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刷新互聯網公司上市速度,誰造就了這樣的瑞幸?

再次刷新互聯網公司上市速度,誰造就了這樣的瑞幸?

成立18個月後,美東時間4月22日早8點,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向美國SEC正式提交了招股文件F-1表格,計劃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K”,計劃募資最多1億美元——瑞幸再次刷新國內互聯網公司上市速度。

誰造就了這樣的瑞幸?

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董事長為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持股為30.53%,為大股東。而陸正耀既是瑞幸的董事長,也是瑞幸的最大天使投資人——或者說,瑞幸咖啡就是神州孵化的項目。

據報道,2004年,錢治亞從武漢來到北京,彼時陸正耀還在做通訊代理。從通訊到汽車,錢治亞跟著陸正耀打拼了十多年。2017年10月離職前,錢治亞是原神州租車的COO。

陸正耀之於瑞幸,恰如李斌之於摩拜。如果說錢治亞是臺上的表演者,那麼陸正耀則是當之無愧的幕後“導演+主角”。而此次瑞幸若上市成功,這將是陸正耀“IPO工廠”的第三個成員。

臺前錢治亞、幕後陸正耀

很多跡象都表明,瑞幸是神州“孵化”出的企業。錢治亞、楊飛(瑞幸CMO)都來自神州租車,公關團隊也出自神州。而瑞幸的投資方中,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和君聯資本此前均與神州優車有不同程度合作。

2017年11月8日,錢治亞從神州優車離職。當時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還特意發了一封全員公開信,對從神州優車經理、總監一直做到COO的錢治亞的決定表示雙手贊同。

這種支持也體現在實際行動上。

對於瑞幸,陸正耀可謂是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場地給場地。據瑞幸早期員工透露,當年面試的地點就是在神州租車的辦公室,面試官甚至還沒有從神州離職。而直到今天,瑞幸的一號店坐落於神州優車總部,過來喝咖啡的大部分是“自己人”。

這也使得瑞幸的戰略戰術打法,帶有當年出行大戰的深刻烙印。

瑞幸的“無限場景”核心打法(即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破咖啡消費的邊界)、瘋狂的補貼政策、剽悍且獨特的營銷策略….從租車到專車到轉戰咖啡,市場的“燒錢大戰”,以陸正耀為首的神州團隊戰鬥經驗豐富。

比如在營銷上,瑞幸咖啡就表現出鮮明的“神州氣質”。神州專車曾先後策劃出“Beat U”、“Love U”等營銷案例,儘管引發了碰瓷營銷的質疑,但神州專車業務的確在爭議聲中提升了知名度。陸正耀也對外界的質疑不以為然,他認為這些營銷非常有效果。

對於二人默契的搭配,錢治亞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我不擅長資本,陸總做董事長可以在戰略和資本上幫我們把把關,公司現在跑的非常快,這樣我可以更專注業務和運營。”

而擅長資本運作的陸正耀,確如錢治亞所說,從資本層面給足了瑞幸去衝鋒陷陣的彈藥。

2017年,瑞幸虧損5620萬人民幣;2018年,淨虧損達16.19億;2019年一季度,淨虧損同比擴大至5.51億人民幣。

瘋狂燒錢,錢從何來?

截止到2018年12月12日,瑞幸咖啡已完成了三輪融資,先後獲得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君聯資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中金公司等機構的投資,公開的融資總金額在4億美元以上。

哪怕在資本寒冬中,2018年12月12日,瑞幸宣佈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參與該輪融資。

事實上,B輪融資出資方和6個月前的A輪融資相比,無論是投資方,還是金額都沒有明顯變化——彼時,燒錢給瑞幸帶來了鉅額虧損,這筆融資,不像是在融資,倒像是在續命(或者說一直在續命)。

一度瑞幸咖啡資金鍊斷裂的消息風傳。資料顯示,4月1日瑞幸新增了一條動產抵押信息。抵押權人為中關村科技租賃有限公司,被擔保債權數額為4500萬元。瑞幸的動產抵押物均為咖啡機、奶箱和粉倉,物品所屬地遍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地門店。

但隨之而來的是4月18日,瑞幸咖啡宣佈完成由貝萊德(BlackRock Inc.)領投的1.5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29億美元)。

這或者可以回看下2年前神州優車上市後定增時的逆襲絕殺。作為主導兩家公司上市的“操盤手”,陸正耀一路在資本上給瑞幸開了掛。

在瑞幸即將IPO之際,可以借用陸正耀的一句話:“咖啡這一仗打得漂亮,一氣呵成,炮火充足。”

“狂人”陸正耀的操盤術

從神州租車、神州優車再到如今導演瑞幸上市,我們或許可以從中窺見“陸正耀IPO工廠”操作路徑:“抓風口、彪悍融資、燒錢擴張,迅速謀求IPO”。

早在“租車時代”,陸正耀就被奉為“狂人”。高舉高達、激進擴張也不是現在瑞幸咖啡才有的專利。

2007年,陸正耀創立神州租車,由於作風強悍,他很快在租車業務上站穩了腳跟,一躍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租車平臺。

回顧陸正耀在神州租車上的打法,“規模擴張和價格戰”就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戰術。其實神州租車創立初期的發展並不是非常順利。當時由於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融資進程一直不順,那時陸正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沒有子彈怎麼打啊?”陸正耀口中的子彈就是資金。

陸正耀的風格是,只要子彈到手,就彈無虛發。據愉悅資本劉二海回憶,在剛啟動租車業務時,聯想曾進行了一次投資,雖然只是小規模購買了約1000輛車,但按照劉二海當時的感受,“這也很多錢的”!但陸正耀當時的執行力出乎他的意料。剛說完話沒幾個月,二三十個點就已經鋪完了。

不過直到2012年7月迎來“大金主”華平後,神州租車才經歷了跳躍式的擴張。資金一到位,神州租車就祭出價格戰大旗,發動了“50元新車風暴”,當年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時,陸正耀笑稱,“(神州租車)市場副總裁要被嚇哭了”。

當然這也不是神州租車第一次發動猛烈攻勢。2010年8月,聯想控股注資後,神州租車就曾發動了降價幅度在30%-50%的價格戰,當時這一舉動被評論為“震驚同行”,也成為“租車狂人”陸正耀的標誌性動作。

再次刷新互聯網公司上市速度,誰造就了這樣的瑞幸?

而在車隊規模方面,2009年,神州租車的車隊規模不足700輛,等到2011年底時已經達到26000輛,2012年為45000輛。在規模擴張和價格戰的雙重戰術下,陸正耀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提高神州租車的市場佔有率。

此後,神州租車也不負所望,行業地位迅速攀升,穩居中國租車行業老大之位數年。2014年9月,神州租車在香港上市。

在租車業務上市後,陸正耀又將目光投向了風口上的專車業務。2015年1月,B2C模式的神州專車平臺在全國上線運營。

那時候,共享汽車已經站在中國的風口之上。到2014年底時,滴滴已經完成D輪7億美元融資,估值迅速上升,成為當之無愧的超級獨角獸,2014年8月,滴滴推出了專車業務;而在大洋彼岸的Uber也早已名聲大噪。

神州專車上線不久即開啟了兇猛的融資速度。2015年7月,神州專車完成A輪2.5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華平資本、聯想控股等。2個月後,神州專車B輪5.5億美元融資完成,投資方有興業資管、新華資本、中國誠通以及瑞信等7家中外機構。

2016年1月,神州優車正式成立,並將原神州專車相關資產、業務、債權債務及5家子公司100%股權全部置入。之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之勢開展了多輪彪悍的資本運作。

3月份,神州優車完成新一輪約37億元的融資,這次引入了雲鋒投資、雲嶺投資、中金公司等戰略投資者、財務投資者及六家做市商。5月份,神州優車再將新一輪約20億元收入囊中,投資方包括浦發銀行、浙銀資本、招商致遠、上汽等戰略投資者及財務投資者。

2016年7月21日,神州優車正式在新三板掛牌,交易首日市值高達417億元。而這距離神州專車成立也僅一年多。

上市後的神州優車,自此後的半年內,在高調定增被三次延期後,更是上演了新三板上市歷史上的大反轉——創了新三板歷史上百億級別再融資記錄。之前新三板歷史上也只有PE巨頭九鼎集團完成過百億級別的再融資。

陸正耀的“操盤”術,可見一斑。

彼時的2016年11月,新三板市值三甲的神州優車突然發佈了定增預案,擬以每股16.67元-17.00元的價格發行5.88億股,預備募集100億資金用於旗下的新業務神州買賣車。

但直至2017年2月28日,經歷三次意料之外的延期,神州優車出人意料的在最後時刻逆勢而起,宣佈四家機構46億元的定增。

再次刷新互聯網公司上市速度,誰造就了這樣的瑞幸?

時至今日,神州優車依然是新三板的“股王”,市值超435億元。

如今,陸正耀的“操盤術”也正影響著他的門徒們。除了瑞幸之外,在另一戰場上,一家新興的經濟酒店連鎖品牌OYO也在瘋狂收割三、四線城市的單體低星級酒店。而OYO酒店CFO李維正出自神州租車。資料顯示,李維加入神州租車的時間是2014年5月,當時他擔任執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具體工作是負責有關融資及財務管理的事宜。

成立一年多的OYO酒店,截至 2019 年 2 月28 日,OYO共進駐 298 座城市,上線超過 7400 家酒店,管理客房超過 34 萬間,從酒店數量上超過了如家和七天所有門店的總和,而這兩家老牌的連鎖酒店成立時間均超過10年。支撐起OYO快速擴張同樣來自資本的力量。甚至OYO的融資則來的更加兇猛,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目前,OYO累計完成了多輪融資,融資總額高達18億美元左右,其投資人包括紅杉、軟銀、光速、滴滴、Grab、Airbnb等。

據公開資料,陸正耀於1969年出生在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有人說,由於地理位置,福建人遊離在中心和權威的邊緣,所以敢於離經叛道。也有人說,閩商自古以來具有冒險精神,這源於宋元以來海洋貿易和明清時期犯禁下海的傳統。所以,『沒有福建人不敢做的生意』,這跟潮商的『不熟不做』打法截然相反。

“狂人”陸正耀的瘋狂仍在繼續,但質疑也從未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