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年國產跑車發展歷程,滿是血淚和辛酸,你還能認出幾個?

說道跑車,大家頭腦裡肯定首先閃現的是法拉利、蘭博基尼之類的,汽車行業裡,跑車無疑是一種高端的存在,不僅有強大的動力性能,全車設計上也充滿著跑車元素,全球造的出跑車的有很多家,能夠被消費者所接受和喜愛的也就那麼幾家。而縱觀中國品牌的跑車之路,也曾經有那麼幾家製造出跑車,甚至上市銷售過很長一段時間。只是以當時的技術和企業的實力來看,所謂的跑車更多的是在設計上跑車化了,而跑車的另一個元素動力性能卻無法與真正意義上的跑車相媲美。截至現在,當年曾經試水過跑車的車企,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下面就來看看幾款快被遺忘了的國產跑車,瞭解下當年國產跑車的發展之路。

  • 吉利美人豹

說到國產跑車,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是吉利美人豹,這款車可以說是曾經紅極一時,被視為國產跑車的標杆。吉利美人豹於2004年正式上市,售價在10萬左右,不過在2006年便停產了,目前還有少量的美人豹奔跑在路上。吉利美人豹整車設計採用了前俯後翹的設計,外觀造型上確實有跑車的風範。全車及內飾配色上更是營造出濃郁的跑車氣息。不過雖有其表,但是動力性能的不足讓它未能延續,但效果是達到了,這款車在國產跑車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稱為“中國第一跑”不為過。

盤點那年國產跑車發展歷程,滿是血淚和辛酸,你還能認出幾個?

  • 吉利中國龍

在美人豹失敗並停產之後,吉利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跑車夢,在2008年時推出了新一代跑車-吉利中國龍。雖然中國龍在外觀和內飾上有了很大的改進,但它的底盤構架和發動機動力組合均來自美人豹。結果可想而知,猶如曇花一現,很快沒了市場信息,以至於很多人並不知道吉利中國龍這款車,它的市場熱度和影響力遠不及上一代的美人豹。

盤點那年國產跑車發展歷程,滿是血淚和辛酸,你還能認出幾個?

  • 中華酷寶

中華酷寶也是一款很出名的國產跑車,於2007年正式上市,這款車的外觀由pininfarina(賓尼法利納)操刀設計,底盤調教來自保時捷的工程師,中華酷寶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跑車,比吉利美人豹和中國龍更加具備跑車範。整車動感十足,兩門掀背式設計,無邊框車門等跑車元素盡顯其中。動力方面裝配的是華晨自主研發的1.8T發動機和ZF自主研發4HP-20型自動變速器及搭配5/6檔手速變速箱,性能強勁,符合跑車的特質,當然售價也比吉利旗下跑車高出不少,最高售價近17萬。

盤點那年國產跑車發展歷程,滿是血淚和辛酸,你還能認出幾個?

  • 比亞迪S8

接下來是比亞迪S8,這款車於2009年上市,這款車也創造箇中國品牌第一,那就是中國第一輛採用硬頂摺疊式的敞篷跑車,而且這套自動開合硬頂敞篷技術據說是由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這在當時中國品牌甚至是世界汽車行業都算得上是先進的。但其它方面就顯得有些東平西湊了,比亞迪S8的前臉和奔馳CLK級的前臉很相似,而尾燈卻模仿借鑑了標緻207CC,雖然這種設計思路讓實車看起來動感時尚,但缺乏原創度以及其它因素,這款比亞迪S8上市沒多久就停產了,當年的價格超過了20萬,當然這車也沒賣出多少。

盤點那年國產跑車發展歷程,滿是血淚和辛酸,你還能認出幾個?

  • 江淮和悅SC

在2012年的北京車展上,江淮發佈了一臺和悅SC的跑車,是一款後置後驅的跑車。它的設計依然是採用了博眾家所長,比較明顯的就是車尾法拉利雙圓燈的設計。江淮和悅SC定位兩門四座轎跑,據說是由江淮老總親自操刀設計,所以相比中華酷寶來說,它的設計風格多變,但整車完整度很高。​這款車計劃搭載一臺2.4升自然吸氣發動機,最高車速也達到了205km/h,當然最終江淮也沒能讓這款車上市銷售,甚至是否達到量產階段都不得而知。結合目前江淮現狀及產品定位,未來生產跑車的可能性為零了。

盤點那年國產跑車發展歷程,滿是血淚和辛酸,你還能認出幾個?

  • 奇瑞M14/瑞麒Z5

十年前的奇瑞跟現在的奇瑞相比,可謂是如日中天之時,各種新車型層出不窮,甚至是打出了四大品牌的戰略。而在車型上也是開啟跑車夢的研製,當時開始研發了奇瑞A3CC(M14)和瑞麒Z5(B23),前者因為摺疊硬頂敞篷的技術原因,雖然早已設計定型多年且整車設計原創度很高,但始終未能量產上市,較為惋惜。而另一款瑞麒Z5則命運更加好一點,因為當時已試產多臺並拿到國外汽車展上進行展示,就在眾多車迷朋友們期待它的量產之時,奇瑞也是開啟大刀闊斧的改革,外加當時無邊框車門的技術設計,最終導致奇瑞的跑車夢徹底破碎。奇瑞的這兩款跑車都沒能進入最後的量產階段就過早的夭折了,一是技術實力的欠缺,二是品牌發展的戰略規劃導致,從目前來看,奇瑞可能不會在踏入跑車研發的道路上,因為它需要解決重返行業首位的問題。

盤點那年國產跑車發展歷程,滿是血淚和辛酸,你還能認出幾個?

盤點那年國產跑車發展歷程,滿是血淚和辛酸,你還能認出幾個?

​總結:細數完國產跑車歷程不難看出,都是處在打造品牌階段,目的都是在提升自己品牌影響力,銷量並不是唯一需要考量的指標,所以說在設計之初就運用了各種跑車元素,以至於技術受限導致最終未能解決技術難題而夭折,而已上市銷售的往往又不具備跑車特質,僅在外觀上進行轎車跑車化而已,總之就是暫無一款真正意義且上市銷售的中國品牌跑車。而在近幾年新能源市場的興起,少部分廠家開始打電動超跑的主意,而取得一定成果的莫過於前途K50了,不僅整車設計上跑車化,動力新能更是超跑的範疇了,只不過作為一款電動跑車而言,它有更多的擴展性和發展空間,唯一留下的就是市場的認可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