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中最小的作戰單位是伍,一般情況下4到5人

看到有人說軍隊對殺良冒功不管,真是笑死了。你要是身為一個小兵,衝鋒陷陣,拿命拼,才割了一個人頭得了賞賜,別人出去隨便殺個老百姓就跟你一樣的賞賜,你心裡平衡?你下次打仗還拼命?這種直接影響到軍隊戰鬥力的事,上面的人會不管?事實是首級記功是非常落後的方式,非常蠻族,也不利於戰鬥。

秦軍中最小的作戰單位是伍,一般情況下4到5人

但凡是稍有組織能力的軍隊全都不用這一套系統。戰場戰鬥講究叢槍來,叢槍去,無令不得前進後退,還讓你自己割人頭?這可是戚繼光所言,想想也知道這種記功方式只能是打掃戰場的時候給高級將領計算戰績的,除非秦就是蠻族水平,否則士兵不可能首級記功。總之這些東西都不是好帶的,那麼多屍體腐爛,隨隨便便就是一場瘟疫,不要把古人當傻子,怎麼個弄法具體不清楚,不過從小兵開始殺人升到大官的,在秦國也沒多少吧。

秦軍中最小的作戰單位是伍,一般情況下4到5人

要不知道古代士兵會不會像現代一樣,帶軍牌呢,要是有,那麼拿走軍牌就行了。會去殺良的前提是可以計功,所以不會特意去殺女人和小孩。女人好判斷就不說了,對於未成年男子的判斷方法除了臉還看看頭髮和鬍鬚,一般計首級的時候髮型不對的和沒鬍子的不算。至於殺敵方成年未參戰的男子這不算冒功,白起攻楚的時候斬首計60萬,很多都是平民,長平坑殺的40萬除了士卒還有民夫,這些都被計入軍功。

秦軍中最小的作戰單位是伍,一般情況下4到5人

至於殺己方戰友冒功,這個難度比較大。秦軍中最小的作戰單位是伍,一般情況下4到5人,彼此之間是同鄉,這樣也方便查間諜。秦朝軍律有規定:一個伍當中如果損失一人,伍長必須用一顆敵方的腦袋抵消損失,否則要受軍法。所以,你要是殺戰友冒功,對方的伍長一定會追查到底,那很大概率會查出來。而且,秦軍一個伍的人在戰時一般是一起行動,你想殺人可能被反殺。

秦軍中最小的作戰單位是伍,一般情況下4到5人

其實我更想知道,古代人打仗的時候,是一隻手拿武器殺敵,另一隻手攥著割下來的人頭麼?如果一直殺敵,怎麼知道哪個人頭是他殺的?如果拿著人頭,怎麼去殺敵?就算這個問題解決了,一個人手裡能同時攥幾個人頭?還是打仗的時候身後背個箱子,往裡放人頭呢?如果開戰的時候,你是最左邊西路軍,某將某營某百夫長手下的第三排刀斧手,敵人潰敗的時候你跑得快,衝上去一斧子砍死一個百夫長,最高興的是你的伍長什長和百夫長,因為他們需要你的軍功,他們是要集體功。

秦軍中最小的作戰單位是伍,一般情況下4到5人

會大喊,尼古拉斯趙四斬殺敵將百夫長,殺鴨,士氣大振,前面都是一堆提款機,跑得慢就沒了。回去統計軍功的時候,你拿著這敵將百夫長的首級登記的時候,有個大漢看你柔弱,就來搶,說這是他殺的,你們倆爭論起來,這個時候你的百夫長會帶著什長伍長和你隔壁的百夫長,對方俘虜一起找將軍主簿對峙,對方啞口無言,拖出去就被斬了,並且他隊裡的幾個人都會受罰,百夫長也會受處分。

秦軍中最小的作戰單位是伍,一般情況下4到5人

而且,拿百姓腦袋冒領,風險極大,一旦查實就是死罪,除非上面不管,也為了軍功,放任手下濫殺無辜。這種情況出現個把肯定是有的,但是老百姓是有戶口的,奪城後清點戶籍要是缺得太多那肯定是要露餡的,一誅連,相關責任人全完了。同理,己方士兵陣亡數量也是會影響將領記功的,我記得有個說法叫“淨殺敵數”,而且陣亡士兵也要以戰死記功的,殺自己人冒功對將領來說絕對划不來,肯定嚴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