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主要教什麼?

juliannaking


  早教是指人從出生開始到小學的這個階段,由於0到6歲是人發展的重要時期,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因此很多習慣、方法、思維和智力發育都是在6歲前打下基礎,後天的培養就從這裡開始。早教不是簡單等同於畫畫、識字、背詩,早教最核心的意義在於給予孩子一個營養豐富、教育指標明確且方法科學的環境,對於孩子的大腦發育進行激活作用,促進其體能、智能、心理的健全發展,讓孩子在科學育兒的引導下,順其自然的成長。

  那麼,究竟要不要上早教班?如果你經濟條件富裕,並且有時間陪孩子,那麼不妨考慮陪孩子去上早教班,畢竟,他們在兒童早期教育上更專業。如果你身上揹負著房貸、車貸和養家餬口的重任,並且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去上課,那麼建議您不要考慮報早教班了。

  另外,家長該如何對一歲的孩子投入呢?才有利於孩子未來的長遠發展呢?

  1. 是多多陪伴孩子,滿足孩子的親密感和安全感需要。一歲左右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大人的陪伴。陪伴具有許多正面效應。當大人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時,孩子會覺得自己重要,會和父母之間產生安全的依戀關係,這對於孩子自尊心的啟蒙和安全感的培養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正面作用。

  2. 多讀書給孩子聽。研究表明:在孩子6個月大至4歲這個時間段裡,媽媽給孩子讀書的次數越多,到孩子四歲的時候,他們認識的單詞越多;他們同時具有更強的早期閱讀和拼寫能力。可見,早期的親子閱讀與孩子未來的語言能力及學業表現,是有直接關聯的。

  3. 多和孩子做遊戲。童年的主要任務是遊戲,是成長,而不是學習知識,更不是參加早教班。遊戲應該成為兒童生活的主要內容,因為豐富的遊戲不僅有利於兒童發展肢體能力,還有利於兒童的認知發展和親社會能力的形成,對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性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早教不僅僅就是早教中心的課程,早教更是父母在家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的早期教育。但是,寶寶在不同的年齡裡,他們的身體發育程度、腦力發育程度、接受能力之類的都是不同的,所以爸爸媽媽可以結合寶寶現月齡階段科學指標和自身條件展開早教工作。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隨著時代的發展,早教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很大重要性的教育環節。

很多人擔心孩子才幾個月、不滿幾歲,怎麼可能會讀書認字呢?這裡要強調一點,早教不等同於知識早教!早教並不是教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讀書寫字,因此它並不違背兒童的成長規律。




什麼是早教:

顧名思義,早教就是早期教育,從狹義上主要是指兒童在0-5歲階段的早期學習。比較好的早教機構往往會以體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的發展作為兒童早教的科學目標,注重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平衡力量和速度等重要的能力。




為何孩子需要早教:

早教是胎教的自然銜接。

在胎兒出生前,一部分父母會給寶寶做胎教,比如胎教音樂、胎教語言、胎教撫觸等,這些刺激會在胎兒的腦部形成一定數量的信息,並且對胎兒的感覺器官、大腦產生積極的影響。

而寶寶從出生到6個月之內是大腦細胞增殖的高峰期,寶寶不僅需要充分的營養供給,還需要外界給予持續不斷的適度和適時的感覺、視覺、觸覺的刺激,才能進一步地促進他神經系統的發展。所以,胎教和新生兒的早期教育是互相自然銜接的。



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1964年出版的《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一書中提出,五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日本學者木村久一認為,兒童的潛在能力,遵循著一種遞減規律,即生下來具有一百分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在一出生就進行理想教育就可以成為具有一百分能力的人。

簡而言之,在兒童成長早期,豐富的環境刺激能夠極大地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早教教什麼:

早教的內容,重點是以科學的方式幫助寶寶訓練正確的行為,培養其在認知、情緒、適應生活、社會性等方面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形成各種能力。具體來說,早教的內容可歸為:

1、發展身體動作和感知覺。

通過遊戲等方式,使寶寶的身體大動作、精細動作及視聽觸味嗅等各種感覺獲得更好的發展,為培養寶寶各種良好習慣做好準備,為寶寶進一步的探索、認知、發展社會性、適應生活打好基礎。

2、培養使用語言和表達溝通的好習慣。

語言是與人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我們要抓住寶寶的語言發展關鍵期,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養成寶寶正確表達自己、與他人進行溝通、理解他人的好習慣。

3.培養做事的好習慣。

在早教中,通過讓寶寶參與各種活動,通過讓寶寶與父母、與他人一起做事或自己做事的活動,教寶寶正確的做事方法,使其養成有條理、有秩序、認真踏實、善於思考和創造、耐心和堅持等良好的做事習慣。


4、培養探索和認知的好習慣。

認知周圍世界是寶寶重要的學習任務,通過科學的早期教育,可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好奇心和求知慾、主動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後長大的學習打下基礎。

5、培養與人相處、適應社會的好習慣。

人是社會性的群居動物,在寶寶成長的早期階段,我們要教其學會與人和諧地相處,懂得遵守與人交往的規則和社會規則,培養其與人相處、適應社會的好習慣。


(手機打這麼多字不容易,覺得好就點個贊吧~)


Korlan


我認為早教,關鍵在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肢體協調能力,這兩種能力,是給孩子進行早教過程中,必須要訓練的兩種能力。

早教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更快適應小學課程,迅速跟上老師講課的速度,但是很多家長會本末倒置,認為早教就是提前學會小學知識,這是不對的。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肢體協調能力呢?

邏輯思維能力

  • 學習分類

通過找出各個物品間的共性,將具有相同屬性的物品放在一起,建立清晰的認知區分能力,訓練孩子的觀察力以及注意力,鍛鍊孩子的思維。

  • 認識時間

時間具有順序性,將一天的不同時段打亂,讓孩子按照時間順序理清楚,在排列的過程總,順序思維得到鍛鍊。

  • 建立數字觀念

通過將數字符號與具體的事物數量對應,建立系統的數字觀念,在未來學習的過程中,數字的使用是必不可少,建立符號與實物之間的聯繫,讓孩子更快學習抽象的數學。

肢體協調能力

在訓練孩子的這項能力,可以在平時生活中,多邀請孩子一起參與一些家務活動中。

這是一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得到鍛鍊的能力,沒有必要通過系統的訓練進行聯繫,多帶著孩子一起活動,就足夠了。


喜寶爸爸


早教主要是學中玩,玩中學,讓孩子感知這個世界同時也能學習,早教的目的即使學到東西也是開發智力。

人的一生在於0—6歲的教育。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自然界的生物規律和人生的成長規律是神奇的和諧一致。

0—6歲是快速增長期,到6歲已經基本成熟。期間豐富的物質營養是大腦發育的基礎和物質條件。而各種強烈有效的信息刺激,則會激活大腦細胞,使其產生儲存記憶功能和處理信息功能,讓大腦真正的活起來,發達起來。

若要提高智商,惟有激活腦細胞是最有效且必須的手段。沒有激活的腦細胞處於一種休眠狀態,對人的智力功能沒有任何積極意義。而且日漸退化、萎縮,喪失功能。

早期教育一年的效果等於以後10年,這已是教育界不爭的事實。投資早期教育1元錢,等於以後投入100元甚至更多。早期教育,事半功倍,宜早不宜遲。

所以早教的意義不言而喻,當然早教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地就是圖片記憶法。

人們對於畫面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相比起枯燥的文字,需要一行一行進行練習,比如貓,小,帥學漢字是一款採用圖片演化成字體的軟件,讓孩子在好奇快樂中學習漢字,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是一款免費的好軟件。我經常在她身邊陪她學,早教之根本就是迴歸家庭


發狂小靦腆


早教,早期教育,教育是無所不包的,我理解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它包含了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如果就是不知道早期教育從哪些方面著手好我有以下建議:

1.音樂,孩子從出生開始,先靠耳朵感知世界,她會聽到各種聲音然後產生好奇,這個時候聽一些古典音樂,是對孩子最好的啟蒙,可以一直聽下去,直到幼兒園,小學,沒有界限。



2.繪畫,每個孩子都天生愛畫畫,一歲以後可以給她們準備紙筆,任其發揮,既能鍛鍊手眼腦協調能力,表達能力,又能很好的幫寶貝表達情緒,會畫畫愛畫畫的孩子都具有很好的審美能力,家長可以從孩子的畫中看到孩子的內心世界。



3.運動,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感受自然和生命的力量,主席說: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好的身體是孩子一生的根本,多運動,愛運動的孩子協調能力,感知能力都會更好。



4.安全感和幸福感,這方面缺失是長大後沒辦法彌補的,這個安全感和幸福感最好由媽媽來給,理由很簡單,孩子天然和媽媽不可分離,如果早期媽媽給孩子足夠的陪伴,愛,那麼孩子從小就會表現出樂觀,開朗的性格。


早期教育包括的太多了,以下再簡單列舉一些:品德,韻律,語言,行為習慣,閱讀,安全,膽量。多研究,多看些書,從別人的經驗裡總結自己的方法,不是所有方法都適合自己家孩子,因材施教,找到自家寶寶的特色,進行有針對性兼全面發展的早教,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

藝術育兒,關注我


art養育


眾多教育理念的傳播,很多父母意識到對於孩子的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對於年齡越小的小朋友來講,早期教育也尤為重要。很多父母變得不解,我的寶寶那麼小,走路還不會,怎麼教育啊?寶寶還不識字,讓他遵規守矩的怎麼可能啊?我家寶寶還小,每天就是吃喝拉撒的,教育啥啊?很多父母帶著對於早教的質疑和不解,其實,他們並非真的瞭解早教。現在很多早教品牌的多樣化,很多家長也可以深入的瞭解早教到底在教什麼。

但是,很多家長質疑,我看到你們就是在帶著孩子玩遊戲,而且孩子還是不會數數,不知道怎麼計算,也不認識漢字,這不是就是給孩子找了一個遊樂園麼?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表面上看是在讓孩子做遊戲,和遊樂場也沒有區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都是快樂的。但是從教育本質來講,早教並不是直接灌輸知識,不是讓孩子知道1就是1,2就是2,而是在遊戲的過程中,將孩子帶入場景化的生活情景中,孩子除了開心快樂之外,還會去自發的去發現一些奧妙,這時候知識就會自然而然的接受了,是在發展孩子的主動學習,而非被動接受,長遠來看,大家就會發現這兩種學習方式的區別了。這就和遊樂場不同了,孩子離開遊樂場之後最大的感覺就是開心。當然,這種變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分分鐘就可以看到效果的,它是從寶寶自身的成長出發,更為合理的幫助他們發展。


YoKID優兒學堂


對於早教,我是從一個寶媽那瞭解到的,那時候去她家做客,她家的寶寶剛好2歲,正在籌備送早教班的事宜。於是,晚上我回去查了相關的資料,在前程無憂看了一下招聘信息,投了一份早教老師的應聘。第二天如約而至的去應聘了,原來是培訓機構,專門培訓早教課程,通過後可以考相關證件的,於是我就報了名,開啟了15天的學習培訓,整體下來的話,課程還可以。

對於早教也有了一點的認識,就是針對0到6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對孩子全方面的教導,包括精細動作,大動作,社交,語言,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指導。但個人認為,對於早教的話,家庭和早教機構同等重要,有能力的父母可以自己在家進行早教的,結合早教機構給的大群體氛圍,讓孩子更好的學習。


月明的後花園


早教機構主要是提供一個父母和孩子相互交流互動的平臺。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早教老師上課主要是訓練寶寶的語言、認知、精細動作、大運動、社會交往能力、感統、音樂等。

不同的月齡段分班不同,課程內容也不同。

不同年齡段和遊戲:

0-3個月 視、聽、嗅、味、觸覺等感官訓練,撫觸、翻身、抬頭等為主。

4-6個月視覺追蹤、抓獲、翻身、爬行等訓練

7-9個月坐、爬、抓放訓練、視覺辨別、拍手、語言、拉繩取物等。

10-12個月扶走、蓋蓋子、說單個字、發音、認知、獨立手膝爬、扔東西、模仿動作、物體永存等。

13-15個月說重疊字、叫爸爸媽媽、認識紅色、敲敲打打、指認身體、認識常見動物水果、捏豆豆等。

16-19個月 穿珠子、搭積木、玩套盒、找東西、親子閱讀、獨自遊走、常規秩序遊戲。

20-24個月 聽聲尋源、顏色遊戲、分類、身體協調遊戲等。

25-30個月律動模仿、使用工具、勺子游戲、大運動遊戲等

31-36個月 音樂啟蒙,樂器演奏、聽力遊戲、故事、感統遊戲、語言接龍游戲等。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家裡也可以輕鬆早教。多看書,多學習,多和孩子交流玩耍,有效地陪伴比把孩子交給別人教好不止一百倍。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靈動超級育兒


按照我《順境教育》做簡單分析。

早教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始:

1,四肢五官能力;

2,生活的生物鐘;

3,良好的生活習慣;

4,良好的成長狀態;

5,良好的親子關係。

隨著孩子的成長,可教的東西會越來越多,且會不斷升級。

可羅列的內容太多了,僅主要內容都是羅列不完的。

如知識,能力,習慣,狀態,興趣,熱點,道理,方法,琴棋書畫等等

根據早期教育的及時性隨時性特徵,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見聞,隨時可教,隨處可教。

呵呵,再主要一點:

1,全面啟蒙;

2,根據家長與孩子的具體情況適當培養熱點,只要孩子喜歡且適合孩子及其成長即好。

3,引導孩子適應未來,順教育,成為小學教育需要好苗。

以上思路,應用時需細化消化吸收,靈活應用。


家長話題


早教是近幾年的新名詞,我也是一位年輕的媽媽,我認為早教第一要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穿衣吃飯等簡單的要獨自完成!第二要教孩子安全知識,知道保護自己不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論在想吃的東西如果不認識,不要吃,回家給爸爸媽媽說,會買給他的。第三好的衛生習慣,吃飯前後一定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