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詩,你更喜歡哪一首?

鮮橙多你個美年達


辛棄疾為南宋初年著名詞人,抗金將領,主戰派的代表;其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風格為主,與蘇軾並稱“蘇辛”,為宋代“豪放派”的代表詞人之一;



但其作品、詞句之中也頗多婉約之風,富含憂傷、柔腸情懷;在人們一貫的印象中,辛棄疾的婉約之風,與傳說中辛棄疾的高大、魁梧身材有點不合,不太令人相信,除了應當豪爽、鏗鏘之風格外,又怎能寫出那麼多繾絹、流連之作品!


這裡推薦一首辛棄疾的婉約風詞作《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今古雜誌


辛棄疾,宋代著名的愛國將領,受祖父的影響,一生致力於恢復河山。曾親自奔襲敵營,捉拿叛徒。多次不顧自己位卑進言朝廷抵抗侵略,最終南宋求和於金,使他悲憤中報恨去世。

辛棄疾憂國憂民一生,他所希望看到國家,沒有達到自己想象中的收復失地,重振江山。所以他一生在悲憤中渡過,他的詞也多是抒發自己壯志未酬的沉雄豪邁和悲憤。

辛棄疾的詞很多都很喜歡,喜歡他答好友陳亮“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氣壯山河之豪邁。喜歡他“問人間,誰管離愁?杯中物”的惆悵離別情。喜歡他“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壯志未酬,猶憶當年雄心。

要說最喜歡,還是那首《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一生滿懷雄心報國,可惜壯志未酬,只有在悲憤中傾訴自己的無奈和對國家美好的嚮往。《青玉案》是最能表達他身心情懷的詞。常回看,中央電視臺有一欄節目《經典詠流傳》有一期,臺籍老歌者陳彼得編曲演唱的這首《青玉案》,蒼勁有力的搖滾韻味,似乎更能詮釋辛棄疾的心境,夜總是被感動的熱淚湧動!


路遙lgy


最喜歡《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一首知名度很高的宋詞,可謂喜歡者不計其數,原因在於最後幾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意味深遠。

首先全詞意境十分優美。“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春風吹開了千樹繁花,光豔如流星一樣墜落如雨,原以為是春來了百花盛開,仔細一讀卻發現他寫的不是百花,而是夜晚的燈火煙火,並且是元宵節晚上城市的燈火煙火,想想那場景,浩大亮眼,怎一個美字了得。“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華麗的馬車在街道上駛過,灑下一路芳香。鳳簫的聲音宛轉悠揚,月光流轉,一整夜魚燈龍燈飛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頭戴華麗配飾的女子,笑盈盈從街道上經過,衣袂攜帶暗香,讓人心生憐愛。“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女子剛剛經過,然而站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卻不見蹤影,正悵然若失中,突然一回頭,發現她正站在那燈火漸次暗淡的地方。

這首詞辛棄疾在表達什麼?在表達愛情?還是在借女子表達自己孤高自賞,不落流俗?或許兼而有之。但從今天來看,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我們更看重這首詞的其它特質。一首詩能夠千古流傳,並被一代又一代人喜歡,往往不止擁有屬於作者自身的東西。它必定擁有些什麼特質可供移植,轉化為世人源源不斷的精神養分。這首詞就有這樣的養分,正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一句所包含的哲學思想。

這一句用來表達愛情有一種美而不傷的情懷。心中暗戀一位年輕女子卻求而不得,這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苦悶事,而世人最喜歡的結局,莫不是曲曲折折、輾輾轉轉之後,復又得之。那是一種極度失落無望後又得到的欣慰,是一種希望落空後又重拾的百感交集。於愛情如此,於其它人們心中的執念莫不是如此。不論是尋人、尋事、尋夢,尋思想、尋生活……凡是我們心中苦苦追尋而得不到的東西,心中難免都會產生一些悲傷情緒,甚至有時會有放棄的念頭。這句詩在告誡我們,有些事物苦求而不得,或許是努力不夠,或許是時機不對,或許是機緣不合,當這一切條件都俱備時,生活自會給予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最後把這一句也送給讀完了此篇的你,願你生命中所有的渴盼都是這樣圓滿的結局。


楊曉豔寫作


我最喜歡辛棄疾的那首元夕了,詞牌好像是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著重描寫的是元宵節燈火輝煌的夜晚,千樹萬樹銀花開,香車寶馬如雨星!一片絢麗多彩的世界和熱熱鬧鬧的節日氣氛烘托出一個孤傲不施粉黛的女子,看似與絢麗的夜晚格格不入但更是反襯了一個淡泊名利超凡脫俗的女性形象,也是當時作者對當時社會的現狀不滿及自己懷才不遇的心境還有不願和世俗同流合汙的孤傲的一種渲染。


海倫526


辛棄疾的詩都喜歡,更有一首真是知己之言的傑作。這位“一世之豪”卻豪包成空,走過了坎坷一生,他曾寫給堂弟一首《永遇樂》,以調侃的口吻戲賦自己的“辛”姓: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老。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

英雄失路,懷才不遇,千年萬生,萬般滋味,只以自嘲自謔來輕描談寫,飽含了詞人一生豐富的人世閱歷和深沉的身世之感。


用戶2913340071041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行雲流水325


青玉案 元夕


梅山425


為賦新詞強說愁


松軍10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啊啊啊,來壺老酒///


一人飲酒醉逍遙


氣吞萬里如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