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场解说到拍马上阵 46岁张滨成首位参加环球马术赛上海选手


从现场解说到拍马上阵 46岁张滨成首位参加环球马术赛上海选手


图说:比赛中的张滨 新民晚报记者李铭珅摄

阳光正暖,竞马风流。昨天,2019环球马术冠军赛正式拉开帷幕,在首个举行的1.45米/1.50米障碍比赛中,一名中国骑手格外引人注目——46岁的张滨成为首位登上该项最高级别赛事的上海本土选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走下赛场,记者与张滨面对面,听听他此番“家门口参赛”的背后故事。

家门口的亮相


昨天的比赛中,张滨的出场是引发全场最热烈掌声的——开赛6年来,他是第一位亮相该赛事的上海本土选手。

走下赛场,张滨也是赛场里最忙碌的人——迎面走来的都是马术界的老熟人,拍拍肩膀,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今年你怎么也上了?”

事实上,环球马术冠军赛落户上海第六年,张滨一直是赛事的“老熟人”:每年担任赛事马产业论坛的嘉宾、比赛的现场解说。但在他看来,只有今年,“才应该算是第一次真正参与其中”。


从现场解说到拍马上阵 46岁张滨成首位参加环球马术赛上海选手


图说:张滨是第一位亮相该赛事的上海本土选手 新民晚报记者李铭珅摄

“虽然这些年的环球马术冠军赛我一直参与,但我还是觉得,对于上海这个赛事主办地而言,没有本土选手的身影,始终略显‘安静’。”他说,赛事刚来到上海的时候,自己也曾经想过争取参赛,但始终觉得成绩离这项五星赛事有些“远”。如今,随着赛事在中国的扎根,每年都给中国选手争取到外卡参赛的宝贵机会,这也让张滨开始有了新的期待。

今年决定参赛之后,张滨得到了中国马术协会的大力支持,后者把每年四张环球马术冠军赛的外卡之一留给这位老将。之后,张滨飞往德国,在那里和自己的新坐骑“雷神”汇合,开始为本次赛事紧张备战。他坦言,往年坐在解说台上看比赛,心里一直痒痒的,今年终于如愿,“做解说只是客串,我是应该属于赛场的。”

不灭的奥运梦


尽管在昨天的赛场上,张滨的爱马“雷神”在跨越第一个栏架时,有些畏惧,发生了打栏。但多年的参赛经验,让他明白这都是赛场最正常的状况。走下赛场,张滨爱怜地拍拍马头,还给“雷神”奖励了一堆苹果加胡萝卜的水果大餐。

“雷神”是张滨年初去匈牙利亲自挑选的,月底才满9岁——正是赛马的黄金期。张滨和“雷神”赛前磨合只有1个多月,“比赛是第一次打这个高度,虽然出现一点小的情况,但不是大的问题。”张滨说,爱马的性格火爆,但潜力很大,“我们可谓一见钟情。”


从现场解说到拍马上阵 46岁张滨成首位参加环球马术赛上海选手


图说:张滨与他的搭档“雷神” 新民晚报记者李铭珅摄

在欧洲的日子,张滨每天都和爱马联络感情。清晨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到马厩;傍晚训练结束后,他会自己给马洗澡,用上海话跟它聊天,看它吃完休息才会离开;训练中,如果做好了动作,张滨还会拿着方糖作为小零食奖励它。张滨还将爱马的名字从“兰斯洛”改成“雷神”,“和它性格比较符合,也希望它能带给我雷神的好运。”

根据环球马术赛的检验检疫规则,所有马匹都可作为“无疫马”返回欧洲,也因此,结束本站比赛后,张滨将带着雷神前往欧洲参加更多赛事。上一次这样在欧洲征战,已是北京奥运前,“十年就好像一眨眼,感觉自己又变年轻了。” 为奥运攒分,张滨的目标已对准了东京奥运。

黄金期的状态


46岁的张滨是此番参赛的4名中国选手中,年龄最大的。黝黑的脸庞记录着经年累月与马共舞的痕迹,瘦削的身材依然保持良好状态。

马术的世界里,张滨的身份是多重的。他经历过从外行到奥运骑手的转变:两届全运会现代五项冠军,退役后“转行”,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代表中国参赛的6名马术运动员之一。现在担任上海队主教练和上海马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作为一位教练,他培养出第十届全国运动会马术场地障碍赛团体冠军获得者陈重权……


从现场解说到拍马上阵 46岁张滨成首位参加环球马术赛上海选手


图说:张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上海的年轻选手站上环球马术冠军赛的赛场 新民晚报记者李铭珅摄

但在张滨心目里,自己的身份始终却都是一个——骑手!去年,张滨参加了国内大大小小十多场国际马联的比赛,此番参加世界最顶级的环球马术冠军赛,对他而言,完成了登上最高级别赛事的梦想。

昨天与张滨一同亮相赛场的,还有18岁的张佑。事实上,这些年征战四方,张滨的身边队友的年龄越来越小。“这说明中国马术运动正在高速发展,中国的马术未来会越来越好。”不愿意被称为“爸爸选手”,张滨告诉记者,马术是一项格外“长寿”的项目,“从20岁到60岁,都可以算是运动员的当打之年。而现在正是我的黄金期!”

“我希望我的参赛,对于上海马术运动,是一剂催化剂,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张滨看来,上海拥有五星级的马术赛事,也应该拥有与之匹配的优秀选手参赛。他说,昨天他的出场只是“抛砖引玉”,“假以时日,更多上海年轻选手站上环球马术冠军赛的赛场,指日可待。”(新民晚报记者 厉苒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