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現在某些學校讓學生去指定的書店買書有什麼看法?

默默聽泉z


看情況吧

我家每年也會遇到這種事兒,孩子的老師都很負責人,對孩子們的學習要求也非常高,幾乎每個學期都會要求家長給孩子們購買對應的教輔或者閱讀書籍。

做家長的也都很理解,事實上即便是老師不要求的時候我們很多家長還是會主動地給孩子買,但是往往遇到的情況是一個學期都過去了資料都是新的。

老師要去購買的我們都是用來做測試用,每張卷子老師都會批改而且會做試卷分析。

偶爾也會存在所謂的“指定書店”,但是這都是等於沒說,

因為老師讓我們買的都是很容易購買得到的教輔,無論是新華書店還是網店都可以買得到,而學校附近的書店也是能夠購買得到的。

班級家長也很熱心,有的購買不方便的都會在群裡喊一聲有沒有需要代購的,並且還能夠跟店家談個團購價(本來就打折,團購是折上折)。

這幾年雖然我們做家長的每個學期都會花錢給孩子買這些東西,但是沒有一個家長會對這事兒嘰嘰歪歪的。

說真的,就我個人而言我對指不指定無所謂,我對老師是不是藉機賺錢什麼的也不在乎,區區幾十塊錢還不會讓我經濟上覺得有多麼大的負擔,看看書房裡給孩子跟風購買的可能多少年都不會看的課外書、習題集,這點錢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我比較看中的是“老師讓買的,孩子會做的更加認真”這點。我就發現了,我給他買的書也好題也罷,絕對不會比老師要求的那些讓他認真對待。

我不能夠接受的就是“管殺不管埋”的推薦、指定。也就是那種只讓你買但是啥也不管了的情況,如果是這樣我認為還是有問題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或許看法就會不一樣了:

1、孩子是不是需要做教輔——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2、孩子做了對他有幫助嗎?——答案也是肯定的。

3、沒有這些教輔你覺得你有更好的辦法讓孩子鞏固嗎?如果有,那麼沒有就沒有吧。

4、你覺得錢重要還是孩子學習重要?

5、你是在跟孩子賭氣還是跟老師賭氣,你的籌碼是什麼?你的賭注是什麼?最後你又想得到什麼?

與其糾結“某些學校讓學生去指定的書店買書”不如看看這些資料是否對孩子有幫助。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可以在各地教育廳指定的教輔書籍目錄中指定一種教科書,但如果指定到某個書店購買,則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給人很多想想的空間。

近些日子來,指定書店購買指定教輔書籍,成為了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特別是接連發生多起到指定書店購買指定教輔書籍,甚至有地方排起了千人長隊的壯觀場面,更引發了人們的關注。比如,山西靈石、山東德州、河北鹽山等地,都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那麼,這一問題,我們究竟該怎麼來看呢?

首先,指定書籍,必須是教育廳指定的指定教輔書籍目錄內的書籍

幾年前,各地教育廳都先後制定了教輔書籍目錄,並在每一年的教材徵訂文件中,作為附件下發給各地、各校。比如,山西省教育廳公佈了《山西省2018學年中小學教輔材料目錄》,並強調,該《目錄》中公佈的2018學年(上下兩學期,即2018年秋季和2019年春季)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同步練習冊、2019年中高考輔導材料,是各市教育行政部門推薦、中小學校為學生提供教輔材料代購服務的唯一依據

並且,即使是指定目錄中的教輔書籍,也只能是自願購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強制、變相強制學校或學生購買教輔材料,不得進入學校宣傳、推薦和推銷任何教輔材料。

或許有人要問,這個目錄是如何制定的,這中間有沒有什麼問題,三水三心從來沒有參加過,自然無從說起,如果有人認為有問題,可以向各省的紀委監委反映。但作為學校、老師,只能執行。

其次,指定書店,涉嫌違法

其實,在很多年前,我們也會和一些比較大的書店達成協議,要求用比市場價低的折扣,把教輔書籍賣給學生,作為老師,只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免費得到1-2套教輔書籍,作為教師用書,另外的,可以免費送給貧困學生。

這其實是一種好事,但在現階段,自從有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後,這種行為,已經涉嫌違法,比如,利用職權或者影響力影響交易的單位或者個人。指定書店,其實完全可以視為是變相利用職權在影響交易。肯定是涉嫌違法的行為。

最後,指定書籍、指定書店,背後難免會有一定的利益勾結

並且,指定書籍、指定書店,背後,難免會被人懷疑,是有利益勾結的。道理很簡單,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你為什麼要指定這種書籍、指定這家書店?甚至,幾乎可以肯定的說,這背後,一定有某種利益交換和勾結——不然,山西靈石的書店老闆,又為何會被刑拘呢?

個人以為,如果學校或者老師(包括其他有關部門),在這中間有接受利益交換的行為,完全可以視為是利用職務之便,甚至是可以按照受賄來進行紀律甚至法律處分的。

所以啊,作為老師,在這個方面,真的需要慎重!不要有些時候,好心辦壞事,羊肉沒有吃成,惹上一身騷味!


三水三心


有看法也得保留,沒辦法啊,凡老師讓學生去指定書店買的書,大都是用來做課堂或課外作業所用。如不買,孩子不幹,於已內心不安。

這便如綁票一般,小命握在人家手裡,想逃也逃不掉,認命吧。

但是如果跳出需求來看,也不能全看消極一面,因為不管在哪買書,都得買。如果只想著利益在作祟,那肯定如吃了蒼蠅一般。在應試教育的今天,孩子們不在指定書店買,恐怕也得到其他書店,反正都是為學習。如此想,算作是自我安慰了。

如果真細琢磨這到指定書店買書一事的背後,恐怕得利者我不說,你亦非常清楚。這就是現實,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就是一種生存法則。只是良心有時就容易被狗吃了,可是有多少身在其中者,又去想這樣做有悖於良心呢。

書店為生存,自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尋找可銷售的途徑。無商不奸的時代,倒是沒有人去指責這些書商,因為大家都習慣了。你不買,他不買,總會有人去買。但是矛盾會直指那些讓學生去指定書店買書的老師,他們有些是為利益關聯,有些也是被強迫,想到此,也就算了。

說了半天,我還得表明自己的觀點,那就是我很討厭這種到指定書店買書的做法。因為這屬於被動的購買任務,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讓孩子從小就從老師那學習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最後肯定比老師玩這些潛規則還要牛,大有發揚光大之勢。


寒石冷月


這種問題我覺得是符合現在大部分教學需求的。第一、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也有自己對學生輔導資料的要求,統一購買的話一方面可以統一書籍,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統一講解分析,有利於學生學習。

第二、按現在的形式看,新華書店給學校配備的輔導資料題型過於陳舊單一,無法使學生擴寬知識面,也不利於學生對於題型的拓展延伸。相反,目前考試的試卷知識面都很寬廣,課外知識很多。我覺得這也是導致教師統一訂購的原因之一。

第三、當前中國的教育形式還是注重分數,分數仍舊是評價學生的重要標準。學校和新華書店配備的輔導資料不足以提高學生的分數。但是學校以及教育局等部門,又向老師要分數,要名次,那怎麼辦呢?只能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多做題,擴寬知識面,提高成績。

這只是個人見解,有不足之處或不對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


你在幹嘛m


指定者和書店肯定有利益關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