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小孩,究竟該不該養動物呢?

臭小子三歲生日那天,老母親我絞盡腦汁想送一個特別禮物,可是不知道送啥,後來讓臭小子爸爸買了兩隻兔子回來,當時想著送小兔子理由有很多:

1.臭小子在城市生活,缺少煙火氣息,家裡養些蟲鳥魚草動物之類的,可以讓臭小子更好更直觀的瞭解人與自然,學會與動物

2.教臭小子學會照顧小兔子,培養臭小子責任感和愛心、讓孩子不寂寞讓他學會善待小動物。

3.小兔子很可愛,且是所有動物腫最乾淨的一種,具有很強的自我清潔功能。

可誰曾想,生日當天兔子剛買回家,臭小子就和小兔子幹架了,沒錯,一個三歲的寶寶和一個三十天不到的兔子幹架了,最後以臭小子嚎啕大哭結束戰鬥,老母親看到這一幕可真的是驚掉了下巴,說好的要和小兔子交朋友的呢?

然而這都不是重點,兔子真的是特別能吃特別能拉,一天一整袋萵筍葉都不夠吃,尤其是臭小子還特別喜歡給揪著小兔子耳朵往小兔子嘴巴硬喂胡蘿蔔、菜葉,在給小兔子餵食這上面,臭小子比我精心很多,甚至小兔子尿了,臭小子也會趕來知會我,老母親看到這一幕總是會忍俊不禁,說好的要培養臭小子責任心和愛心呢?

因為害怕臭小子碰到兔子的排洩物,老母親是每天下班回來、睡覺之前、早晨醒來就要給兔子清理小窩,然後陽臺地面各種消毒,按理說我這種潔癖真的是不適合養動物,但是為了臭小子有個伴,強忍著尿騷味屎臭味.......養了兔子之後,老母親是嫌棄一地。慶幸的是大部分時候如果臭小子爸爸回來了,就會主動清理,但是每次打掃時候也免不了一陣嫌棄,然後就是各種嘀咕,說好的愛乾淨呢?

家裡有小孩,究竟該不該養動物呢?

家裡有小孩,究竟該不該養動物呢?

小兔子來我家差不多兩個星期了,比最開始來時候足足胖了三倍,起初買的兔籠子感覺都快裝不下兔子了!驚訝於兔子的生長速度之餘,我也在糾結接下來這個兔子要咋辦,放生迴歸自然還是送人呢?

爸爸說:因為兔子長期在家裡圈養,現在一旦放出去了,必死無疑!這樣一說,就不太趕放生,因為放生就是間接致死!可是送人的話,實情告能吃能拉之後,基本都沒有願意接收的!雙子座的糾結模式又要開啟了!

家裡有小孩,究竟該不該養動物呢?

家裡有小孩,究竟該不該養動物呢?

在許多家庭中,當孩子向父母提出養小動物的請求時,有的父母一怕孩子總和動物玩,影響了學習;二怕動物不乾淨,影響了衛生;三是認為養小動物是“不務正業”,因而不允許孩子養小動物。當然,以上這些考慮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家裡有小孩時候,大部分時候我們考慮的是安全,安全第一。

但是,一部分家長會覺得,現在許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住在高樓裡彼此很少來往,致使孩子在家時很少有同伴可以玩耍,互訴心聲,而小動物正好可以充當這一角色,為孩子驅走寂寞與煩惱,帶來更多的快樂!給孩子養個小動物,在成人的監督指導下,讓孩子親手照顧它、陪伴它,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其次餵養動物需要懂得很多生活常識,這樣有助於擴大孩子們的眼界,比起紙上談兵,實踐操作更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交際能力、表達能力、團體精神和平等意識。大多數孩子對小動物,如小狗、小貓、小雞、小鴨等都特別喜歡,這是因為小動物的特點是“好動”,和孩子們“好動”的特點一拍即合,孩子常把小動物看作是自己的朋友,還能和它們“聊天”,和他們“逗著玩”。

家裡有小孩,究竟該不該養動物呢?

德國烏爾姆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與生活在城市、很少接觸動物的人相比,生活在農村、經常與動物接觸的人的免疫能力和承壓能力會更強。所以國際上很多研究人員建議,城市居民要給自己買一個"毛皮寵物",讓孩子花時間在大自然中,因為孩子多半是天真的玩耍心理,讓孩子從小接觸些自然界的小動物會壯大孩子的膽子。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可以答應孩子養一種或幾種小動物,地方大可以養小貓、小狗、小兔、小雞、小鴨等;地方小可以養幾條金魚、幾隻小鳥、一隻小烏龜等。當然養動物真的是需要耗費一些經歷,主要是飼養方面需要多費心,動物的衛生方面勤打掃,減少細菌的傳染源,而家裡如果飼養了小動物,一定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比如保護動物,與小動物玩耍之後一定要勤洗手,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所以,養一隻寵物,讓孩子花時間在大自然中,未必不是個好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