山的時候,這種非漢族統治的王朝就會遇到一個比外敵入侵還可怕的核心問題——攘外必先安內。

更令人吃驚的是,如果我們放寬一點看,對於一個疆域廣闊,歷史悠久的大國來說,似乎永遠逃不脫一個魔咒,那就是真正殺死它的不是強大的外敵,而是內部的分裂分子和崛起勢力。

外國侵略者但凡是入侵一個大國,要的就是一次性的掠奪,或者永久性的打開市場。例如甲午戰爭,日本豪賭,人要的就是掠奪,鴉片戰爭,英國人就是要打開市場,並且佔據貿易輸出的絕對優勢。大多都是希望通過和你接觸賺取利益,而不是花費巨大成本來治理。

入侵一個國家需要軍隊,軍需,成本很大,而佔領一個國家,需要建設,秩序的維護,防禦,成本更大。早期對殖民地的爭奪,都是懸殊巨大的西方軍隊對土著,都打得冒血,然後還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設殖民地,還要防止別的列強來搶奪,而後期殖民地還要獨立,而對於滿清這樣大體量的國家,無論歷史、人口、文化、都更不適合佔領。

而對於王朝內部的人來說就不一樣了,在同樣文化歷史背景之下成長起來的人更熱衷於更名換姓,自己當家做主。

我們來看歷朝歷代,幹掉唐朝的,並不是蠻夷入侵,而是內部高級將領自立門戶;幹掉宋朝的,確實是外敵入侵,但是宋朝也是為了防範內部的反叛,才把軍隊搞得沒有戰鬥力;幹掉元朝的,是內部的抵抗;幹掉明朝的,不是倭寇,不完全是清,關鍵步驟是內部的反叛;幹掉清朝的,不是英國、日本,而是內部的革命......


我們來看清朝的情況,其實在乾隆時期,好大喜功的乾隆帝除了自戀,基本上對經濟,科學,國防,外交,都是瞎搞,所以到了道光就基本把家底敗光了,然後接下來就是鴉片戰爭,清王朝是拿了家底去和洋鬼子死磕的,就在死磕的時候,內部的折騰來了——太平天國,幾乎耗盡了這個封建王朝的國力,說白了也是折騰老百姓。如果沒有後來恭親王,曾大爺的改革,清王朝估計也就算是行將就木了。

所以說,不要說清朝,就是換做任何一個宇宙無敵超級王朝,遇到外敵入侵的時候,選擇死磕,結果基本都一樣,那就是當你為了抵抗外敵流乾最後一滴血的時候,內部會有人取代你。只要是落後腐朽,一家做主的封建王朝,就逃脫不了這種歷史規律。

簡單的說,一棟單元樓裡,一家之主最難做,做牛做馬養家胡口還要防火防盜,而隔壁王叔叔沒事就來串串門,騙吃騙喝還不用負什麼責任。

更多原創回答,歡迎您在評論區提供寶貴意見。


HannibalLecter


第1次鴉片戰爭,清朝已經拿出了最好的武裝力量,其實在道光皇帝看來已經是在死磕了。調遣了5萬援軍,在當地還有5萬駐軍參戰,10萬軍隊參戰,這在清朝已經是一場規模非常大的戰役,要知道太平天國時期包圍天京的江南江北大營,也就幾萬人。

還引進了二百幾十門西洋大炮,新鑄造300多門大炮,在虎門建成了擁有600門重型大炮的要塞群,還專門訓練和招募11000人駐守這些炮臺。

參戰將領從當時的第一名將楊芳,到第二名將餘步雲,都是剛剛在新疆打敗張格爾和浩罕汗國軍隊的兩大名將。這2個人百戰百勝從來都沒有打過敗仗。鎮江的八旗軍也參戰了,民團也參戰了,光是三元里民團就有幾萬人參戰。

在清朝看起來,已經動員了最強力量,就是虎門炮臺群,如果不是英國海軍艦隊出動了大型風帆戰列艦。實事求是來說,全亞洲沒有那個國家的海軍,可以突破虎門炮臺群。幾百門大炮,還有接近一半都是西洋大炮,而且全部都是重型大炮。

前邊的指揮官是關天培,後面的預備隊司令是楊芳,楊芳剛剛在新疆大漠,連戰連勝打敗了數萬中亞浩罕汗國騎兵和張格爾作風兇悍的叛匪。這已經是清朝可以拿得出手最強的戰力了。


烽火觀察


死磕到底的結局是兩個。

第一,英國無法得手,暫時放棄進入中國市場的嘗試。

第二,滿清的統治嚴重動搖,漢人武裝興起,很可能直接推翻滿清統治。

先說第一點,為什麼我認為死磕到底英國會戰敗。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英國人水土不服,而英國人還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英軍在和清軍的作戰中,戰損其實很少,但是駐紮中國期間,病死的人卻非常多。一次作戰損失不過區區數人,但是駐紮幾個月卻死了幾百上千人,雖未病死但因病暫時喪失戰鬥力的更加不計其數。

當然英國可以通過不斷派遣援兵來補充兵力。但是遠涉重洋,補充兵力,耗費巨大。住在中國土地上的死亡率實在太高了。

如果英國要對清朝長期作戰,那麼必須在中國駐留軍隊,而在中國駐留軍隊,就必須向當地中國人搜刮糧食。而這點必然會引起中國人的激烈反抗,這在英軍駐紮舟山寧波期間的反應非常明顯。根據英軍記載,最初在寧波時,中國人對英軍的到來並沒有多大反應。但是隨著英軍不斷要求中國人提供糧食,英軍駐紮在寧波變得越來越危險,後來以至於英軍已經不敢孤身離開軍營。

所以如果清朝堅決不投降不就範的話,英國其實是耗不起的。特別是在戰爭進程當中,英國人還發現中國人在不斷學習製造洋槍洋炮。同時還有英國以外的其他歐美國家,衝著大清帝國的高額懸賞,不斷將洋槍洋炮賣給清王朝。以至於英國人感嘆“我們將在不斷戰勝它們的過程中,教會他們如何作戰了”。所以在武器裝備訓練方面的差距會逐漸縮小,英國人的優勢會逐漸降低。總有一天,英國會耗不過大清帝國的。

有人說英軍如果攻佔了南京,截斷了清朝的南北漕運,會餓死北方人,迫使清朝崩潰。這個說法站不住腳,因為太平天國就曾盤踞南京十年,但是清王朝並沒有因此崩潰。

然後說第二點。

在鴉片戰爭中明顯看出來,普通漢族平民武裝對英國人造成的騷擾和傷害,要遠遠超出清朝正規軍。如果戰爭繼續拖下去,武裝起來的漢族平民將越來越多。而當時漢族人對滿清的統治其實是非常不滿的。英國人在作戰中就發現滿清八旗軍的抵抗非常堅決頑強,但是漢族軍隊卻顯得毫不積極。英軍攻克鎮江的時候,抵抗的八旗軍陣亡比例非常高,而漢族軍隊陣亡比例卻非常低。

但是當駐紮英軍傷害到了漢族平民的利益時,漢族平民會堅決奮起反抗。廣東的三元里,浙江寧波的黑水黨,都證明了這一點。而漢族平民的大量武裝動員起來,對滿清統治者來說是比英國侵略者更可怕的。

所以如果戰爭持續下去,武裝起來動員起來的漢族平民將越來越多。而早已腐爛不堪用的八旗本質早已暴露。這樣當戰爭結束的時候,滿清能夠維持統治的根基必然已經被深深動搖。已經武裝起來的漢族軍隊,滿清有足夠的仇恨和足夠的優勢,因此滿清被漢族武裝推翻,只是時間問題了。


唐律疏議


英國方面

英國在鴉片戰爭時候已經實行了君主立憲制,戰爭的開戰權掌握在英國議會的手中。英國議會當時贊成開戰比反對多了9票,那些投反對票的人也不是因為懷疑英國打不贏中國投反對票,大部分人是因為貿然對中國開戰在道德上站不住腳。所以英國對這場戰爭的勝利勢在必得,為了營造英國發動戰爭是正確的輿論引導。那些老奸巨滑的政客將保護毒品走私偷換概念成為清帝國對英國商人的壓迫,從保護毒品到捍衛利益,一個本來隱晦的理由說的冠冕堂。


中國方面

從鴉片戰爭的整個過程來看,英國方面基本上都是壓倒性的勝利。無論歷史教科書寥寥幾筆帶過那段歷史如何輕描淡寫,清政府當時所處的狀況的確十分窘迫。鴉片戰爭有好幾次大大小小的戰鬥,從第一聲炮響轟開中國大門之後,清軍就全面崩潰,英軍佔領並肅清。


後來基本上都是小規模的偷襲,但是小規模的偷襲也是羊入虎口。因為冷兵器和洋槍洋炮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戰爭裝備的差距根本就不是人的血肉能夠彌補上去。整個戰爭的過程都是清朝大臣上任,然後帶領軍隊偷襲,死傷慘重,認識到了對手的強大完全超乎想象。求和談判的聲音一直在朝堂之上吵吵嚷嚷。

當時清朝的國力以及軍事武器裝備,即便是沒場戰鬥都竭盡全力去打,取得勝利基本上也是機會渺茫的。而英國每一場戰爭都完成了目標,代價小時間少,繼續打下去只會讓清軍死傷更加慘重。沿海沿江沿運河兩岸的城市被摧毀之後,百姓沒有活路,只能在廢墟上爆發起義,形式怕是會陷入更加混亂的狀態。


四十五度軍報


插隊答一個。

作為發動戰爭的一方,在發動戰爭之前,都會先設定作戰目標,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目標來制訂作戰計劃,計算需要投入的兵力。同時,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大概設定一個範圍,如果自己的損失達到多大的時候,就需要放棄原定目標,如果一再降低的目標仍然不能實現,就需要考慮結束戰爭。

比如說,美國的對華政策從20世紀初設定之後,就一直大體上沒有變過,一直到1950年在朝鮮戰場上吃了虧,才意識到自己的投入是遠遠不足以實現自己的目標的。這個目標就是,基本上維持中國的主權獨立,不讓個別列強獨佔中國。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美國可以儘可能的給中國以幫助。但這個幫助以不直接出動美國軍隊進入中國為限度。

因為美國作為一個新崛起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需要的是中國的市場,而不是像傳統的帝國主義國家那樣直接掠奪,不需要直接佔領中國的土地。所以,美國希望中國維持秩序穩定,同時又能保持獨立,通過市場和貿易的方式來從中國市場獲利。但在一戰結束後,國際局勢已經發生劇變,美國的國際地位也已經變了,但卻沒有及時調整對華政策框架。

美國這種刻舟求劍的對華政策框架導致的結果就是,在面對日本在太平洋咄咄逼人的擴張的時候,美國始終沒有采取強硬的姿態來遏制日本,卻步步後退,從而導致日本直接發動侵華戰爭,意圖將美國徹底逐出中國。而在解放戰爭中,美國同樣堅持這個原則,拒絕蔣委員長再三要求的直接出動兵力和解放軍作戰的要求。

這是鄒讜先生在《美國在中國的失敗》裡的看法。而在朝鮮和中國交手過的美國高級將領李奇微在關於朝鮮戰爭的回憶錄中同樣認為,當美國在朝鮮介入朝鮮局勢的時候,美國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也沒有既定的戰爭目標,更沒有計算過為此需要投入的代價,所以是一場稀裡糊塗的戰爭。而在中朝軍隊的持續頑強抵抗之下,美國最終不得不承認現實,簽訂停戰協議,虎頭舌頭的結束了戰爭。

與這個情況大致相同的,還有越南戰爭。美國在介入越南局勢的時候,設定的目標是維持越南現狀,不被已經共產化了的北越所統一,而美國能夠接受的代價的上限同樣是不直接出動軍隊。但這個政策同樣遭到了失敗。美國不得不修正自己的政策,將不直接出動軍隊改為不直接出動地面部隊,但空軍可以轟炸。但在中越的頑強抵抗下,美國在付出慘重代價後,不得不承認對越政策已經破產,撤離了越南。

那麼英國在決定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設定的目標是什麼呢?

英國當時剛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產能擴張很快,需要一個富裕而且龐大的市場。所以,英國認為中國就是一個不錯的目標,希望中國能和英國簽訂一個貿易協定,通過貿易來從中國獲取經濟利益。這就是馬嘎爾尼使華的目標,但清政府拒絕了英國的這個要求。在英國商品無法通過合法渠道大量進入中國的情況下,只能在原先的貿易框架下和中國進行貿易,從而使英國長期處於逆差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最後形成了以向中國非法販運鴉片來進行貿易平衡的潛規則。

經過一段時間的傾銷以後,英國在印度和中亞一帶生產的鴉片在中國南方已經形成了比較大的市場,收益穩定,規模可觀。所以,從英國的角度來看,清政府突然開始在南方廣大地區禁止吸食鴉片,同時大規模查抄鴉片販運,就是打破了這個潛規則,破壞了原有的平衡局面。英國認為,這是清政府對英國不夠尊重,對英國的利益完全漠視的結果。

所以,英國認為,需要像清朝展示一下實力,給清朝一點顏色看看,教訓一下清政府,讓清朝把頭低下來,原意接受英國進行平等貿易的要求。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英國出動了海軍,並配備了少量步兵。但無論是在沿海進行炮擊,還是冒險登岸劫掠,英國的根本目標都不是迫使清政府徹底妥協,並把中國變成殖民地,而是要清政府同意開放貿易。

英國當時能夠抽調到中國沿海來作戰的兵力很有限,而且登岸的步兵只能是少量的,沒有能力大規模入侵中國本土。這就意味著,英國的作戰方式本身就是流動性的,遊擊性的,哪裡能佔便宜就在哪裡打一下,哪裡能製造出對清廷震動更大的效果,就在哪裡打一下,而不會集中在某個特定地區進行突破。

英國的這種戰爭目標和作戰方式對清政府則意味著,既然清政府並沒有能力將來犯英軍完全徹底殲滅,那麼,只要清軍能夠嚴密設防,反其道而行之,誘使英軍登陸,並不計代價的給予英軍重大損失,就完全有可能迫使英軍知難而退。反正英國也沒有能力出動地面部隊,大舉入侵中國本土,只能在沿海地區進行襲擾性的戰鬥,中國就是寧可軍事上吃虧,也不低頭妥協,英國也沒什麼辦法。

其實,明朝對蒙古各部採取的就是這個政策。初期頻繁出兵,迫使蒙古分裂為分散的小部落,無力聯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強大國家,來合力進犯中原。之後,明朝則始終堅持嚴防死守,寧可修長城,在長城沿線部署大量兵力,耗費大量錢糧,也不願意和蒙古各部進行他們所希望的互市貿易。所以,一直到清朝興起之前,除了瓦剌曾形成短期的統一聯盟之外,蒙古始終保持著分裂狀態,才為清朝興起提供了外部機遇。

這就是說,如果清政府和題主說的一樣,不計代價,不急損失,就是不低頭,不妥協,就是要死磕到底,英軍除了自己撤退,其實也沒什麼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