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员工一份邮件,又把刘强东送入舆论漩涡。人设再崩塌……

一封来自京东内部的邮件,让中国电商巨头之一的京东以及其掌门人刘强东深陷舆论的旋涡。

京东员工一份邮件,又把刘强东送入舆论漩涡。人设再崩塌……
京东员工一份邮件,又把刘强东送入舆论漩涡。人设再崩塌……

近日,有京东员工在中国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爆料,称京东发布内部邮件,要求坚决淘汰三类人:

第一,不能拼搏的人,无论业绩好坏,职位高低,不管是老员工或者是管培生,也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的或者拼不动的,一律淘汰。

第二,不能干的人,也就是绩效差的人。

第三,性价比低的人,有的人不断升职加薪,或者因为岗位调动,丧失了性价比,让更年轻,成本更低的人上,或者降薪降职。

这三类人都要被淘汰掉或者被协商解决掉。

京东员工一份邮件,又把刘强东送入舆论漩涡。人设再崩塌……

此邮件内容曝光后,引发了中国网民的热议。

有网友称“当年口口声声说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的刘强东,终究还是食言了”。

面对网络的质疑,京东迅速发表了官方声明:

网络舆论是脱离了邮件的上下文语境和具体案例去解读的信息,且再三声明,京东历来都是一家非常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公司,同时列举了多年来京东为公司员工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并一再强调京东致力于营造一个公平、勤劳、付出的环境而非一个以各种借口混日子的环境,此举才是对广大京东员工负责。

但是,京东的官方回复并没有如其所愿平息网友的质疑之声。原因在于,爆料者称此封邮件正是出自刘强东之手,且舆论对邮件的内容也并无过分歪曲解读之意。

曾几何时,京东对员工的福利制度是有目共睹的。

刘强东也曾和快递小哥称兄道弟,实为互联网江湖的一大美谈,奈何如今看来是表面现象。而

京东的回应,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这封邮件的真实性,不管邮件上下文的语境如何,邮件本身表达的内容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对于“三类人”的论述是有概念、有描述、有措施,其表达意思也是相对完整的。

客观的说,京东曾给予公司员工相当不错的福利待遇。而这也恰恰是企业在飞速上升时期,扩充员工队伍所采取的必要手段,否则京东也不会一度拥有十几万规模的快递员。可是在互联网的寒冬时期,不是所有的“裸泳者”都需要穿衣服,穿的过多的企业则需要适当地减负。毫无疑问,京东则需要适当的减负。

结合前段时间,京东取消快递员底薪,降低公积金等一系列举措,此番裁掉“三类人”也并非空穴来风。但是对比看京东初期对待旗下员工的热血召唤,此番整顿裁剪不免显得有些冷血驱赶之意。可也必须承认,这种行为并不是为京东独有,互联网的寒冬让很多企业都自愿或者被迫做出一些战略调整。同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热情程度与冷漠程度则完全取决于其利益,因此京东的做法也是正常的商业取舍行为。

京东员工一份邮件,又把刘强东送入舆论漩涡。人设再崩塌……

用“性比价”形容员工引最大不满。

舆论对京东行为的不满在于,邮件中第三条的用“性价比”来形容员工。产品用“性价比”来衡量或是策略,但是在“用人”层面以“性价比”来形容,却将员工当机器显得既冷血又毫无归属感。而这一系列的行为与京东所宣扬的企业文化并不相符。

京东员工一份邮件,又把刘强东送入舆论漩涡。人设再崩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日本当年之所以能创下发展神话,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的企业存在员工终身雇佣制。雇主用实际行动去守信,创下了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和真诚感。因为在他们看来,供养并善待一个从事普通工作的老员工比一个职业经理人更加有用,因为善待一个为公司发展贡献了一生的老员工,会展现企业的人性化和人情味,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青年才俊的加盟。

可同样是存在于东亚文化圈,中国的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效仿的是西方路线,这也不是不可。可是中国的部分企业却自诩其极具东方特色,以此来营造企业文化和荣誉感。而这就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谎言。当企业发展顺风顺水时,老板和员工不时的称兄道弟,但是企业发展稍有风吹草动,老板和员工就会翻脸无情。既然要学习就要学的彻底,企业的经营发展,要么像日本一样,虽然起点低,但是绝不会随意的抛弃员工。要么企业像西方一样,用高额的薪资留人,一旦出现必要的战略经营调整。

正常的裁人,员工与企业两不相欠好聚好散。

但遗憾的是,不少的中国企业却吹毛数睫,投机取巧,空画大饼。企业招聘时是东方式的热情,裁人时用西方式的冷漠无情。

京东员工一份邮件,又把刘强东送入舆论漩涡。人设再崩塌……

这样确实能换来短期最大效益,但是企业的发展也止步于此。但也需要承认,此种“急功近利”的用人体制并非京东一家独有,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已运行很久。

一家之言,喷就喷吧。欢迎来喷。

喜欢的请点赞,转发。喜欢我的请关注。“超级弗兰克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