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標東莞,包吃住月工資4500,加班另計是什麼水平?招不到工人是什麼情況?

是皮不是皮


包吃住4500元/月,加班另計,這個工資水平在東莞應該屬於中等偏上了,但是相比製衣,拋光這類計件工作的要低些。下面說說我所在公司工人工資的情況供參考。

公司也在東莞,屬於電子製造行業,員工底薪2000元,全勤獎50,元,崗位津貼50-500元,包吃住,加班另計,平時加班15.5元/時,週六,週日加班20.5/時。綜合工資分淡季和旺季,淡季工資一般是2600-2800元,旺季工資一般是3800-4100元。我們這裡今年招工都接近尾聲了,只有很少部分崗位缺人。

就你們這個工資待遇不至於出現招工難的情況吧,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工廠位置太偏,周圍的超市,飯店,商店,網吧太少,工人下班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導致工人不願意來。

2,宣傳力度不夠,至少在工廠大樓外牆或廠門口拉個橫幅,寫上工資待遇吧。

3,沒有派人直接去超市門口,車站,工業區大門口招人。

4,鼓勵老員工介紹老鄉或朋友進來,工作滿幾個月後直接現金獎勵。


行走的猴子YY


最近聽了好幾個開公司的朋友在說,他們工廠現在非常難招人,從過年到現在,一直都在招人,但還是招不到人。有的公司給工資提高了不少,連問的人都沒有,其中一個朋友在東莞開了個加工廠,主要是做電子電路這塊的,但是因為招不到人,他們訂單都不敢接。

不只是東莞,在佛山開工廠的一個朋友也說,他們那裡很難招到人,他都把自己的親戚都叫到了公司幫忙了。現在招人真的有那麼難嗎?我的一個小學同學,她就是在東莞一家電子廠上班,於是我就和她聊了聊,她說出了工廠找不到人的幾個理由,我們來看看。

第一就是現在的職場上,基本都是90後,90後的人吃不了苦,在工廠上班,時間又長,又要上夜班,還有各種的規矩。所以很多人都不想去工廠上班,現在的直播短視頻什麼的都非常火,好多有幾分姿色的人都去做主播了,所以進廠打工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招人也越來越難招了。

第二就是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不像以前了,很多年輕人都在利用互聯網創業,或者回家做小生意,我的一個同學在老家賣蜂蜜,一年都賺了五十萬。誰還去工廠裡面拿著那3000多塊錢的工資呢?

第三在工廠上班,做過的都知道,有的工廠簡直是沒有把員工當成人來看,每天上班的時間都不低於十二個小時。而且各種制度非常的嚴格,動不動就罰款,而且每天上班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就像是機器一樣,最重要的是,一個月下來,工資還非常的低,在工廠上班的人普遍都三四千的樣子,所以選擇了離職。

其實看完了這位妹子說的幾點原因,都比較現實,我覺得還是有些道理的,現在的社會,人難招,人才更難找。不過我還是相信一點,好的公司,肯定是不缺人才的,你說呢?





道可道11非常道


我是一名從事十多年人事行政工作的中層管理者,目前在東莞製造業任職,造成人難招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東莞產業轉移,低端製造業向內地、東南亞轉移,內地的工資水平與東莞相差無幾,打工的主力軍70、80後選擇在家附近就業;

二、95後、00後,吃苦耐勞不如他們的父輩,喜歡勞動強度低、有創新、自由度高、工資高的工作,不想和他們的父輩一樣,年復一年的從事重複性、流水化、工作時間長的工作;

三、有的公司對年齡控制的比較嚴格,只招18到25歲的,這一代人,都90後,00後,他們的文化程度普遍比上一代人要高,但對吃苦耐勞的承受力比較差。

四、全靠加班、底薪低、伙食又不好、逼工人做操,是讓你提前去,以免遲到,就這點工資還要求像個機器人一樣週而復始的上班,福利跟不上。

四、東莞正在轉型期,勞動密集型企業正逐步在淘汰或轉移中,對工人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這些行業對工人的吸引力也越來越低,工廠難招工,工人也不願意進。


逍遙傾城2018


這個工資水平,如果是普工工資還是比較高的了,如果是一技術工也不算太底。

本人在廣東務工十幾年了,招不到工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公司管理很不人性,制度非常嚴,動不動就各種原因罰款,免費返工,加班。看似工資高:,各種罰款後小一大半。

2.除了工資沒任何福利,雖說包吃,但有限額。伙食差的難已下嚥。住宿條件差,冬無熱水,夏無空調。

3.工作環境差!有的工作噪音大,粉塵大或有有害氣體。

4.現在都是90/00後,這些人相對60/70/80後家庭條件好很多,沒有他們父母輩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眼光哥


在工廠呆過一段時間,這個工資水平來講,不高也不低,招不到人主要有幾個原因:

1. 勞動力人口絕對值在下降,總體供應側在減少。

2. 90後00後不願意進工廠,寧願去做3000元的文職工作也不願意做5000元的工人。

3. 外賣、滴滴、快遞這些相對自由和自主性高一點的行業,工資收入也要比在工廠裡高,更願意去做這些自由職業。

4. 現在內地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產生了很多的工作崗位,扣除生活成本能攢的錢比外面更多,能在家鄉照顧父母,生活成本低,子女教育問題都好解決。

5. 現在的勞動力資源更多的掌握在勞務中介手裡,線上線下的招聘資源也基本被中介公司壟斷,公司的人事部門無法抗衡。應該有好的中介合作方案。

個人拙見,如果缺人很嚴重,建議主動找到長期合作的中介,一方面解決勞動力問題,另一方面可以規避一些財稅風險。當然相對來講,招聘與用工成本會有一定增加。可以多多交流。


落老爺


我在哪裡😁

題目透露的訊息還是比較少。

70後,你應該不會要

80後,你應該請不起

90後,不願意來。

這是大環境。

4500,加班另算。加班底薪多少,五險一金,沒說清楚,讓人誤會的幾率很大。如果按2230算算工廠成本的成本,6天11小時常規做法,至少得4500+2000加班+35%的工廠成本2200,一個員工工廠付出8700最少。

作為從業者:

①一般工廠,開不出來這樣的5天8小時,加班另算的工資,所以工廠應該沒有五險一金。

②能開4500的,加班另算的工廠有幾種可能

a:沒有五險一金,加班多,到工人手上的就6000左右,而你找不到人。說明不是這樣的。

b:沒有五險一金,禮拜六算正常上班,加班少而且到工人手上的就3800-4000,比如餐飲等服務行業,有很大的概率是這種。

c:沒有五險一金,帶技術工種,比如一般人做幾個月才能熟練的那種。你這個錢又不夠的。

d:是高危行業就更不夠了。


神的愛人6


看到這個標題,一邊是4500底薪加班的工廠還招不到人,而有很多人在網上大喊工作難找,找不到工作,這中間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米哥一直在觀察和思考這個問題。可能由以下原因吧:

新一代的年輕人,就業形勢發生了變化,在他們眼裡,進工廠是沒有出息

也許早過十多二十年前,年輕人進工廠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因為就業門路相對來說較少,同時那麼中國的經濟形式和就業的行業沒有這麼多樣化,同時就業勞動市市場都是賣方市場,一個穩定的好點的工廠都是擠破頭往裡進,內地工廠公司比較少,大部分年輕的勞動力從全國外地往珠三角,長三角等工廠聚住地跑,因為進工廠雖然辛苦,但也沒有更多的出路,同時也能積攢點錢。而現在,製造工廠牢籠似的工作環境,失去了對年輕新一代就業的吸引力,看看現在,搞個直播,能月入數十萬,做個三農自媒體,也能月入幾千幾萬的。並且這種工作還不可以自己做主,相對來自由度高,還有希望。


老一代的就業打工者,有了一點資本的積累後,離開工廠轉行或創業了

而數年前那一代當時年輕的工廠打工者,在工廠多年的辛苦後,積累了一定的原始創業資金之後,就在當地找到合適的門道或是返回家鄉進行創業,不再在工廠做下去了。米哥當年認識的很多打工者都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都生兒育女了,要麼做到工廠的中高層管理,要麼就自己創業,合夥開了一些工廠,還有的回家鄉開農場,搞養殖,種藥材的,總之絕大部分都與工廠無關。


工廠的工作環境條件與管理方式,讓很多人對工廠的工作敬而遠之

雖然說很多其他的行業,底薪才2000多,但還有人做,而工廠工資這麼高,但還招不到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工廠的工作條件與環境把人限制得死死的,流水線,計價底價低,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還是上夜班,管理方式等等現狀,讓很多人受不了,於是對進工廠工作敬而遠之,雖然看起來工資比其他服務行業都要好,但辛苦程度也是遠遠大於其他行業的,而現在年輕一代因為生長在新時代,吃苦耐勞的忍耐力沒的那麼好了。


米哥職場漫談


現在的勞動者要求也高了。招不到人的原因也不僅僅是工資的問題,其他待遇、職業發展、個人愛好等等都影響招工。


廣東法律顧問


東莞工資還不如三線城市的工資,底薪才一千八,一個小時才不到11元,這樣的低工資連一個人都難以維持,更別說養一家人了,廠招不到工人是有原因的


晉善晉美01


你要別人的錢,別人要你的命。4500一個月工資。不累呀,好累哦。晚上還要加班。有的人加班了都沒有那麼多,特別就是這些工人。拼命的掙。為老闆賣命。都沒有一點好處。都不願意說了。現在在我的眼裡,男男女女都有。每次累活都沒有一點錢。每個月也是3000多塊。根本沒有4000。早早去上班晚晚回。拿工人們不當一回事。政策抓得不嚴格。吃虧的都是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