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丨建設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律師如何發揮作用?

點擊藍字

两会声音丨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律师如何发挥作用?

關注我們

律師代表委員熱議

覆蓋全業務全時空法律服務網絡建設

我國公共法律服務制度日趨完善

近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的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會議提出,到2020年,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要全面實現普及化、一體化、精準化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基本建成。

3月4日,多位來自律師行業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從多個角度為建設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提出建議,道出律師行業如何廣泛參與這項工作的想法。

两会声音丨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律师如何发挥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認為,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建設、人民調解和法律援助發展最為迅速。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律師協會會長、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執行合夥人韓德雲,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一致認為,12348中國法律服務網開通和刑事辯護律師全覆蓋體現了公共法律服務的快速發展。

“法律諮詢是日常性的,網絡不分時間、不分空間運行,12348法律服務網組織律師上網值班,運用智能化手段及時提供解答。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便捷獲得法律諮詢、普法宣傳和調解服務,免去了奔波之苦。”韓德雲說。

两会声音丨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律师如何发挥作用?

受到代表、委員點讚的中國法律服務網,正是近兩年我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目前,全國已建成2900多個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3.9萬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覆蓋率分別達到99.97%和96.79%,65萬個村(居)配備法律顧問。

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覆蓋全國,截至2019年2月18日,中國法律服務網及各省級法律服務平臺累計訪問1.5億次,法律諮詢總量300萬次

司法行政機關主導、各部門參與,以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為載體,由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證處、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各專業法律服務機構組成的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已初步建成。

“隨著全面依法治國實踐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在法治、公平、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對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說,近年來,各地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鑑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建設。一系列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進一步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廣東省公共法律服務發展迅速、思路新、反響好,我特地帶來了一些材料,與代表、委員們共同交流。”肖勝方代表說,廣東積極構建“五縱五橫”公共法律服務網,橫向集成實體平臺、語音平臺、服務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五位一體,縱向建立省、市、縣、鎮、村五級服務架構,打造“線上30秒,線下半小時”的公共法律服務圈。

覆蓋更多群眾需求

皮劍龍拿出一份民事訴訟調解前置制度的提案說:“人民調解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的一種,這份提案的目的就是提升人民調解的地位,滿足群眾需求。”

“一些群眾認為,打官司才是案件,才需要法律服務。公共法律服務以案件為中心的部分較強,其他內容應進一步提升。”韓德雲認為,將案件作廣義解讀的基礎上,案件各個階段的公共法律服務要均衡發展,要優化流程設置,加快整合法律服務資源。

“要推進法律服務的網絡化和體系化建設,注重下基層、進社區、上學校、走軍營、去監所、駐農村,把法律服務送到千家萬戶、普通百姓身邊。”呂紅兵說。

呂紅兵的想法和皮劍龍不謀而合。“推廣公共法律服務還能提升人民群眾對這項工作的知曉率、首選率等。”皮劍龍說,他調研發現,近些年,北京市開展的法律服務進社區、進樓宇活動,一開始群眾需求看起來並不大,隨著堅持走入一線,群眾的知曉度、熟悉度提升後,大量的需求隨之湧現。

“要持之以恆推廣,做得好、服務到位,受眾群體就會不斷擴大。”皮劍龍說。

“我更關注大數據、智能化應用以及業務質量提升,很多地區也在尋求這些方面的經驗交流。”肖勝方說,廣東法律服務網運營中心將服務、運營、管理、協調四項職能合一,組建線上線下一體化客服隊伍,負責梳理群眾需求、分派工作任務、跟蹤服務過程、監督服務實施等工作。組建了大數據中心,強化服務數據的歸集、分析和研判,提高公共法律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

吸引更多律師參與

目前,我國公共法律服務制度日趨完善,全國律師事務所、仲裁委員會、人民調解組織等達到85.3萬個,各類法律服務人員420萬人。

接受採訪的律師代表、委員認為,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法律服務網絡,服務提供者群體數量還需進一步擴大,律師可以在更多方面有所作為。

肖勝方說,在廣東和一些較發達地區,律師參與提供公共法律服務效果已經顯現。廣東先後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法律援助志願者計劃”“法援惠民 助力鄉村振興——律師實習人員服務基層計劃”,有效緩解欠發達地區法律服務資源匱乏,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全業務就是提供法律服務的全面性和充分性,全時空就是提供法律服務的及時性和均衡性,從時間上覆蓋全過程。”呂紅兵說,律師應該在國家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適應並滿足各個主體提出的法律服務需求;同時,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出更多的法律服務項目和服務產品,規範並引領各個主體的法律服務需求。

韓德雲和皮劍龍則認為,需要不斷擴大公共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廣泛吸納律師參與並提供優質服務。

“專門從事公共法律服務的人員數量與群眾不斷擴大的需求之間仍存在缺口。”皮劍龍說,這恰恰是社會律師隊伍發揮作用的空間。

“從最高人民法院發佈的數據來看,調解方式結案量逐年增加,佔到較大比例。”韓德雲說,調解是新的糾紛解決方式,也是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律師參與調解工作有助於矛盾化解。

两会声音丨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律师如何发挥作用?
两会声音丨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律师如何发挥作用?两会声音丨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律师如何发挥作用?

瞭解法治信息

關注法治平樂

两会声音丨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律师如何发挥作用?

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

有個好消息~喜歡微博的你可以在新浪微博客戶端搜索:法治平樂12348點擊關注,瞭解新鮮的法治快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