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一到四月底五月初,很多人都為孩子幼升小的事情很頭疼。我身邊一個朋友的兒子剛好今年下半年就要升小學,這些天她非常焦慮。這份焦慮不僅來源於自己,也來源於身邊其他家長,都在盡全力給自己小孩找最好的小學,也不斷拉著孩子四處上補習班。

無意間發現紀錄片《沒有起跑線》,展現了大部分家長最真實的樣子。

作為一個媽媽,什麼時候你最焦慮?

有個答案是,剛生完孩子的你,面對整日都在哭泣的嬰兒,鏡中的自己狼狽不堪,沒有人能搭把手,那個你感到焦慮無比;

還有個答案是,身邊的媽媽都在談論自家孩子的補習班和特長,而你家的孩子休息日只會玩得滿頭大汗,這樣的你焦慮感也油然而生。

香港紀錄片《沒有起跑線》中給我們展現的,就是一群焦慮的父母。這部記錄片真實記錄了在實行全民精英教育的大環境下,香港的父母想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這到底是部怎樣瘋狂的紀錄片?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二胎媽媽:沒有學校要你更可憐

Irene是一位二胎媽媽,頭胎是個兒子,最初想給兒子寬鬆愉快的成長環境,直到他1歲半才開始聯繫學前教育,沒想到發現兒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面對第一個兒子的現狀,Irene覺得很後悔,她表示因為當時不想當“怪獸媽媽”,給兒子施加負擔,所以什麼也沒有為兒子準備。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這一點在Irene帶著大兒子去面試幼兒園的時候格外深刻,因為沒有刻意操練他,兒子根本比不上其他孩子,沒有幼兒園願意接收他。因為當別人家孩子6個月大在上游戲課程時,Irene的兒子還躺在地上玩。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如今Irene懷上了二胎,現在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地培養這第二個孩子,讓ta可以贏在子宮裡,已經做好了準備。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此時Irene的丈夫覺得孩子太早上學很可憐,但卻被Irene一頓反駁:沒有學校要你更可憐。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媽媽們:孩子一定要贏在子宮裡

紀錄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是幾個媽媽坐在一起討論自家孩子的出生月份,有位媽媽說,那些出了名的競爭激烈的好學校,1年只收10個孩子,對孩子的出生月份都有限制,規定必須要1月份生的。

在上幼兒園前能從1數到幾還不是最重要的,什麼時候受孕、什麼時候出生才是硬條件。

對此,這些媽媽們有句金句:要贏在射精前,稱只要精確計算好射精時間,就可以保證孩子正好在一月出生。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媽媽們還一起盤算了孩子的上學之路,為了要進好的大學,就要進好的中學,那就有好的小學,最開始的,就是要進好的幼兒園,甚至還說到了育嬰院。

最後媽媽們得出了結論:孩子一定要贏在子宮裡。

孩子們的起跑線,從在子宮內孕育成一枚胚胎時,就開始了。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高度競爭下:家長使出渾身解數

紀錄片中,某教育機構的創始人表示:現在的香港教育制度就是如此,有很多的競爭。家長或者孩子不認同、不喜歡都沒用,因為改變不了這樣的現實。對於心儀的名校,名額很少,想讓孩子進的家長卻很多。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某幼兒園負責人也表示,現在父母為了讓孩子上好的幼兒園也是使出渾身解數,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入心儀學校,不惜放棄自己的工作,去面試當學校的校工。

紀錄片中出現的Sharoni今年37歲,是位高級秘書,兒子五歲半,就讀於名校幼稚園,很優秀也很能說。目前得到的榮譽有北京大學頒發的普通話證書,拼音能力也達到了小學水平。

在他擁有這麼多成就的背後,是父母沒日沒夜的操心和栽培,家庭生活的中心只有兒子。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可怕的現實是,想要活得瀟灑就不要生孩子。

有一位女士稱:在香港只要不做兩件事,就可以活的很瀟灑,一是不要買房子,二是不要生孩子。她覺得買房子會被銀行債務綁住,生孩子那就會被社會綁住。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爸爸們:不要給壓力

相比較媽媽們主張要不停地學習,較多爸爸們覺得不要給孩子那麼多壓力才好。

紀錄片中有出現一部分爸爸的聲音,可以發現他們對如今要贏在起跑線上的教育方式並不完全贊同。

“現在很多家長都被當成了傻瓜,東搶西搶的,像瘋子一樣。” 他吐槽這個現象就像殭屍效應,即使不想做殭屍,在這個氛圍中也很容易被同化。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商家鼓勵你從孩子剛出生起就不停花錢,但是在花完這麼多錢後,是不是真的有幫助呢?”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有位爸爸舉例了自己的小學同學,一個從小就很優秀的同學,但在長大後就變得很平庸、中規中矩;但整天調皮搗蛋的孩子,現在成為了經濟學教授。所以小時候優秀的人,優秀並不一定能陪伴ta一生。

“大人之間的戰場現在轉移到了孩子身上,有些父母讓孩子去學很高大上的興趣,比如豎琴、高爾夫或騎馬,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家看起來更體面。”

“現在孩子上的興趣班也存在鄙視鏈,或者說成為了一個門檻,鋼琴課、游泳課被看得很低級,只能和學習高檔課外活動的人做朋友。”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紀錄片的最後,有位女士大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她覺得為什麼讓大家對孩子的起跑線有這麼大壓力,歸根結底還是媽媽為了自己的面子而已。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這個紀錄片一經流傳,在網上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陽光的味道

現在的小孩子太累了,如果可以選,他們估計不想被生出來吧。

@梁先生-----

我覺得贏在起跑線是一句被太多人追捧的話,看似真理卻是謬論。人生是一個長跑而不是短跑,任何階段都會影響人的一生。

@Eleven

孩子不會贏在起跑線上,人生每時每刻都會出現不同的起跑線,需要的是毅力和耐力,還有強大的內力。

雖然這部紀錄片所說的情況發生在香港,但從實際來看,內地很多大城市中也有這種現象,學區房、各種興趣班……

“不進步就是退步”,這放在孩子身上成了一句勵志的名言,一個四五歲的孩子,過得日子可能比常年加班的上班族都安排得更緊湊。

《沒有起跑線》:為了讓孩子贏在子宮裡,連懷孕時間也要算準

父母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將來可以有更強的競爭力。但是這種過早地把孩子扔在所謂的起跑線上,真的能保證孩子以後一定能成功嗎?我相信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

對於小花的教育,有很多時候我也是看到別的家長都在做了,那我也只能這麼做了,大家都在奔跑,你不跑可能什麼都拿不到了。

去年有給小花報過一個演講課,每次去上課,她都會對我說“媽媽我不想去,我會乖乖的。” 小花總以為我帶她去上課後離開,就是不要她了。大多數的孩子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學這些東西,只知道這是父母要求我的,那就只能去做了。

在本該快樂享受童年的時光裡,孩子總是揹負了太多的學習壓力和父母的期望,不停被對比。長大後,回憶童年時,每個人都會有遺憾吧。

看完這部《沒有起跑線》,我也給自己帶來了新的思考,在為了孩子好的同時,是不是也可以再想想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鼓勵、安慰、傾聽……或許這些比一味地督促孩子向前跑更重要。

對於孩子的起跑線你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