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真的不喜歡林黛玉嗎?

潤楊的紅樓筆記


很多人認為元春主打金玉良緣,甚至不喜歡黛玉,我以微末見識寫一寫個人觀點。

一、元春的黛玉的交集

在林黛玉還未進賈府之前,冷子興就交代:

政老爹的長女,名元春,現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去了。

黛玉未進府,元春已是女史,而薛家也有十年沒有進過京城。

在元妃省親之前,文中一字沒提黛玉寶釵見沒見過元春,但在省親當晚,元春卻問:薛姨媽、寶釵、黛玉為何不見。

這就透露出一個信息,元春見過這兩個表妹。

小說會安排很多暗場情節,不需要寫得特別細,元春這麼一句話,我們就知道她們以前見過,可能姐妹之間還有交往,曹公就不必在前文裡寫這麼多餘的一件事。

王夫人解釋說外眷無職,不敢擅入,這是詩書世家的禮儀。

元春的表現是:

賈妃聽了,忙命快請。一時薛姨媽等進來,欲行國禮,亦命免過,上前各敘闊別寒溫。

一句闊別寒溫,就說明她們都見過。

那麼是什麼時候見過呢?

便是黛玉進賈府之後,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之前。

也就是說,寶釵是晚於黛玉認識元春的。

元春選入鳳藻宮那一年,黛玉和寶釵年齡都還比較小,對於小孩子,元春能有什麼厭惡之心?對她而言,釵黛都是小妹妹罷了。

二、元春不喜“玉”字

省親當晚,元春把寶玉題的紅香綠玉改成怡紅快綠。

寶玉寫詩的時候,寶釵就站出來指點寶玉元春不喜“玉”字,讓寶玉改了。

有人就拿著這個說事,可見元春不喜歡黛玉。

這種邏輯堪稱放屁,寶玉的玉難道不是玉了?

元春還討厭自己的親弟弟?

鳳姐就曾經說過:討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

我認為元春不喜歡玉字,鳳姐的解釋算得上一個理由。

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寶玉本身。

寶玉一見黛玉就問:可也有玉沒有?

可見這句話,寶玉之前就問過。寶玉還自己吐槽: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

所以寶玉肯定在元春和諸多姐妹裡提過這個玉,不僅提,還要問別人有沒有,然後還要說沒意思。

再想一想寶玉小時候的日常,上到賈母,下到丫鬟奴才,天天都是“寶玉”“寶玉”,動不動還會有人問,寶玉的玉呢?那塊玉怎樣怎樣。

搞不好寶玉自己還要上演砸玉,元春會喜歡那個字才怪。

再有就是金玉良緣。

薛姨媽和王夫人說過一句話: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

這句話連黛玉都聽到了,元春能不知道?

我認為元春很有可能對這個說法有些反感,否則她為什麼要避開“玉”字?

寶玉寫了紅香綠玉,她就把“玉”字丟了,於是有玉的怡紅院,成為沒有玉。這一改簡直是在宣佈:你們都看見了,這裡沒什麼玉。

三、元春端午節贈禮

這一節歷來解釋為元春更喜歡寶釵,有意促成金玉良緣。

關於二寶禮品一樣我之前和很多朋友都解讀分析,甚至爭執過。

寶玉寶釵的禮品是: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簟一領。

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子同數珠兒。

眼下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寶玉和寶釵相同的是鳳尾羅與芙蓉簟;一種認為是紅麝串。

在數珠兒是否等於紅麝香珠上,我們幾個人有些爭執不下。

還有人指出紅麝、鳳尾與芙蓉,全都指向黛玉,怎麼可能送給寶釵?是王夫人暗中調換。

還有人認為這禮物是寶釵參選失敗,元春的安撫。

總之是二寶禮物一樣了,所以有心人就往金玉良緣上靠。

其實我倒認為,黛玉和三春東西一樣,是元春把黛玉當做她們賈府的自家人。我不認為這一點表示元春不喜歡黛玉,也不認為這點表示元春看好了寶釵做弟媳。


以薛家當時的狀況,賈家當時的門第,元春不會看好這門親事。這對賈府沒有太大的裨益,薛姨媽和王夫人還在,兩家的關係就一定存在,這時候成親沒什麼益處。

我認為寶釵和寶玉東西一樣,是元春在表示寶釵和其他女孩子不同。你看她送禮物時,因身份而產生了幾個層面,賈母一層、王夫人等一層、寶玉一層、黛玉等一層,李紈鳳姐這類外姓媳婦單獨一層。

按理說,寶釵就該和黛玉她們是一層的。

寶玉是外男,所以和眾姐妹不一樣,而寶釵之厚重,與寶玉相同,不像是抬舉,反而像疏遠。

幾乎是向外明說,看見沒有,我多麼重視這個薛家的姑娘,她的禮品和我親弟弟的一樣,她是我姨媽的女兒,是住在我們賈府的客人。

但王夫人、薛姨媽、寶釵,她們卻覺得這像是信號,元春好像支持金玉良緣了!

接著的清虛觀打醮就很神奇,很多人就認為這是賈母公開反對金玉良緣,讓元春這一贈禮沒有下文,王夫人薛姨媽有口難言。

其實仔細看,元春贈禮之後鳳姐和賈母狀態很特別。清虛觀打醮是鳳姐攛掇起來的,她很高興,想去給自己放個假。而賈母也很高興,表示要一起去。只有王夫人不願意去,理由兩個,身體不舒服,預備元春那裡可能有人來。不願意去的還有寶釵,賈母卻要求她和薛姨媽一起去。

看賈母狀態,王夫人就笑:還是這麼高興。頗有種我們都勝利在望了,你還有功夫高興?

但賈母表現卻是:心中越發歡喜。

我認為這個歡喜是賈母讀懂了元春的意思,祖孫兩人心照不宣地來了一手。鳳姐這個人精也看出來了,所以想去休假放鬆。

在張道士提親的時候,賈母在道士跟前來了句: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

用和尚來回絕道士,賈母真乃神人也。

更神的是賈母后面的話:

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

她竟然說就算窮都無所謂,薛家有錢吧?在一邊吧?聽見了沒?寧願找窮的也不考慮!

如果元春支持金玉良緣,那麼她就會有應對賈母的策略,但是沒有。王夫人薛姨媽這邊一點動靜都沒了。王夫人預備元春那裡有人來,可能壓根就沒有人出現。

所以想寶釵那句話:我倒象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

誰是妃子呢?上頭穿黃袍的才是妃子啊!

用寶釵的話來反擊寶玉,就是:上頭穿黃袍的才是妃子,你這會來說我像妃子了?

而真妃子元春可不就是有寶玉這麼一個好兄弟嗎?

那麼寶釵那句話的潛臺詞應該是:你真是你皇妃姐姐的好兄弟!

你姐姐戲弄我,你也戲弄我,當我是什麼?你就應該和那些嬉皮笑臉的姑娘們頑去!

所以元春支持金玉良緣這件事我認為絕不是在這個時期,一定是賈府走上末路,在某種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而這種不得已造成了寶玉和寶釵的悲劇,特別是寶釵個人的悲劇。

因為元春的描寫就這些,後文無從分析,所以只能談到這裡。至於她不喜歡黛玉,我認為是無稽之談。更喜歡寶釵這種說法我認為也有失偏頗。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如有錯誤請指正。

-------------丸----------------


祁門小謝


筆者認為元春不應該不喜歡林黛玉。因為:1.元春從小與黛玉之母姑姑賈敏,關係應該是很好的。賈元春很有才情,但受影響不會來自武官出身的母親王夫人,而應該從小來自姑姑賈敏的教導。黛玉母賈敏做姑娘時一定很優秀,尤其才情出眾。未出閣時與侄女賈元春同伴在賈母身邊生活。她的才情教導、影響了侄女賈元春。最後使元春入宮成為"鳳藻宮尚書"。賈元春從小未與薛姨媽生活在一起,就林、薛而言,應是情感與"林"更濃。2.元春省親試才,對林黛玉的才情大加讚賞。道出;"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所及。"(第十八回)。話裡將"薛"排在"林"前,同後面的"姊妹"一樣,是以年齡大小為序,而非才情高低排序。3.有關端午賜物,為啥賜給薛寶釵的與寶玉的一樣,賜給林黛玉的與迎、探、惜三姊妹的一樣呢?有人因此就下賈元春有"金玉姻緣"賜婚的意思。但反過來賈元春難道就沒有,把林黛玉當作自家姊妹一同看待,沒當客人、外人的想法嗎?所以單從以上幾點來看:說賈元春不喜歡林黛玉而喜歡薛寶釵的證據顯然不足。


福榮


應該說元春從來沒有表現過不喜歡黛玉。

元妃省親那回,轉完省親別墅,她自己改了一部分匾,也題了詩。讓眾姊妹也各題一匾一詩。這種做法,一來拉近她與眾姊妹的距離,所謂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二來也順便考考大家的才學。而且特別強調:“妹輩亦各題一匾一詩,隨才之長短,亦暫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縛。”這是在鼓勵大家隨意發揮呢。對於元春而言,這樣的手足相歡的日子早已是遙遠的記憶了,所以眼下,哪怕撿回片刻也是好的。

一番詩作之後,元妃一一看過,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元春這樣說一則是寶釵和黛玉確實有才,作的詩肯定不錯,二則也是待客之道,表姐妹不同於親姐妹,表揚表妹們,那也是客氣的表現。因為我們從後來海棠詩社作詩的情況來看,探春也有出眾的時候。

到這裡為止,元春並沒有厚寶釵薄黛玉之說。而且,這也是書中記錄的元春的唯一的一次省親,也是她跟寶釵和黛玉唯一的一次見面。她此次根本沒有表現出來喜歡誰不喜歡誰,如果非要說,那就是都喜歡。後來沒再見,自然也就不會有比這一次更加直觀的印象。

接下來端午節的賞賜之物發生了變化,將寶釵和寶玉的一樣,別的姊妹們一樣,有人稱作為元妃賜婚。我不認為這是元妃賜婚,而是在“金玉良緣”的輿論作用下,元春表明了一次自己的態度,離賜婚一事還差得遠呢。但是,她顯然也沒有料到這樣的動作會給賈母、寶玉等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樣的影響傳出來的信息想相信元春也接受到了,所以,端午節賞賜之後,一直到整部書結束,我們都沒有再看到元妃在寶黛釵三人的問題上還有什麼動作,彷彿一切都隨著那個端午節之後煙消雲散了。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蘇小妮


元春是喜歡林黛玉的。

在省親時,曾誇過薛林二妹與眾不同,不是賈府姐妹所能比的。但必定僅見一面,對薛寶釵和林黛玉也只有一個大概印象而已。

在感情上元春對黛玉要比寶釵更近一些,因為她和姑姑賈敏曾一同在賈母膝下長大,受教育。賈敏風姿綽約,對這個小侄女影響很大,從感情上,素養上,賈元春都會更覺黛玉親近一些。

但是這種親近抵不過母女間的血緣關係,在《紅樓夢》前文皇帝曾說過,二、六日妃嬪家女眷可以進宮探望。賈母老了,去的不多。但王夫人經常去,母女間無話不談,在寶玉的婚事上,王夫人無非是貶黛揚釵,所以出現了端午節寶玉和寶釵禮品相同,高於黛玉和三春一事。表明元春的態度。

但賈母隨即進宮,說明自己的態度,寶釵的最大不足是商人出身和惹事生非的薛蟠。

在教養自己成人的祖母和自己的親生母親意見極不一致的情況下,元春選擇了中立,所以在後文中再也沒有提及元春對寶玉婚姻的干預。

單憑端午節賜禮一事,並不能說明元春不喜歡林黛玉。


旁觀者嵐



省親之際、作詩一節,她首肯黛玉為第一,慧眼識才。


說到她自宮中的賜禮一節,寶釵與寶玉的相同,恐也並非是其所定、王薛調包或作主也未可知。


至於寶黛釵的婚姻大事,作為寶玉的親姐,元春無疑會尊重、贊成寶玉對誰是心儀之人的態度,似也不便凌駕於賈母、賈政之上。試想她以皇妃之尊、賢妃之德,焉肯造次?個見。


溯路之行2


第一面是喜歡的,可是眾口鑠金,尤其是王夫人不喜歡黛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