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和初中生有何差別?

萌落落櫻


從一位初中數學老師的角度來看,小學生與初中生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的

身體上的區別我就不說了。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比:

1 心理上 初中生和小學生最大的區別就在心理上。大部分的小學生在心理上還不夠獨立,相對於初中生有著比較強的依附性,對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和安排一般都會很好的執行,很少打折扣。而初中生的獨立意識相較於小學生來說,隨著年紀的增加會越發明顯。他們會對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與安排有著越來越多的自我判斷與牴觸,在執行上也會按照自己的意識加以修改。對老師和家長不再像小學生那樣一味地服從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叛逆期。

2 學習上 在小學,學生對於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的養成。而在初中,學生更重要的是對學習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說重在培養學生能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如何發現新知識,並對新知識進行探討分析的能力。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習能力

3 問題思考上 小學生在問題的思考上更加重視的是結果。也就是問題解決了沒有,解決的對不對,是小學生更加關注的。而初中生在問題的思考上更加重視的是過程,以及問題解決後的總結和反思。也就是問題該如何解決,在解決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思考,問題的解決涉及到了哪些學過的知識,運用了哪些解題技巧。通過解決這類問題我們又學到了哪些東西。

這些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有不足和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也可以私信我。


小蛐蛐老師


教育心理學知識回答:

1.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是具體形象運算過渡到抽象運算,比如低年級的小學生必須要藉助具體事物的形象,例如圖片視頻來理解這個事物的特徵;而高年級的小學生就開始學習雞兔同籠問題和方程問題,說明他們開始理解抽象運算的概念。初中生則以形象思維佔主導。初中生將會學習更為複雜和抽象的教材課程安排上也出現了歷史,生物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等需要抽象思維來理解的科目。

2.在心理發展方面,小學生會更多的依賴和崇拜父母;而少年期也是心裡斷乳期或危險期充滿著獨立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的矛盾,初中時期更關心自己和他人的內心世界社會高級情感迅速發展。家裡有初中生的父母們可能會深有體會的在小學階段,孩子跟父母幾乎無話不談對於父母的意見也非常依賴,但是到了初中時期孩子們更加的獨立自我,特立獨行,擁有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大多矛盾,孩子也會比較敏感,希望父母更多的關心自己的內心世界。

3.品德的發展也多有不同。“三山實驗”:皮亞傑在一個立體沙丘模型上錯落擺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讓兒童從前後左右不同方位觀察著做模型,然後讓兒童看四張從前後左右四個方位拍攝的沙丘的照片,讓兒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實驗者或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與哪張照片一樣,處在前運算階段的兒童無一例外認為別人的另一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在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樣的證明了這一階段兒童不具備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的能力,具有自我中心的特點。小學生的道德發展階段,主要是由服從形象習慣性過度從衣服型想自覺性過度,道德發展的關鍵年齡大致在三年級。這一階段兒童的道德發展主要靠他人的約束,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向自律過渡。

而中學生乃至青年人基本上是處於穩定的道德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大多是已經符合大眾意見,遵守法規,服從權威,逐漸從他律轉成自律,關鍵期是在初二由起伏向成熟過度。









教英語的包包老師


在回答本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人一生所要經歷的大致年齡段,一般情況下是:

嬰兒期:0——3歲;

幼兒期:4——6歲;

兒童期:7——12歲;

少年期:13——17歲;

青年期:18——28歲;

壯年期:29——40歲;

中年期41——60歲;

老年期:60——90歲;

高壽期:90歲以上。

小學生與中學生的區別可以從下幾個方面進行區別:

1、所處的年齡段不同。小學生處於兒童期,即7——12歲,屬於成長的起步階段;中學生處於少年期,13——17歲,屬於成長的轉折階段。

2、生理特徵不同。小學生第二性發育相對緩慢,身高、體重增長的速度比較均衡;中學生第二性發肩迅速,身高、體重變化明顯。

3、生活方式不同。小學生貪玩、好動,愛追鬧嬉戲,活潑天真,好奇心較強,特別是專注心不強。中學生由於心理特徵的明顯變化,喜靜好思,有一定的自主及生活能力,特別是自尊心極強。

4、學習的內容不同。小學主要學習的科目是:語文、數學、品德與社會、英語、科學、體育、美術等。中學生主要學習的科目是:語文、數學、政治、歷史、地理、英語、物理、化學、體育等。

當然,這只是一個粗略的區分,人與人本來就千差萬別,豈有如此簡單!


煙竹塘風情


  我曾經在進入初中之後感受到了極大的不適應,說明初中與小學是有較大的差別的。

老師管教的方面不同

小學老師管教的多是行為習慣,而初中老師更像是在散養,但是初中更加註重成績。


學校的嚴厲程度不同

小學學校要求不偷東西、不打架等等,而初中學校也在禁止帶手機(某些小學也可能禁止)、禁止談戀愛等等影響學習成績的事情。


學生的心理素質

小學生的行為常常是很規範的,但是到了初中,許多人就染上了“社會習氣”,變得“社會”、叛逆等等。所以相對來說初中管教嚴也是有道理的。


學生之間的競爭

小學的學生是互幫互助的,但是到了初中,成績第一的意識被加強,所以不可避免的競爭就多了。舉個例子:初中同學給你抄作業,TA心裡很有可能是想害你而不是幫你!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初中與小學的差別,若有錯誤歡迎指出。


十三育齡童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小學生與初中生有何差別?

生理上的差別

從小學升入初中,孩子的年齡在增長,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體也在發生改變,個子在增加,體重增加,第二性徵愈發明顯等。

心理上的差別

隨著生理的發育,孩子的心理也在變化,從小學生到初中生,孩子的心理更加成熟,思考更加深入,對自己的認識更清晰等。

此外還有三觀的逐步形成,以我的認識,知識的積累,對外界的認識等。


數學李老師


小學生和初中生的差別

1,年齡段不同

2,所學知識深淺不同

3,生理特徵也有不同

4,所學科目的多少也不同,初中有物理、化學、地理、生物、英語和數學內容多於小學……

等等不同點還是不少的。








數學樂園1


沒區別,都幼稚,以為天下無敵,其實屁都不是,真正社會底層的真實寫照,在家被父母剝削和壓迫,在外被老師和高年級欺負,男生還好,飽受欺辱後,還可以在廁所玩鳥洩憤,女生就不能了,估計也只能剪娃娃來發洩情緒。看著父母吵架,出軌,道德敗壞的社會風氣,把他們的那張白紙塗抹得一塌糊塗


Eray123


簡單說就是心智和體力有明顯的進步變化,希望對你有用







在線教育分享知識


一眼看出小學生和初中生的區別:做作業,小學生常用鉛筆,初中生開始用鋼筆,開始有了責任擔當;過馬路,小學生被大人牽手,初中生牽著大人的手,一後一前,開始有了獨立思想;

在家中,小學生被父母催著吃飯休息 ,初中生催著父母吃飯休息,開始有了自覺約束力。

一點個人看法,請大家互相交流,伴隨孩子一起成長…


驕陽正烈


因為你問的這個問題實在太廣泛,簡直摸不著頭腦你想問什麼。

不過我就自己想到的簡單談一談吧!兩個方面:

1,因為快要期中考試了,前幾天孩子說了一句,小學的時候考試前從不復習,上了初中以後主動複習。

我想這可能就是小學和初中的差別吧!小的時候孩子把學習當成玩兒一樣,長大了以後知道了那是自己成長必要的鍛鍊。

2,就是小學的課程確實比較簡單,而初中的課業非常繁重,有時候也會覺得孩子很辛苦,不過想一想又不是自己一個孩子,這樣子所有人都是這樣過來的,也就釋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