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熱電聯產成為農作物秸稈處置的新風向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全面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省強化整縣推進,因地制宜確定秸稈利用方式,推動縣域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或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

生物質熱電聯產成為農作物秸稈處置的新風向

秸稈資源非常豐富,秸稈綜合利用是解決秸稈問題的重要出口,也是改善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糧食增產增收的有效途徑。目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承擔的壓力大、任務艱鉅,轉化利用還存在較大缺口。儘管採取‘五化’途徑,綜合利用秸稈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率達到70%以上,但仍有幾百億噸得不到有效處理。以農作物秸稈、林木廢棄物、垃圾等為原料,生物質熱電聯產能夠同時生產電能、熱能,是典型的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既是農作物秸稈的有效解決方法,也是構築穩定、經濟、清潔、安全能源供應體系,突破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制約的重要途徑。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作為重要的清潔供熱方式,為城鄉提供清潔供暖,為工業園區和企業提供清潔的工業蒸汽,在更大範圍內替代燃煤鍋爐及散煤利用,熱電聯產將推動生物質熱電行業步入更高速的發展通道。

生物質熱電聯產是以農作物秸稈和林木廢棄物為原料,進行簡單預處理,然後輸送至生物質發電鍋爐,經充分燃燒後產生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並充分利用末段抽汽和低真空循環水供熱的能源高效利用方式。燃燒產生的灰粉可以加工成鉀肥返田,該過程將農業生產原本的開環產業鏈轉變成可循環的閉環產業鏈,是典型的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生物質熱電聯產成為農作物秸稈處置的新風向

由於生物質秸稈如水稻、麥子、玉米稈極具柔性,燃料粒度達不到利用要求,所以在進爐燃燒發電前,需要對其破碎處理。生物質的粉碎是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潔普智能環保根據我國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和研發,推出了技術更成熟和設計更先進的生物質雙軸撕碎機。該設備外形結構精密緊湊,提高農作物秸稈破碎效率,有效避免物料纏繞、堵塞。農作物秸稈從進料口湧進傳送帶,經過潔普雙軸剪切式破碎機粉碎後入爐燃燒,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熱能轉化為動能,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生產出電送入電網。這些生物質燃料熱值高,在生物質鍋爐中燃燒時也無煙無味,清潔環保。

生物質熱電聯產成為農作物秸稈處置的新風向

生物質熱電聯產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小火電。作為生物質能產業的重要領域,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其實是一項為國家增加能源供給、保護生態環境、服務“三農”的重要措施。生物質能熱電聯產功能:首先是合理有效地處理農林廢棄物,減少環境汙染,改善生態環境;與此同時,利用廢棄物直燃產生的熱量進行供熱發電。開發生物質可再生能源利用,能夠有效地節約化石燃料,改善能源結構,降低汙染物排放。

與其它能源相比,生物質是唯一一種可以提供氣體、液體和固體三種形態燃料的能源資源,具有分佈廣、潔淨性及可再生性好等特點。因此,發展生物質能熱電聯產是一個利國利民,節能減排、精準扶貧的首選項目。

除依靠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實現秸稈綜合利用外,還採取秸稈粉碎作食用菌基料、秸稈壓塊直接作為生活燃料等多種轉化利用方式,從保護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角度出發,從解決秸稈出地的“出口”入手,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作為建設美麗克東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使廢棄農作物秸稈變成了可利用資源,不僅極大解決了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同時還延伸了全縣的農業產業鏈,帶動了秸稈收購、加工和運輸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