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明知是坑還得跳的陽謀?

有花向太陽


”西安事變“可以稱得上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給蔣介石集團挖的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大坑,但絕對是陽謀。當時,毛澤東帶著只有三萬來人的紅軍將士,飢寒交迫的入駐到了延安,西北黃土高原本來就是一個人煙稀少的不毛之地,紅軍的生存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再加之蔣介石新一輪幾十萬人馬的圍剿政策,紅軍的生存真可謂是命懸一線…。危機關頭“西安事變”爆發了,毛澤東充分的抓住了這個一線生機,苦口婆心的說服了自己的同僚,派出周恩來去說服蔣介石抗日,並許諾共產黨人願意接受蔣委員長的抗日領導,把長江以後的紅軍改為受蔣委員長領導的八路軍,把長江以南的紅軍改為“新四軍”,蔣介石在驚魂未定的狀態下欣喜的接受了毛澤東的陽謀主張,對外宣佈抗戰開始了。並且命令國民政府給毛澤東的八路軍新四軍補充相當的軍需用品。正是這一陽謀,共產黨的軍隊得以生存得以強大!才有了抗日戰爭勝利時共產黨的軍隊由原來的幾萬人發展壯大成二百萬人的強大力量,才有了後面的和蔣介石號稱八百萬軍隊對抗的解放戰爭。如果不是毛澤東的睿智,強迫性的讓紅軍將士忍辱負重,咬牙含淚換”青天白日”軍裝,就不會有後來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天翻地覆。


全明樂


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陽謀,應該是毛主席在解放戰爭中的一系列策略。

毛主席的一系列政策,其實在重慶談判後不久就寫成了一首詩:

有田有地皆吾主,無法無天是爾民。重慶有官皆墨吏,延安無屎不黃金。

炸橋挖路為團結,奪地爭城是鬥爭。遍地哀鴻遍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

這幾句時,把解放戰爭前夕的形勢分析的十分透徹。

第一句“有田有地皆吾主,無法無天是爾民”應該這樣理解:

共產黨給老百姓分田分地,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是國家的主人;而國民黨總是認為老百姓都是刁民,無法無天。

第二句“重慶有官皆墨吏,延安無屎不黃金。”應該這樣理解:

重慶最大的問題是,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成了貪官汙吏;而延安的大糞,也被當做資源利用起來。

第三四句“炸橋挖路為團結,奪地爭城是鬥爭。遍地哀鴻遍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應該這樣理解:

共產黨的炸橋挖路,奪地爭城以及造成遍地哀鴻的行為,不過是為了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民主團結的新中國。

解放戰爭中諸多政策中,最有殺傷力的,當屬“耕者有其田”。


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不發達農業國,要想振興農村,發展農業,就必須解放農民。毛主席在廣大解放區發佈了《五四指示》《土地法大綱》,把土地分配給農民。為了保衛勝利果實,得到土地的農民踴躍參軍參戰,支援前線,鞏固解放區,積極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運動,讓解放軍的軍事鬥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動力。1946 年的8 月、9 月、10 月三個月,全解放區就有30 萬名翻身農民參加了人民解放軍。淮海戰役期間,解放區發動了500萬民工支援前線。整個解放戰爭中,一個山東省就有58萬人參軍入伍。

在前線的戰場上,解放軍常常採取攻心戰,向對面的國軍喊話“二狗子,我是三胖子,你們家分了十畝地,趕快帶著國軍兄弟們過來吧!”然後國軍成建制的投誠、起義。所謂的“國軍不願意打內戰”,不是國軍軍官愛國意識有多強,而是國軍士兵得到土地,得到家中書信,無心內戰,想回家種地。

毛主席一開始就亮出了“土地改革”的底牌,蔣介石只能坐視丟失大陸

土地革命幾乎瓦解了國統區的全部軍心和民心,蔣介石也準備搞土改時,遭到了國民黨的“還鄉團”的堅決反對,只好作罷。蔣介石坐視丟失整個大陸的3年解放戰爭中,別說分田分地,連二五減租都做不到。

敗退臺灣後,蔣終於能進行土改,實施了“三七五減租”,最後才穩住了陣腳。


歷史知事


陽謀是相對於陰謀而言的,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明明是個坑,誰都知道,誰都看的見,但還必須要跳進去。這就是非常讓人頭疼的一個問題。

那麼,歷史上,到底有那些著名的陽謀呢,我在這裡舉出幾個比較有名的例子。按照常規,排名依然按照時間順序。

第一,馮亭的獻上黨之謀

這個真的是一個赤裸裸的陽謀,在三家分晉的時候,韓國勢力最弱,所以,分到的領土並不多。

但他有一塊飛地,也就是上黨,這塊地方被韓國控制,就等於說在魏國和趙國之間,插上了一根釘子,這跟釘子,保證了韓國雖然領土不多,但擁有了很好的一個戰略要地,所以,對於這個結果,韓國還是非常滿意的。

但隨著戰國爭雄的展開,尤其是秦國大出於天下,韓國和魏國都被強悍的秦軍打成了廢柴,秦軍利用魏國韓國的領土,當成進攻趙國的跳板,而韓魏幾乎要被滅國,根本沒有反對的資本。

迫於秦國的壓力,韓國決定,割讓上黨天險,並且送給秦國,讓自己的國家苟延殘喘,同時坑一下隊友。

但意外情況還是發生了,韓國的上黨守將馮亭,是一個堅定的反抗派,他知道秦國的陰謀,也知道,以自己的實力,不可能保住上黨。

因此,他沒有選擇投降秦國,也沒有選擇為韓國堅守每一寸土地,而是把上黨,獻給了趙國。

這一招讓韓國、秦國,甚至是趙國都意想不到。誰都知道,馮亭為什麼要這麼做,韓國不敢說,秦國只能氣的罵娘。

而趙國最是尷尬,得了上黨之地,就意味著和秦國要硬碰硬的幹上一仗,但要是不接受,趙國就無險可守,於是,明知道這是一個禍水,也要把這禍水引到自己的國家,明知是個坑,還必須要跳進去。

於是,在馮亭獻出上黨之後,秦趙那層窗戶紙被徹底捅破。於是,兩國開始大打出手,而爭奪的焦點,就是上黨之地。

第二,趙充國平定羌亂

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陽謀之戰。對於羌部落,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瞭解,但在歷史上,這個部落對漢王朝造成的破壞力,不在匈奴之下。

盤鋸在河西以及青海一帶的羌部落,半農半牧,民風彪悍無比,西漢王朝在佔領河西走廊後,羌部落一度臣服漢朝。

但在漢朝中期屢次謀反、攻城略地,一度控制了河西走廊。漢朝屢次派兵圍剿,消耗了大量國力。

而到了東漢,因為漢王朝勢力退出西域,對河西之地管理也逐漸削弱,河西羌亂困擾東漢百年之久,甚至羌軍打到了離洛陽不到二百里的地方。

可見,羌部落的強悍。

面對著這個打不死的小強部落,漢朝相當頭疼。於是,想起了已經七十八歲高齡的老將趙充國。趙充國分析了敵我形勢,並不打算大舉進攻,反而步步為營,開始實行屯田戰略。

這是一條很笨,卻很有效的陽謀,漢朝將士不斷地建造工事、開墾土地、發展經濟、積蓄糧草,然後不斷的騷擾、進攻、攻擊頑固敵人。

眼看著羌軍的勢力範圍被漢王朝一點一點的蠶食,羌部落慢慢的退出河西,失去大量土地,被逼上河源一帶。

但趙充國似乎並沒有停手的意思,繼續有條不紊的屯田,一直把田屯到了青海一帶。這種謀略,徹底把羌部落征服了。

強悍的羌部落,只得再次投降,成了漢王朝的附庸。趙充國的這種法子,也成了後世效仿的榜樣。

第三、鐵鉉的心理戰術

這場陽謀,實際上是一場相當高明的倫理戰和心理戰。

靖難之役開始後,燕王朱棣的軍隊,憑藉著強悍的戰鬥力,連續擊潰建文帝的軍隊,渡過黃河直搗濟南,但在這個地方,遇到了一個小強式的對手,名字叫做鐵鉉。

鐵鉉非常聰明,極善於用兵,更善於防禦,在他精心佈置下,濟南城如同鐵桶一般,任憑朱棣如何進攻,都沒有打下來。

束手無策的朱棣,想到了招降,於是他安排人用箭射進城裡一封招降信。鐵鉉平靜的讀完信,然後平靜的回了一封信,讓朱棣學周公輔政,不要瞎鬧騰。

朱棣碰了一個軟釘子,於是撕破臉開始攻城,甚至使用了大炮。眼看著濟南城將要陷落,鐵鉉想到了一條,讓朱棣做夢也沒想到的主意:他把朱元璋的牌位,立在了城頭。

朱棣徹底懵了,他明知道這是一個計謀,明知道只要再進攻一下,濟南城就能破了。但偏偏鐵鉉看透了他的心思,把他老爹的牌位亮了出來。

自己本來就是打著靖難的旗號南下,難不成要把自己老爹的牌位轟碎?眼看著鐵鉉把朱元璋牌位立在城頭,然後有條不紊的修復工事,準備再戰,朱棣頓時覺得,自己眼前是個坑,而且還不得不跳進去。

在靖難之役發生的四年間,濟南始終沒有被攻破,反而逼得朱棣繞道南下,險些被抄了後路,而鐵鉉的下場也極為悽慘。

可見,鐵鉉在朱棣心理,留下了多大的陰影面積。

第四、曾國藩的安慶之戰

曾國藩是清朝的中興名臣,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這個人打仗,說的好聽點,叫做拙戰,說的難聽點,就是烏龜戰術。

他打仗很現實,沒有任何奇謀,就是憑藉絕對的優勢和強大的後勤補給,採取圍困戰術,一條一條的挖坑道,一座一座的駐土城,一個月不行,圍困兩個月,兩個月不行,圍困三個月。

這種打法,所有人都知道,也都能看見,但就是沒辦法,打打不過,跑跑不了,只能眼睜睜被困死。這種打法,簡直噁心死人還不償命。

安慶之戰可以說是這種戰法的集中體現,太平天國的名將李秀成和陳玉成,都是天平天國中的天才將領,指揮了無數次勝仗。

但面對曾國藩這種打法,任憑多少奇謀巧計,也無濟於事。

安慶城被層層圍困,兩萬多守軍,糧食吃完了,殺馬充飢,馬殺完了,吃老鼠,最後連樹皮都剝了下來,誰都知道,曾國藩想要幹什麼,但就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直到最後,將士們全都連站起來的力氣也沒有了,於是,安慶之戰結束,兩萬守軍全軍覆沒。

這真是一場陽謀,甚至曾國藩除了圍困,什麼也沒有做,但就是這種陽謀,讓陳玉成、李秀成這樣的天才將領束手無策。雖然笨,卻也相當厲害。

歷史上,陽謀還有很多,這些明知道是坑,卻不得不跳的謀略,現在看來,甚至比陰謀更加厲害,也更加無法破解。


小小嬴政


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美國給歐洲國家設的陽謀——“山姆”的陽謀。

近期以來烏克蘭一直都是熱點所在,而美國作為世界老大也是一直都在插手盡情表演他世界警察的角色。

烏克蘭內亂的爆發,內因主要是貧富差距、高層腐敗和民族矛盾的積累,而外因則是西方政治勢力的煽動乃至直接插手。現在回憶一下,會發現烏克蘭反對派怎麼看都不像是為了奪權然後按他們的理念去治國,他們似乎純粹就是奔著把內亂搞大去的——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是烏克蘭政府決定不尋求加入歐盟,這主要是因為歐元區如今正處於歐債危機中自顧不暇,因此也就很難讓烏克蘭拿到什麼實際的好處。即便是烏克蘭人願意,已經被“歐豬四國”拖得筋疲力盡的法國和德國,此時也不敢再收進來這麼一個等著要錢要糧的主。

在危機爆發的最初幾周裡,亞努科維奇政府最終選擇了退讓妥協,但反對派並沒有選擇這個性價比最高的階段結束亂局,而是擺出來一副“把革命進行到底”的架勢;在取得政權之後,並沒有著手國家的治理,而是反覆在刺激東部的俄羅斯族國民和俄羅斯——為納粹翻案、對防暴警察“秋後算賬”、要廢除俄語的官方語言地位,宣稱要把擁有俄烏雙重國籍的人扔進監獄,宣稱要加入北約(歐盟僅僅是經濟和政治層面的問題,而加入北約則是軍事層面的問題,意味著歐美軍隊可以直接駐紮烏克蘭)。

而從西歐的角度看,無論是德國還是法國,從心底的確一直在覬覦東方的資源和亞歐直接的戰略通道,歷史上法國和德國都曾入侵過俄羅斯(蘇聯),英、法則曾聯手對俄羅斯發動過克里米亞戰爭,所以理論上說把烏克蘭及克里米亞從俄羅斯的陰影中剝離出來是他們所樂於見到的。但是從時間上說,現在是最不恰當的時候。歐債危機到目前為止尚未真正平息,歐元區不要說繼續擴張,如今還面臨著縮水的可能。反觀俄羅斯,如今早已不是20世紀90年代時的頹勢,普京治下的俄國現在看起碼是處於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這個時候出現亂局,西歐各國根本無力應對。相反,西歐和俄羅斯交惡會給前者在能源、出口、市場信心等方面造成嚴重的困難。

在這種情形之下,現在的俄羅斯最終是划算的,因為他們收回了戰略要衝。而對於美國人而言,其實也是賺到了,雖然奧巴馬的確丟了面子,但是美元卻獲得了實際的好處——如上面所說,西歐在烏克蘭亂局中將受到一系列衝擊,無論結果如何,這一棍子西歐都是跑不了的,而在危機之後,烏克蘭勢必要向法、德兩國索取經濟援助,從這個角度說或許東烏克蘭獨立對西歐要更有利一些,起碼那樣他們可以少養活一半人口。對於已經處於臨界狀態的歐元來說,這無異於捱了又一記重拳,歐元的信譽將因此大大降低,如此就為美元騰出了空間。 對此,無論是奧朗德還是默克爾都未必不清楚,但他們對此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法、德的政治生態目前都是“有合無統”,隨便一個政客,為了所謂的選民支持,就可以站出來為烏克蘭的亂局推波助瀾,向俄羅斯放狠話,而一旦形成民意,他們的中央政府便也只能默認這些舉動是國家行為,最終便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幾個回合下來,俄羅斯贏得了大勢,美國損了面子但在美元上贏得了實惠,而法、德在這一輪則是輸得徹徹底底、乾乾淨淨。


縱使廟宇坍塌


毛主席有句著名的話,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這就是明晃晃的陽謀。

毛主席這一偉大的理論又從側面證明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性。



作為當時條件艱苦,人數較少,武器低劣的工農紅軍,以及後來的八路軍新四軍,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如果集中力量,死守幾座城?

那麼結局會好嗎?

你想想國民黨軍隊擁有什麼樣的裝備,有著名的德械師,美國運來的戰鬥機,日本戰敗後,上繳了全部的日式武器,後來美國加大力度,給國軍配備的是清一色的美式裝備。

國軍在武器上佔有極大的優勢,如果你硬打硬拼,受傷失敗的絕對會是自己。



所以毛主席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

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嘛

這一句話很關鍵,陽謀也在此。

你派重兵來圍殲我,我走,行不行,不跟你硬碰,這一畝三分地留給你,你好好看著,看好了。

對,你分兵守城,防止我奪取,做的對。

餘下的主力軍,跟在我屁股後面窮追猛打,我接著跑,跑的還特別快,把城鎮丟給你,你很高興,又得一城。

跑著跑著,發現情況有點不對勁了,原先的主力軍團,在每個城鎮分兵駐守以後,自己手上的力量不夠用了。

因為要達到殲滅的目的,你還必須在戰鬥中分兵,不然如何做到圍而殲之呢?

你最起碼得從四面八方來圍吧。

好了,你一個大拳頭,張開了五指來抓我,正合我意,我拳頭雖然瘦弱可伶,但是砸斷你一根手指應該沒有問題吧!

毛主席又一句話出來了。

傷你五指,不如斷你一指

一拳砸出,一指立斷。

然後我在接著砸。

你要整合力量,收攏部隊,變成一拳?

遲了。

你要合攏,我能讓你合攏?

我出一隊,佔據有利地形,偏偏不讓你合攏。

你發出求救信號?

可以。

我圍住你,偏偏不打你,我就偏偏打救你的人。

是不是很生氣?又從各地調兵集成一個拳頭。

夠大。

咱們接著跑吧。

注意,別跑散了。

誰跑快了,我打誰,誰落後了,我打誰,誰跑累了,我打誰,誰要害怕跑了,我追著屁股打你。

你看,又一經典陽謀出來了。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所以說,玩陰謀的在家憋出內傷,玩陽謀的根本不怕你。



放眼世界,玩陽謀的,誰是我大中華對手。

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是其中頂級高手。

所以說學習毛主席的智慧,我們受用一生。


舊史風


文史頻道第58期之重慶談判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

岡村寧次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標誌著抗戰以中國勝利告終。

日本投降以後,中國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中國人民渴望和平建國,遠離戰爭的願望非常迫切。

早在日本投降以前,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去重慶,目的就是拖延時間,調集軍隊佔領大中城市。

蔣介石給毛澤東的第三封電報

延安

毛澤東先生勳鑑: 未養電誦悉,承派周恩來先生來渝洽商,至為欣慰。

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恩來先生惠然偕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

茲已準備飛機迎迓,特再馳電速駕!

蔣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毛澤東給蔣介石的第三封覆電

特急,重慶

蔣介石先生勳鑑: 梗電誦悉,甚感盛意。

鄙人亟願與先生會見,共商和平建國之大計,俟飛機到,恩來同志立即赴渝進謁,弟亦準備隨即赴渝。

晤教有期,特此奉復。

毛澤東敬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但蔣介石卻始終不承認解放區的合法地位,他一面營造和平的氛圍,一面調集軍隊進攻解放區,中國大地再次被戰爭的陰雲籠罩。


為了表達和平的誠意,毛澤東接受了蔣介石的邀請。

在毛澤東看來,蔣介石邀請他商議和平建國是假,把不願談判,挑起內戰的責任推給共產黨是真。

他心裡清楚這次去重慶非常危險,但為了國家免於戰火,他不顧個人安危,和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

蔣介石沒有料到毛澤東會親自到重慶,在蔣介石心裡,毛澤東會派周恩來參加談判。

毛澤東要去重慶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多民主人士聽說毛澤東親自到重慶,非常欽佩他的勇氣和誠意。

舉國上下都知道毛澤東去重慶,這對於蔣介石來說非常被動。

在蔣介石看來,即使毛澤東去了重慶,自己始終都處於主動地位。

但毛澤東邀請了美國大使一起,頓時全國都知道了這次談判。

毛澤東以陽謀來應對蔣介石的陰謀,達到了初步的效果。

重慶談判開始以後,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最終共產黨代表團做出了讓步,雙方才達成《雙十協定》。

中國有希望通過和平談判,成立聯合政府。



但僅僅過了一年,蔣介石就撕毀了和平協議,主動挑起內戰。

當初的中國人民和平建國構想,再次化為泡影。

—End—



文史頻道


看到這個題,我腦海裡一下子想到了小崗村那十八個簽訂生死狀的農民。

安徽省鳳陽縣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老家,但這裡卻很窮,經過建國初曲折的建設之路,鳳陽縣的貧困現狀沒有得到多大的改變。在“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下,農民社會生產力得不到解放,農民生產積極性很低,糧食危機嚴重。到了1978年冬季,鳳陽縣小崗村的村民生活日益艱難,鳳陽縣小崗村十八位農民私自決定實行分田到戶,用當時人的話說,這可是要砍頭的罪行。但十八個人敢為天下先,冒著被批鬥的風險硬是決定闖一闖,為了承擔風險,他們決定聯合起來寫下了一份大包乾的契約,他們簽字畫押,按下了自己的手印——有事一起扛。

這就是明知是一個坑,搞不好要被抓進去甚至開公判大會批鬥,他們也是堅決要跳進去,沒想到他們開出了一片新天地,實行大包乾的第一年就實現了大豐收,不僅糧食自給自足了,還有了餘糧。在黨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我國基本的農業經營制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這樣誕生了。

讓我們記住這敢為天下先的十八位英雄:

關延珠、嚴立富、嚴立華、嚴立坤、嚴金昌、嚴家芝、嚴學昌、嚴立學、嚴俊昌、嚴美昌、嚴宏昌、嚴付昌、嚴家其、嚴國品、關友生、關友章、關友江、韓國雲。

我是文史工作坊,謝謝關注,歡迎交流文史知識。


文史工作坊


陽謀就是你明明知道自己中了計,如果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裡鑽的計謀。

陰謀就是設陷阱,再高明的陷阱也有破綻。而陽謀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面前,它沒有隱私,沒有秘密。

它幾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沒有破綻。實施者只要把握住方向就行了。

可以說它是借勢而動,推動一切必然的發展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像洪水決堤,誰都知道會死人,可是擋在它前面的還是非死不可,走都走不了。

陽謀比陰謀厲害得多,你知道你中計了,你沒有辦法,明知是刀山也要鑽,是坑也要跳。

美國人就是此中高手。他們利用一個陽謀拖垮了強大的蘇聯。

“星球大戰”計劃是美國在80年代提出的一個戰略計劃,該計劃源自美國總統里根在冷戰後期的一次著名演說。


其核心內容是以各種手段攻擊敵方的外太空的洲際戰略導彈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敵對國家對美國及其盟國發動的核打擊。

其技術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或常規打擊武器,在敵方戰略導彈來襲的各個階段進行多層次的攔截。

美國的許多盟國,包括英國、意大利、西德、以色列、日本等,也不同程度地參與了這項計劃。

按照計劃,從1984年財政年度到1989年財政年度將用 250億美元來研究先進的反彈道導彈系統的關鍵技術和驗證可能的方案,以便到90年代初決定是否和如何發展這種系統。

這個計劃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多層次、多手段的反彈道導彈的綜合防禦系統。這個系統針對彈道式導彈彈道的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分四層攔截。

主要的武器是天基定向能武器(如氟化氫化學激光器、核能、X射線激光器、中性粒子束武器)和動能武器(非核攔截彈和超高速電磁炮等)。

這種反彈道導彈的綜合防禦系統是繼阿波羅登月工程後又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 該計劃”由“洲際彈道導彈防禦計劃”和“反衛星計劃”兩部分組成。


預算高達每年1萬億美元。當時的蘇聯年生產總值不過6000萬美元,看到這個計劃的蘇聯人陷入了迷茫,要不要敢美國搞這種軍備競賽呢?

搞的話經濟就完了,讓美國一家獨大呢,又天天提心吊膽。 “星球大戰計劃”的出籠主要目的就是針對蘇聯的。

當時美蘇戰略核力量在數量上大致相等,但在導彈命中的精確度和多彈頭技術方面,美國處於領先。

從七十年代開始,蘇聯先後發展了5種威力巨大的洲際導彈,實力逐漸和美國接近,使美國也處在受威脅的地位。

因此,美國感到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反導彈系統,來保證其戰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可靠的威懾能力,維持其核優勢。

同時,美國也是想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通過曠日持久的耗資巨大的太空武器競爭,把蘇聯的經濟拖垮。


隨著美國中央情報局冷戰密件的曝光,"星球大戰"計劃被證實是一場徹底的騙局。"星球大戰"計劃只是為了拖垮蘇聯的一個陽謀而已。

但五角大樓聲稱,它沒有實施,是因為存在技術缺陷。 其實這些都是藉口。這個計劃就是美國故弄玄虛,讓蘇聯人上當的一個陽謀。

從今天來看,這個目的達到了,窮兵贖武的蘇聯為了跟上美國的步伐,不惜耗盡舉國之力來搞軍備競賽,讓國家的經濟陷入泥潭,幾年之後解體,世界上再沒有蘇聯這一號國家,美國成為了世界的霸主。

紮好吊頸繩子,自己還得乖乖的把頭往上湊,沒得辦法的事,這就是陽謀!


剛日讀史


要說陽謀,應該是有個美國羅斯福的逼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禁令!

二次大戰進入中段,美國此時參戰是可以得到最大利益之時,羅斯福和支持者們看到了,可是剛經歷過經濟危機的民眾看不到,他們只想消停過日子。

這種時候下的禁令,就是極好的陽謀,再重複一千遍,日本也得跳進坑裡。

日本為了滿足發展要求而進行的戰爭是停不下來的,它終究是要和美國碰,但是對日本人來說,最好是等它消化前期戰果之後,再和美國碰,就象吞了東北,消化了6年。而精明的羅斯福根本不給這個機會,在日本已不可能回頭之際,來上這一刀,將日本逼入死地。而美國施展這個陽謀,沒人能挑出理來,非常合理,正義。這是標準陽謀


步驚雷37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陽謀,就要數漢武帝的推恩令。

從劉邦分封諸侯王之後,對於皇帝而言,如何削蕃、集中皇權就成了每一任皇帝必須思考的問題。

之前漢景帝嘗試過暴力削蕃,結果引發諸侯國的聯合抗議,最後爆發七國之亂,提倡削蕃的晁錯也被漢景帝腰斬,雖然七國叛亂隨後就被平定,但漢景帝在削蕃上其實算是認輸了。

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又一次把削蕃當做必須大事來做。漢武帝吸取了漢景帝的教訓,對於非常敏感的削蕃政策被漢武帝改名為“推恩令”,這一政策可以說是漢武帝針對諸侯國尾大不掉的陽謀。


推恩令

漢武帝初期,一些大的諸侯國佔地千里,實力龐大,經常對抗中央。而且諸侯國國君的位置是嫡長子世襲,其他兒子啥都沒有。

漢武帝的大臣主父偃建議漢武帝:陛下,諸侯國的這些庶子好可憐,請陛下下令讓諸侯王的庶子都可以分封為列候,這樣才是其樂融融的一家子啊。

諸侯王庶子們:陛下萬歲!陛下英明!筆芯!

諸侯王:。。。。

漢武帝:哈哈,看到群眾這麼熱情高漲,準了!


諸侯王面對“推恩令”這一招陽謀,除了結束別無他法。

如果拒絕推恩令,自己家裡的幾十個庶出的兒子肯定就會先聯合起來幹掉自己。漢武帝樂見這種事情發生。

如果同意推恩令,自家方圓千里的大諸侯國領地馬上就要被分割為幾十個領地不過百里的小國。而且這些小國的管理權不在大諸侯國,而在官府。小國這些庶出子女還會接著生兒子,又會接著推恩,直到沒得分了。。。

諸侯國自家再也沒有實力跟漢武帝叫板,之後諸侯們的生死也控制在漢武帝手裡。之後漢武帝隨便找了一個由頭,就罷免了許多中小諸侯國的爵位。而這些諸侯國再也沒有實力聯合反抗了

也就是說,從推恩令這個偉大的陽謀開始,漢朝再沒有爆發過大型諸侯國的聯合反叛。效果可見一斑。

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所以到了三國時期,劉備乃是中山靖王之後,是皇族的身份,為何就混到織蓆販履了?要往源頭上說,就其實是漢武帝的推恩令導致的。

這個可以說是非常著名,而且非常成功的陽謀了。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