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與程咬金並稱反王,但大多數都是有點勢力湊數的

這些人與程咬金並稱反王,但大多數都是有點勢力湊數的

隋唐英雄之十八反王(上)

一、曹州 宋義王 孟海公

孟海公本是營州城外宋義村的一個員外,傢俬鉅萬,傭工不計其數。麻叔謀開鑿運河,益路恰好經過他家祖墳,孟海公四處打點,請監工消改路線以保全祖墳。不料監工收受了銀子,等到開近墳邊,卻推說朝廷制定的路線不能徇情更改。不但把這墓發掘一空,還盜去了棺中珍寶。孟海公聞之大怒,遂反入曹州自稱宋義王。楊廣下揚州觀瓊花,孟海公等十八反王結盟截殺楊廣。隋滅後,李世民攻打王世充,孟海公等四王發兵救援,結果他的黑白二夫人被尉遲恭活捉,自己只三個回合就被羅成支槍挑於馬下。

歷史上的孟海公沒這豔福。他本是山東曹州人,起兵為群盜,眾有數萬人。孟海公是個粗鄙無文的武夫,極其痛恨文人,凡是俘獲“稱引書史”的士人皆殺之。這也註定了孟海公的成色和出息。山東諸股農民軍,有的在本地做大,有的流竄到江南成事,孟海公卻一直居守曹州一地,勢力很弱。後來竇建德勢力擴張,吞併了孟海公。虎牢關之戰後,孟海公和竇建德都被俘入長安,論罪斬殺。

這些人與程咬金並稱反王,但大多數都是有點勢力湊數的

汪堅辛飾孟海公

這些人與程咬金並稱反王,但大多數都是有點勢力湊數的

孟海公的黑白夫人


二、陳州 勇南王 吳可宣

吳可宣,陳州刺史,隋煬帝楊廣徵奇花異石、珍禽鳥獸以充宮室,派往各地官員趁機搜刮聚斂。陳州因盛產牡丹而飽受盤剝之苦;吳可宣乘陳州民眾怨聲載道之機舉兵反隋,自號勇南王。楊廣下揚州觀瓊花,吳可宣等十八反王結盟四平山意圖截殺楊廣,吳可宣被天下第一好漢李元霸所殺。

這些人與程咬金並稱反王,但大多數都是有點勢力湊數的

小浣熊版吳可宣


三、沙陀羅國 英王 於突殿

隋初突厥領土曾遍及今蒙古、新疆和中亞一帶。隋文帝利用突厥內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之策,東突厥降隋,稱沙陀羅國,部落首領封英王。隋煬帝時期天下大亂,英王於突殿乘機自立反隋。於突殿剽焊勇猛,好鬥成性,領兵參加了十八反王伐隋聯軍,對陣中正遇李元霸。於突殿看李元霸又瘦又小,聯軍中竟然無人敢出戰,遂自告奮勇。他高舉手中的紫金棍向李元霸打去,但雙方力量相差懸殊,紫金棍立刻被李元霸的擂鼓甕金錘砸飛,李元霸又是一錘,於突殿登時斃命。

這些人與程咬金並稱反王,但大多數都是有點勢力湊數的

小浣熊版於突殿


四、夏州 夏明王 高士遠

大夏國大將軍、党項人比干阿利,因構築了堅固無比、硬可礪斧的都城"統萬城"被賜姓高。大夏國被滅後“統萬城”改稱夏州,比干阿利的後人高士遠乘隋末亂世,率党項族眾在夏州舉事,憑藉夏州城池堅固、党項兵作戰兇悍,據守北方,稱夏明王。高士遠與於突殿素來交好,諸反王結盟四平山共伐隋煬帝,於突殿挑戰李元霸身死,高土遠上前拼命,也死於李元霸的錘下。

這些人與程咬金並稱反王,但大多數都是有點勢力湊數的

小浣熊版高士遠


五、幽州 北漢王 鐵木耳

鐵木耳,原是突厥管轄下的一個遊牧民族的首領,驍勇善戰。東突厥降隋後,鐵木耳乘亂自立,逐漸蠶食吞併了周邊的弱小遊牧民族的領地,盤踞幽州,自稱北漢王。隋煬帝時期天下大亂,鐵木耳領幽州十萬大軍,與十八反王在四平山結盟共同討伐楊廣,對陣中被李元霸所殺。

這些人與程咬金並稱反王,但大多數都是有點勢力湊數的

小浣熊版鐵木耳


六、明州 齊王 張稱金

張稱金,明州太守,隋末煬帝下揚州,下令考核江南各地官員,供奉財物多者政績為佳,逼得各官員紛紛搜刮民脂民膏,弄得百姓民不聊生。張稱金趁機舉義旗,開倉放糧,立刻聚集數十萬眾義軍反隋,自稱齊王。竇建德反出隋都後,四下聚眾,夜襲明州,張稱金被殺,明州被竇建德所得。

這些人與程咬金並稱反王,但大多數都是有點勢力湊數的

連環畫版張稱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