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民國才有諜戰,從宋代開始,間諜就遍佈朝廷內外

如果喜歡和媽媽輩的人一起看電視的話,一定會有這樣一個固有印象——從民國才開始有諜戰。實際上這個印象可是大錯特錯,間諜的出現古早有之,從夏開始我們的帝王就懂得利用女間諜來維護王朝的穩定了。而商的時候也有間諜的存在。當然,人們有這根深蒂固的印象也不足為奇,因為當時處於國家民族對立衝突的年代,間諜必不可少。相同的是,我國曆史上就有這麼一個未能大一統的朝代設立間諜機構,專門為國家王室而服務,那就戰事不斷的宋朝!

不是民國才有諜戰,從宋代開始,間諜就遍佈朝廷內外

由於邊界的情況空前緊張,所以宋朝的間諜技術也是迅速發展,一改過去簡單粗暴,否則哪能在雙重壓力之下還綿延數百年。從中央來說,北宋起設立了皇城司,皇城司的職務內容繁雜,涵蓋多個方面,比如說發掘官員的違規行為、抓捕作惡多端的大盜等等。當然他們最主要的職責還是為國家間諜工作服務的,這些工作簡要歸結為兩點,一是密切關注本國外交人員的交際來往,避免出現大臣叛國的現象;二是揪出外國派來的竊取機密的間諜。到了南宋的時候,關於間諜方面的規定也就明確了起來,間諜事務統一歸屬樞密院。由宰相直接負責,管理追捕審問間諜,培養並派出間諜的機構稱作機速房。

不是民國才有諜戰,從宋代開始,間諜就遍佈朝廷內外

地方上來講,會設立間諜機構的一般就是邊陲重鎮,比如河北的多個城市可是間諜氾濫的重災區。一般來說,軍隊將領會有自己的心腹負責間諜一事,事關國家戰事、城鎮安全,自然是要將軍們信得過人來傳遞情報和為自己服務。比如僧人王嵩就曾經作為間諜潛入西夏,不負所望成功離間皇帝和忠臣的關係。當然,中央可不會讓地方一家獨大,也設立機宜司進行管理。

經常看電視劇的話,一定會發現電臺是傳播消息的利器,但是很可惜的是,宋朝還沒有發明電臺,所以傳遞情報的方式也就比較老土了,更別說現代的黑客技術。最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烽火,這可是從老祖宗輩就流傳下來的方法。烽火就是利用艾草等植物和狼糞一起燒起來的煙來傳遞訊號,這種煙很黑很大,使用起來非常便利。一旦烽火點燃,那就意味著出現緊急戰事,遠處的守城官兵就能提早準備對抗了。儘管烽火臺的設計需要用人力物力搭建,每個烽火臺還需要人巡邏,但是這依然是宋朝的一個重要手段。

不是民國才有諜戰,從宋代開始,間諜就遍佈朝廷內外

一些比較複雜的消息可不是能通過狼煙觀察到的,所以更為常用還是派遣郵遞傳遞情報,最為快速的就是急腳遞,是北宋時期的主要消息渠道。北宋曾將設立了很多驛站,但是戰亂之後建立的南宋可沒能保留這麼好的機制,只好設立斥候鋪。如果是埋伏在他國的間諜,也許傳遞信息沒那麼方便,所以也存在利用信鴿的方式,畢竟人們不可能對一隻鴿子有所設防。當然,這需要嚴格的訓練才能夠提高這些情報傳遞的效率。

不是民國才有諜戰,從宋代開始,間諜就遍佈朝廷內外

作為間諜不僅僅要有偽裝成為普通人躲過搜查的本事,還要有迷惑敵方的高超口才,但最重要的一定還是要有一門保密技術,否則都是前功盡棄。如果千辛萬苦拿到的機密內容,還沒傳出去久被發現了,那麼間諜一定會吐血三升,因為秘密才是他們存在的價值。宋朝人十分巧妙地利用了蠟的特性,將原本用來儲存藥物的蠟丸來存放文件。蠟丸是一個做好的圓球,裡面掏空,存放機密文件。蠟丸精緻小巧,方便攜帶,能夠貼身隱藏在身體的各處,比如頭髮間、貼身衣物裡,甚至情況緊急之下,扔到嘴裡也行。既便於隱藏又容易銷燬的蠟丸很快就成為宋軍的選擇。

不是民國才有諜戰,從宋代開始,間諜就遍佈朝廷內外

如果間諜遇上不是普通的搜查,而是全方面無死角的體檢,那麼藏得再深也沒有用了,間諜只好犧牲自己的肉體甚至生命了,有這麼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趙不凡。南宋初期,人心惶惶,而不軌之徒也是絲毫不掩飾狼子野心――朝廷的禁衛軍竟然發起了兵變。趙構被軟禁,無法傳達勤王的旨意。趙不凡心甘情願將自己當做傳遞消息的工具,割開了自己的大腿,將文書藏在自己身體裡,順利讓韓世忠前來救援,可謂是用心良苦。

不是民國才有諜戰,從宋代開始,間諜就遍佈朝廷內外

還有一種方式就廣為人知了,那就是用明礬溶液來寫機密文書。這樣子的故事情節經常存在於一些諜戰片當中。當字跡幹了之後,原先寫在紙張或者布帛的字跡便消失了,只有再次沾水才能顯示出來。這種手段用來對付不通此理的敵國還是較為有效的。再有就是隱語,將一些事關軍機要務的詞彙用別的方式表示出來。明面上可能兩個間諜在聊家常瑣事,實際上他們通過自己的語言傳遞出了軍事秘密。這種方法在現在也是經常被使用的,比如以魚上鉤隱喻目標踏入陷阱之中。這些技術可能不是源自宋朝,但是的確是在宋朝發揚光大。宋朝最具代表性的技術還是字驗,這是宋首創的間諜技術,是將軍事要務用一首經典的五言律詩的相關字來表示並傳達。這其實跟近代的摩爾斯密碼有異曲同工之妙,充分說明了宋朝人民在密碼這方面的天賦。

字驗是將四十項軍務按照次序羅列好,正好對應律詩的四十字。由樞密院分給一首律詩每一位出征的將軍,將軍如果有事想稟報,可以將這項事務所對應的那個字隱藏到普通文章裡,並做好記號,以便於樞密院作出決策。舉個例子,如果一位將軍缺糧,而他分到的詩句是《鳥鳴澗》,那麼代表缺軍糧的字就是“山”。樞密院看到做了標記的山字,就能立馬知道這位將軍所需,從而作出決定。當然,字驗同樣可以用於兩位將領之間的暗號,既能避過敵人的探查和情報攔截,又能迅速將消息傳出,十分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