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三年!鬥魚要赴美上市,融資5億美元,除了盈利難,還面臨這些問題…

連虧三年!鬥魚要赴美上市,融資5億美元,除了盈利難,還面臨這些問題…

《財經》新媒體 財小明/文

又一家直播平臺要上市了。4月22日晚,鬥魚直播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書。據悉,鬥魚直播擬在紐交所掛牌,代碼為DOYU,預計融資規模為5億美元。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美銀美林為本次IPO的承銷商。

招股書顯示,鬥魚直播近幾年營收大幅增長,2018年同比大增94%。不過,其虧損額也在不斷上漲。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在接受《財經》新媒體採訪時分析,直播平臺持續燒錢,營收大增卻不賺錢的原因有三個:直播平臺處於跑馬圈地的階段,通過花錢買用戶買流量,快速佔領市場份額。二是購買服務器貸款也要花大量的資金。三是通過高額補貼來培育和留住優質主播。

在國內直播平臺面臨監管收緊、同質化競爭、收入模式單一和盈利困難諸多困境,鬥魚選擇上市能否助其解決這些發展的瓶頸?

去年營收大漲近一倍,但還是虧損了8.7億

資料顯示,鬥魚直播前身是生放送直播,2014年更名為鬥魚直播。創始人為陳少傑和張文明。目前陳少傑擁有鬥魚14.3%的股權,張文明持股3%,騰訊旗下Nectarine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40.1%,為鬥魚第一大股東。

招股書顯示,鬥魚是中國較大的以遊戲為核心的直播平臺,也是電競直播領域的開拓先鋒。2018年第四季度,鬥魚的平均月活躍用戶量(MAU)、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和行業排名前100的遊戲直播主播簽約數量均保持領先,長期佔據行業主導地位。

財務數據上,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鬥魚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7億、18.86億和36.54億元,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淨虧損分別為7.83億、6.13億和8.76億元,三年合計虧損約27億元。經調整後(non-GAAP)淨虧損分別為7.56億元、5.94億元和8.19億元,連續三年處於虧損狀態。

成本則來自於銷售和市場費用、研發支出、一般行政費用等,其中銷售和市場費用佔運營支出的比例達到50%以上。

營收來源單一,多元化仍乏力

鬥魚和其他的直播平臺一樣,面臨著營收來源單一的問題。

鬥魚大部分的收入來自於直播業務。在去年36億多的營收中,來自直播業務的收入達31.472億元,比2017年的15.218億元同比增長了106.8%。

2016、2017和2018年直播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77.7%、80.7%和86.1%。剩下的營收主要是廣告業務所貢獻。而此前上市的虎牙直播,直播收入佔比更是超過95%。

面對營收單一的問題,鬥魚也做了不少多元化的努力。鬥魚直播平臺除了遊戲直播以外,還逐步涉獵了科技、戶外、美食、綜藝、語音、公益、電商等多個領域。

此外,鬥魚還推出了付費會員制,付費用戶快速增長。招股書顯示,2016、2017和2018年,鬥魚季度平均付費用戶分別為90萬、240萬和380萬;2019年第一季度達600萬,同比增長66.7%。平均每付費用戶收入(ARPPU)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別為164元、156元和208元。頭部主播產出的高品質內容促進了用戶增速、黏性及付費意願的提升,從而帶動了直播、廣告及遊戲分發業務的增長。

然而付費制也頗受質疑。有網友稱,“鬥魚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就屬於壟斷直播行業範疇!”之前直播平臺盈利主要靠觀眾打賞和廣告,而現在想在鬥魚觀看Dota2聯賽,必須花6塊錢“辦卡”才行,不然無法觀看。

連虧三年!鬥魚要赴美上市,融資5億美元,除了盈利難,還面臨這些問題…

“多元化也只是一些艱難的嘗試而已。”劉興亮對《財經》新媒體分析,目前國內直播平臺的多元化經營做得並不好,所以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不過他認為,會員制和付費看直播是天經地義的事。只要是優質、有號召力的主播,收費觀看沒有問題。矛盾在於平臺如何在收費和用戶流失上把握好度。

直播平臺能否實現盈利?

據統計,鬥魚在上市之前已累計完成6輪融資,總融資額11億美元,約合73億元人民幣。

在鬥魚此前的6輪融資中,騰訊共參與4輪融資,戰略輪由騰訊獨家投資,B輪、C輪由騰訊領投。

鬥魚稱,本次IPO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提供更多優質電競內容,繼續增強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提升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並加大營銷力度,以提升品牌影響力、擴大用戶基數。

招股書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鬥魚月活躍用戶量(MAU)達1.592億,同比大幅增長25.7%。其中,來自PC端的月活躍用戶達1.101億,同比增長21%;來自移動端的月活躍用戶達4910萬,同比增長37.5%,增速顯著快於PC端。

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鬥魚最迫切的願望就是能儘快上市來解決眼前的財務危機。

不過劉興亮對《財經》新媒體提出了不同的觀點。“現在還不是盈利的時候。直播行業還處在格局未定的狀態,各大平臺還在大量投入追求用戶和流量高增長的階段。”

“為什麼鬥魚持續虧損仍然能在美國上市?因為他們不看盈利能力,而是看你未來的前景。老一代的互聯網企業在美國上市時,都是虧損的。”劉興亮說,儘管目前沒有盈利,但看好直播行業的發展前景,因為用戶有需求,也一定會產生一些集中的大平臺。

多重潛在風險

其實,鬥魚醞釀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上市之路也頗為坎坷。

2016年就有鬥魚要上市的傳聞。到2018年5月錯失“直播行業第一股”。上市地點也從傳說的港交所到了紐交所。

然而,去年的下架事件和裁員風波等,讓鬥魚上市之路更加曲折。去年鬥魚App被下架,有分析稱是因為播出人人貸廣告,觸及監管紅線。

而鬥魚平臺上的主播因為涉及敏感內容、低俗不雅直播,也給平臺帶來了不少麻煩。去年1月,盧本偉在粉絲見面會上教唆粉絲辱罵質疑他開外掛的人,隨後被處罰;7月,鬥魚主播陳一發兒在早年的直播中公然把南京大屠殺、東三省淪陷等作為調侃笑料,其直播間被無限關閉;10月,鬥魚主播B總001的“精日言論”流出,引發官方媒體對鬥魚點名批評。

儘管鬥魚要上市,但仍然面臨監管政策收緊、平臺競爭導致主播流失等問題。

劉興亮分析,鬥魚上市後肯定要規規矩矩地做生意。以前那些歪門邪道和打擦邊球的做法肯定不行了。這也意味著,未來要花更大的成本在內容監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