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歲如何進行繪本閱讀?

黃一越媽媽講育兒


分享|親子繪本閱讀——怎麼選?怎麼讀?

經常會有朋友問,小孩子多大可以開始讀繪本?我總說,此時此刻。其實孩子的閱讀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越早越好。

沒有太糾結於具體什麼時候,我反而更關注,各個年齡層的孩子,讀什麼,怎麼讀?

面對繁榮的出版市場,現在我們接觸到的繪本品類繁多,作為父母該怎樣去選擇,有什麼規矩可循,選好之後又該怎樣去讀……這一連串的問題也是我一直在尋找答案的動力。

首先,來說說什麼是繪本,是不是有圖有字就叫繪本呢?剛開始我真的以為是。但上了韓茹老師中科院心理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博士 的《兒童早期繪本閱讀與培養》,我才真正瞭解什麼是繪本,才知道繪本里面的圖畫和文字是怎樣一種關係。

繪本其實是一個外來詞,在英文裡面叫做picture book,所以廣義上很多也叫圖畫書。

但北京師範大學著名兒童文學研究專家陳暉教授在其著作《圖畫書的講讀藝術》一書中認為:“等同'繪本'概念的圖畫書,主要是指兒童圖畫故事書,一種專為兒童設計,依靠一連串圖畫和為數不多的文字結合,或者完全沒有文字,全靠圖畫來傳遞信息、講故事的圖書。”

這就要求我們,在繪本的閱讀當中,不僅要重視兒童的文字閱讀,更要重視兒童對於圖畫語言的理解和詮釋。

關於怎麼給孩子選擇繪本,一般我會遵循幾個原則。

從小朋友的年紀來考慮。

繪本畢竟是給小朋友讀的,應該跟個體發展的特點、成長的需求、個人的興趣等等各方面來相匹配和相契合。

比如,嬰幼兒的所謂閱讀就是拿書行為,經常會粗暴的對待圖畫書,也經常會專注地觀看書中的畫面,對著某個熟悉的物體微笑或大小,所以這個階段適合的繪本就是那種顏色鮮豔的“布書”。

六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就能用手觸摸圖畫中熟悉的物體,這個時期一般會推薦那種有觸感的立體書。

學步期的幼兒有時會說出圖畫書中某些事物的名稱,或指著圖畫問:“這是什麼?”這些行為都是他們理解書中圖畫的作用的開始。這個時期可以考慮一些行為習慣的繪本。

到了語言發展期,我記得給小金主讀《好餓的毛毛蟲》,重複的句式,星期一到星期天的常識,有序的一個、兩個、三個……傾聽能力,理解能力,詞彙量,語言表達等都有明顯的進步。

還有部分繪本沒有特別限定於哪一個類別,但讀起來暖暖的。

比如,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我媽媽》就讓小金主印象非常深刻。每每看到我做蛋糕、提東西……他都會說“和安東尼媽媽一樣”;看到爸爸踢球,他也會聯想到“和安東尼爸爸一樣”。對爸爸媽媽的崇拜決不亞於作者本身。

當然,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不盡相同,這也只能是參考。

從繪本本身的特質出發。

目前繪本市場的流通渠道非常通暢,怎樣在魚龍混雜的大池子裡去甄別繪本的優良。我一般會考慮出版社,首選信宜、蒲蒲蘭等比較出名的出版單位。

再考慮是否獲獎,如繪本界的奧斯卡——美國凱迪克大獎、繪本界的小諾貝爾——國際安徒生大獎、英國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等。

另外也會參考一些繪本作家、研究專家、業界大咖的推薦。經常就在悠貝閱讀CEO林丹姐的微信朋友圈找到好推薦。

當然,好繪本也有一定的標準:故事本身是否富有趣味並容易理解;是不是契合幼兒的身心發展及興趣需要;透過圖畫能否完整傳遞出書中的故事情節、角色、氣氛和信息;角色是否刻畫的立體生動、真實,令人印象深刻;圖畫和文字是否和諧,符合故事和主題;細節是否生動和豐富……

至於怎樣讀繪本,我想到一個詞“天時地利人和”。

閱讀時間:比較固定的一般會選擇在洗澡後,睡覺前,閱讀時長視情況而定,10分鐘左右(一般看小金主的心情和精神狀態)。

閱讀地點:安靜的環境,光線溫暖、明亮。

閱讀姿勢:找個坐著舒服的姿勢,不要躺著,年紀小的孩子可以有父母摟在懷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坐在父母身邊,方便互動。

閱讀方式:挑好書之後,家長最好能先研讀並喜歡上那本書。一般而言,可重點關注故事和人物,核心場景和中心畫面、細節與趣味等。可引導幼兒從觀察封面開始,閱讀進行時,可以利用一些策略方法引起幼兒的閱讀興趣,包括提有趣的問題。還有就是要親自讀給寶寶聽,不要指望放錄音或者電腦課件,小金主對這個特別反感。

閱讀態度:注意鼓勵孩子積極思考,與家長互動;重視孩子的觀點和看法,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孩子的認識比大人強多了。

繪本閱讀的延申

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習慣把繪本當成是故事講述活動,通常以總結主題、複述故事作為結束活動,沒有做相應的延申,幫助幼兒加深對繪本故事的內容理解。角色扮演就是理解繪本角色與主題的最佳方法,音樂、遊戲等可以使繪本閱讀變得更加有趣。

親子繪本閱讀是一個大話題,只要是涉及到"獨一無二"的寶寶,任何觀點都難免帶有主觀性,僅供參考!~~


後生人的育兒觀


(一) 樹立正確的親子繪本閱讀時間觀念

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進行親子繪本閱讀,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0-12個月的幼兒樂於爬行、扶走,1-3歲的幼兒喜歡各類冒險活動。此時,家長應把繪本放在一邊,先讓幼兒有足量的運動,當他們消耗一定體能想要安靜地休息時,才是最佳的閱讀時光。家長不應忽視幼兒的身體特點,把親子繪本閱讀固定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進行,這不僅是導致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缺乏專注度的原因,而且也會使幼兒產生一種誤解,以為親子繪本閱讀是每天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而對親子繪本閱讀產生排斥心理。

(二)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的繪本

1. 0-12個月的幼兒

該階段的幼兒自我意識還未萌芽,他們無法理解故事情節。因此在這個階段,家長不需要考慮繪本的情節性,遊戲類繪本才是低幼啟蒙的首選。市面上的遊戲類繪本包括:觸摸書、翻翻書、洞洞書、立體書、布書等。幼兒在好奇地摸一摸、翻一翻的過程中,產生最初的閱讀興趣。在這個階段幼兒會經歷左顧右盼、毫無興致的過程,其實這是親子繪本閱讀開展早期的正常表現。幼兒不可能一下子就喜歡閱讀,家長此時應有耐心,只需循序漸進地對幼兒進行引導即可。

2. 1-3歲的幼兒

隨著幼兒年齡增加,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對自己開始有所認識,能逐漸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動作行為,這些變化使得繪本的選擇範圍變得更為寬泛。單純的遊戲類繪本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幼兒的興趣,他們開始喜歡有簡單情節、畫風可愛、與日常生活場景相關的且字少圖多的繪本。當繪本中涉及到故事情節時,就需要家長把握故事內容的難度,選擇契合幼兒理解能力的繪本。家長可通過觀察繪本中每張圖片對應的字數,初步判斷該繪本的故事情節發展是否符合幼兒的認知範圍和理解能力。0-3歲幼兒的詞彙量較少,家長應注意每頁繪本的文字數量。給語言發展尚不充分的幼兒閱讀文字較多的繪本時,幼兒根本不知道聽到的詞彙指的是什麼,也就無法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比如,1歲左右的幼兒,從語言發展的平均水平來看,說話的長度是“媽媽”“拜拜”“飯飯”“狗狗”等兩個字數。所以,給1歲左右的幼兒閱讀繪本,每頁有1-3個字是比較合適的。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幼兒的理解能力增強,繪本的文字可以慢慢變長。比如,每頁有4-8個字的繪本比較適合2歲左右的幼兒,而每頁有9-15個字的繪本比較適合3歲左右的幼兒。

(三) 採取正確的閱讀方法

對於詞彙量較少的0-3歲幼兒來說,從“通過聽讀吸收詞彙”的觀點出發,家長在閱讀繪本時應該做到將繪本中的圖畫和文字有機結合,即畫和文對應,否則,幼兒可能並不知道閱讀中涉及的文字究竟指什麼。這就會使繪本的語言吸收和理解效果大打折扣。家長在為幼兒閱讀繪本時,應採取以下兩種閱讀方法。

1. 中途不要說明或提問

在給幼兒閱讀繪本時,家長在中途問道:“這是消防戰士哦,寶寶看,這是大樓哦,寶寶知道了嗎?”這種在閱讀中途提問更像是一種說明,這種說明表面上看似促進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但實際上會打斷幼兒對閱讀的感情移入,不利於培養專注力。因此,在幼兒剛剛學會說話的階段,給幼兒閱讀時要儘量避免說明類的提問,儘量做到讓幼兒始終對故事保持著感情移入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對畫面產生深刻的印象,繪本中的單詞或語言才會深深地刻在幼兒的心中。至於瞭解幼兒是否真的聽懂繪本中所講的故事,家長可以邊閱讀邊觀察,或者等到閱讀完再提問。

2. 指著圖片閱讀

若在閱讀的過程中儘量減少提問,那麼家長應該如何確保幼兒能夠理解繪本中的文字呢?繪本中會有許多0-3歲幼兒不認識、不理解的詞彙,所以家長在給幼兒閱讀繪本時,應該用手指著繪本中表示那個詞彙的畫。比如,在家長讀到“消防車來了,消防戰士朝著大樓噴水”時,幼兒可能不知道“消防戰士”“大樓”是什麼。這時,家長可以在讀到“消防戰士”時,手指著消防戰士的圖,讀到“大樓”時,手就指向大樓的圖。同時,要記得此時稍微放慢語速。


綜上所述,優質的親子繪本閱讀,應以適當的閱讀方式為基礎。家長應首先建立正確的閱讀時間觀念,然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幼兒選擇適合的繪本,最後,在繪本閱讀時,家長應指著圖片進行閱讀,避免中途出現提問或說明。


兒科醫生鮑秀蘭


現在的研究已經知道,1歲內的嬰兒具備了閱讀的能力和需求的,所以0-2歲孩子可以進行閱讀遊戲了。

嬰兒到4個月左右,眼睛觀察事物的模式已經建立,聽力當然更進一步了,加上睡眠時間逐漸減少,正好是書和圖卡這樣的閱讀玩具侵入的時候。

家長可以提供色彩鮮豔的大型圖卡,布書了,跟孩子共讀了:當然這個時候,就是媽媽爸爸拿著這些東西跟孩子“嘮叨”即可。

到了半歲後,嬰兒的哈喇子會滿嘴飆,千萬不要捨不得你精心給準備的各種“書”,啃也好,撕也好,咬也好,在幼兒用嘴巴感知的時期,不要因小失大啊。

我一般建議可以提供孩子類似於《嬰兒畫報》那樣的刊物,紙型內容都很安全,物美價廉,心裡不會糾結哈。

還有就是各種嬰幼童產品的DM手冊,裡面有嬰兒熟悉的物品,他們很有翻閱的興趣。

再過倆月,有些孩子已經開始依依呀呀了,他已經知道大人的語言表達中的種種不同之處了。對你的“讀書”的興趣更濃了,會對你的閱讀給予回應了。有時候,完全可以跟這麼大的小屁孩“互動閱讀”了---可以問問他對圖卡、讀物的意見了。

語言是人進行思維的工具,孩子接觸到什麼養的語言預示著他可能的思維能力的質量。在孩子張口說話前,讓他聽到大量的、文學性的語言對他今後語言能力的發展會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會讓孩子對我們的母語文字產生好感。


一歲前後,有的孩子會開始主動找書了。出現這種情形,一定給予積極的回應,凡是孩子“找到”的讀物,積極認真投入地跟他一起共讀。

提醒大家:

不要把早早期閱讀太當作一回事,不要以為他們會這樣那樣的“閱讀”才對,對他們來說,啥書就是玩具而已,閱讀就是親子游戲而已。

讓他們把書,把和大人一起“玩書”當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就有福了,孩子也有福了。

適合0-2歲寶寶的閱讀材料有怎樣的特點呢:

概括地說是:

安全感(內容熟悉和書本安全)

構圖簡單

顏色鮮豔

文字乾淨字體大(即使有故事,也是情節簡單線索單一、節奏反覆)

圖案清晰線條幹淨的圖畫書

書的類型,包括:

布書、洗澡書、紙板書、圖卡、圖畫書

翻翻書、觸摸書、異型書。

如果想找書的話,在我的頭條《0-2歲幼兒的閱讀特點和閱讀書目推薦:66本!100本!》裡有詳細的書單推薦。


一慢二看



0-2歲,正是孩子視覺發展和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是繪本閱讀啟蒙的好時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n

1、選擇色彩鮮豔,圖案清晰,主題人物突出的繪本,這樣的會比較吸引小孩子的目光專注到繪本上來。材質方面選擇不易損壞的布書、紙板書等,孩子年齡小免不了把書當玩具撕撕扯扯,扔來扔去,材質結實的書可以避免損壞延長使用壽命。內容方面選擇篇幅短小,淺顯易懂的,小孩子的耐性、理解力都有限,有的故事雖然很經典,但是過長的篇幅會讓孩子失去聽故事的耐心,每頁一兩句話的繪本就好,小孩子看繪本更多是在看畫面,甚至有的很棒的繪本根本就是無字書。

\n

2、佈置舒適的閱讀環境。為0-2歲孩子進行閱讀,更多的應該是把孩子放在腿上抱在懷裡的閱讀方式,或者是家長和孩子並排躺在床上,一起看一個暖心的小故事。在家裡開闢一個讀書角,擺放一個可以展示書封面的繪本書架,鋪上地墊或者放一把孩子專用的小椅子。舒適的閱讀環境,讓孩子感覺到讀書看繪本時是一段很舒服很享受的時光,會增強他閱讀的興趣。如果開始讀繪本了,就把家裡的電視等有聲的物品都關掉,手機也放一旁,讓他專心享受這段時間。

\n

3、家長讀好每一本繪本。讀繪本之前家長也做做功課,通讀幾遍,瞭解這本書講的什麼內容,有幾個角色,該用什麼語氣來唸。讀的時候儘量聲情並茂,帶有感情的去讀,吸引孩子聽下去。讀過幾遍的故事,可以用家裡的玩具當演員,根據書中的情節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把書面上的內容變成手頭實實在在的東西,孩子肯定覺得很有趣。

\n

4、家長耐心陪伴。有時候同一本繪本可能讀了若干次,可是孩子還想聽,家長最好不要拒絕,再像第一次讀的時候那樣讀一遍吧,既然有這麼專注的“粉絲”,家長何不繼續“返場”呢?


媽媽密斯


繪本閱讀是非常好的,年齡大的孩子可以自主閱讀,而在孩子識字以前,是需要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親子閱讀的。作為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重點回答0-2歲如何進行繪本閱讀吧。


首先,按孩子喜歡的方式選擇合適的閱讀姿勢。孩子半歲前還不會坐時,可以讓寶寶躺著,家長坐在旁邊,靠近寶寶,給寶寶朗讀繪本。孩子半歲後會坐了,可以讓寶寶坐在家長的大腿上,環抱在懷裡,這樣寶寶和家長可以同一個方向和角度看著繪本。孩子再大一點,能獨立坐穩了,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坐在凳子上,家長坐在旁邊或者對面。

其次,配合孩子的閱讀進度。有時候,孩子看到一頁會久久停留,說明他很喜歡,不要打斷,家長讀完了也不要急於翻頁。有時候,一頁還沒讀完,孩子就想翻過去,也沒關係,跟著孩子的興趣走。

再次,對於2歲內的小寶寶,家長要運用誇張的語氣語調和生動的表情、肢體動作來講繪本,這樣孩子興趣更大,更願意聽家長說,有時還能把孩子逗的咯咯笑。

最後,只要孩子喜歡,同一本繪本可以反覆不斷閱讀,不要追求數量,一般一週閱讀三到五本繪本就可以,一週內不斷重複反覆地閱讀,熟能生巧。


英語老師育兒記


繪本是許多孩子接觸第一本書,不僅有文字,還有很吸引孩子的圖畫。繪本可以帶給幼兒視覺衝擊,培養美感,激發閱讀興趣。

首先要讓孩子看封面,通過封面得圖畫和文字來猜測繪本內容,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同時也給孩子一定的想象空間,激發孩子的語言能力。

看正文,孩子的思維和大人不一樣,也許會讀出圖書中意想不到得意思,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積極鼓勵孩子邊發現邊邊猜想故事。

看封底,引導孩子在合上書本後認真看封底的內容,讓孩子揮發想象力。

看完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再現情節,以及對書中感興趣的人物得理解。讓孩子學習語言,豐富自己的表達,激發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


12L9


1、0~2歲的孩子,專注於同一事物的時間較短,因此這個時期的親子閱讀時間不宜過長,當孩子表現出厭煩的情緒時,不要勉強其一定要讀完。

2、閱讀過程中,儘量用較書面的語言朗讀,避免過度“兒童化”的語言,在反覆聽讀的過程中,積累孩子有品味的語言感覺。

3、適合這個時期孩子的繪本,大多圖大字少,伴讀者可以自己創編故事來講讀。

4、不一定要求寶寶讀懂每一本書,此時培養閱讀愉悅感才是首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