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飛機,一座工業園,看“一帶一路”推進中的印尼變遷

一架達索噴氣式飛機在印度尼西亞的青山工業園區機場成功起降,這是近日浙江溫州青山鋼鐵自購飛機首飛的一幕。

一個工業園怎麼會有自己的機場呢?青山工業園位於印尼中蘇拉威西省莫若瓦利縣,由青山鋼鐵投資興建,這是溫州民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動實踐,機場可供波音737等單通道中型客機起降,通航至首都雅加達等地。青山鋼鐵負責人說,以前要坐8小時的汽車或5小時的輪船,再轉機雅加達,回國至少要花2天時間,現在從園區機場飛到民航機場再轉機回國,最多隻需24小時。

一架飛機,一座工業園,看“一帶一路”推進中的印尼變遷

青山工業園區所在的蘇拉威西島在青山鋼鐵進駐前,是一個交通十分不便、經濟落後的偏遠小漁村。2013年10月,印尼青山工業園區作為中國和印尼兩國重要合作項目之一簽約。短短5年,這個小漁村變身成為集鎳礦開採、鎳鐵冶煉、鉻鐵冶煉、不鏽鋼冶煉連鑄、不鏽鋼熱軋洗退於一體的現代化工業園,為當地創造大量直接就業崗位。 印尼目前大概有28000多名員工在這樣的合資企業工作。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教育培訓、資源開發、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合作也持續加強。

一架飛機,一座工業園,看“一帶一路”推進中的印尼變遷

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的經貿合作正處在高速發展期。2017年中國與印尼雙邊貿易額633億美元,同比增長18.3%,中國連續七年成為印尼最大貿易伙伴。2017年,中國內地對印尼直接投資達34億美元,同比增長30.8%,連續兩年保持印尼第三大投資來源國地位。中國遊客赴印尼旅遊的人數也逐年遞增,2019年有望突破300萬人次。

萬里智庫高級研究員趙悅認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洋是印度尼西亞經濟一大特色,印尼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及能源,海洋文化、海洋基礎設施和海洋資源的保護、海洋外交、海洋治理和海洋環境都值得關注,印尼政府規劃利用民營部門以及全球合作的力量,促進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促進海洋資源的開發,進一步改善主島和其它小島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中印兩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顯得格外顯著。

一架飛機,一座工業園,看“一帶一路”推進中的印尼變遷

多年來印尼一直是中國企業海外工程承包前十大市場之一。2017年中國企業在印尼工程承包的年度新籤合同額達到17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由於基建項目數量井噴,印尼市場上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不少在印尼的中資建築企業都面臨技術人員缺乏的問題,中國公司已經著手和當地知名培訓機構合作為印尼培養技術人才,合作模式是由印尼方推薦學生,中方提供教材、師資和培訓場所,並負責學員的吃住行及生活津貼。教學上採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由師傅傳幫帶,以加速學生成長。與此同時,印尼政府為了提高勞動者的職業素質,充分利用人口紅利,也正在全國範圍推廣企業與職業高中合作的“銜接和匹配職業教育計劃”,中資企業和印尼職業高中合作開展學生職業教育培訓,受到印尼政府的支持和歡迎。從設施聯通,到貿易暢通,巨大的發展也在帶動印尼人才市場的變遷。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介紹,中國企業在印尼的投資項目主要基於“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四大經濟走廊,總體項目投資額約為646億美元,金融科技、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目前成為投資新的熱點。

一架飛機,一座工業園,看“一帶一路”推進中的印尼變遷

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印尼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一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十六位,人口總數2.62億,其中40%人口是中產階級,印尼華裔人口目前約有1000萬至1200萬。這讓印尼成為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地區以外,全球華人人口最多的國家。出口、投資和旅遊業是拉動印尼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

一架飛機,一座工業園,看“一帶一路”推進中的印尼變遷

周浩黎稱,中國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印尼也是東盟框架下的參與者和貢獻者,致力於為區域經濟提供更為安全、穩定、和平的環境。印尼提出的“全球海洋支點”戰略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謀而合。印尼正積極推進其“全球海洋支點”戰略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