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局談傅達仁安樂死:我國還做不到,應做好臨終關懷和姑息療法

王局談傅達仁安樂死:我國還做不到,應做好臨終關懷和姑息療法

圖源自網絡

早前有句話很流行:“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有人說,這是在講生存的艱難。但換個角度看,這何嘗不是在講:人有生存的權利呢?

事實上,人不光應該有生存的權利,還應該有死亡的權利。

你想,你都已經不能選擇不死了,還不能選擇怎麼死嗎?

尤其是選擇安樂死,而不是在病痛中等死。

很明顯,如果可以選擇,誰不想走得快樂些呢?

只可惜,這並非易事。

至少在我國,安樂死並不合法。

非要安樂死的話得去瑞士,還得花很多很多錢。

比如第一個如願以償的中國人,就花了大約100萬人民幣。

最近,這個中國人的訣別錄像曝光了。

王局談傅達仁安樂死:我國還做不到,應做好臨終關懷和姑息療法

圖源自網絡

他叫傅達仁,曾經是個職業男籃隊員、男籃教練和賽事解說員,主持過90年北京亞運轉播,也上過91年央視春晚,算是臺灣名嘴一枚。當天,在家人的注視和歌唱中,他喝下了醫生遞給他的兩杯藥,一杯止咳,一杯致命。後者很苦,以至於他四口才喝光。不過,他仍然走得很安詳。畢竟這是他主動要求的,最後也是在兒子懷裡閉上眼睛的。整個過程很短,大約只有三分鐘。

王局談傅達仁安樂死:我國還做不到,應做好臨終關懷和姑息療法

圖源自網絡

錄像播出後,引起了一片爭議。

好些人表示支持安樂死立法,尤其是那些經歷過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人被病痛折磨到死的人。他們覺得像傅達仁這樣挺好,但又對其高昂費用產生了畏懼。畢竟這不是誰都負擔得起的。

反對的人認為,誰也無權剝奪他人生命,不管那個病人有多痛苦(最好的例子莫過於瓊瑤一家的風波)。而且安樂死一旦合法,還容易激發人性之惡,從而成為殺人的工具,導致本不想死的人被安樂死。若是這樣,顯然就違背立法初衷了。

王局談傅達仁安樂死:我國還做不到,應做好臨終關懷和姑息療法

傅達仁生前照

資深媒體人王志安則認為,我國目前還不具備開放安樂死的條件。“安樂死必須保證這是患者絕對真實的意願,這種自願必須不是受經濟條件和其他因為的左右,而純粹是由於疾病本身給患者本人帶來的不可逆轉的痛苦”,而這些,“目前中國還做不到”。實在有需要的,可效仿傅達仁去瑞士。

王局談傅達仁安樂死:我國還做不到,應做好臨終關懷和姑息療法

截圖

他認為,如果非要立法的話,應當做到:

1.提高社會福利,消滅那些因為經濟原因放棄治療的現象;

2.提高和推廣臨終關懷和姑息療法,儘量減少絕症患者臨終的痛苦;

3.讓全社會展開充分討論,直到相對豁達地接受死亡。

他認為實現這幾點都不容易,尤其是在我國從來者回避談論死亡的文化背景下,與其討論安樂死立法,不如儘可能推廣姑息療法和臨終關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