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適合做冠脈造影?

海市蜃樓


冠脈造影術雖然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但其是有創手術,並非想做就做那麼簡單,只有符合其適應症的情況下,才建議做。

用於診斷的冠脈造影

1,患者胸痛、胸悶,並非不是勞累誘發,無法通過硝酸甘油或休息緩解。

2,上腹部有明顯症狀,沒有食管、胃腸、肝膽疾病,或無法治療緩解,需要與心絞痛區分。

3,有缺血性心絞痛症狀,但在運動試驗和核素心肌斷層顯像內沒有缺血客觀指徵。

4,有心肌缺血客觀指徵,患者在生活中卻沒有明顯症狀。

5,T波異常或非特異性ST-T改變需要排除冠心病的患者。

6,飛行員、高空作業者等特殊職業,需要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1,考慮階段的冠脈造影:已經確診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需要通過造影得知確切精準的病變部位及範圍,作為未來治療的依據。

2,危急階段的冠脈造影: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需要的是儘快、持續、充分開通梗死血管,應該儘快進行冠脈造影並PCI手術。

用於明確病因的冠脈造影

對原因不明的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患者確定致病因素,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此類患者需要同時進行左心室造影和左心室舒張末壓測定外,還應該同時做右心導管檢查,測定右心房、室的壓力指標,必要時還需進行肺動脈造影或右心室造影,以為心肌病患者必要時可進行心內膜心肌活檢術。


用於重大手術前的冠脈造影

1,無創檢查提示有心肌缺血或心前區不適患者,需要接受外科瓣膜手術、二尖瓣分離術或先天性心臟病手術。

2,雖然患者沒有胸痛等不適,但由於年紀過大或具有其他多種冠心病易患飲食,需要外科心臟瓣膜手術的患者。

3,先天性心臟病進行矯正手術前,尤其是法洛四聯症、大血管轉位等可能合併先天性冠脈畸形患者。

4,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伴有冠脈內血栓或栓塞形成的證據者。

5,其他非心血管疾病,腫瘤或胸腹部大手術前,需要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羅民教授


心血管王醫生告訴您,冠脈造影是有適應症的,而且是有風險的。

我們在臨床上是如何判斷那些人需要做冠脈造影的呢?

1、急性心肌梗死,為了儘快打通血管,我們必須先檢查那根血管堵死了,那麼就必須儘快造影,一方面冠脈造影是診斷哪個血管堵死的最有效的辦法,另一方面,造影的途徑和支架的途徑一樣,這樣也為打通血管及支架做好準備。


2、藥物無法控制的心絞痛,如果心絞痛頻繁發作,心率血壓已經控制的非常理想,所有患者心絞痛的藥物都已經完全使用,但是患者仍發作心絞痛,那麼我們需要儘快造影看看到底是哪個血管狹窄到什麼程度,根據狹窄程度決定下一步治療。


3、做完冠脈CTA提示重度狹窄,建議進一步冠脈造影檢查者,這部分人群也需要進一步冠脈造影檢查,因為冠脈造影更為準確,造影結果可能是沒有CTA那麼嚴重,也可能比冠脈CTA更為嚴重。所以這時候冠脈造影必要。


4、無法明確診斷的冠心病,但也無法百分百排除,為了進一步診斷,可以選擇冠脈CTA,根據具體情況也可以選擇冠脈造影,這樣檢查完,就可以明確診斷。


5、心電圖懷疑嚴重的心肌缺血、陳舊新心肌梗死、不能明確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不明原因的心臟擴大,長期糖尿病不典型的心絞痛,這些情況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行冠脈造影檢查。

冠脈造影畢竟是一項有創檢查,所以,不能像心電圖、心臟彩超那麼普遍應用,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大家一定要把握使用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心血管王醫生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熱愛於健身的心內科醫生,喜歡我的回答,點擊左上角

查看更多關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

對於大部分胸痛的患者,如果你想要明確自己的冠狀動脈有沒有狹窄,可以去做冠脈造影。

上面這副圖片,向大家展示的是,冠狀動脈造影的時候,管腔置入的情況。可以看到傷口是非常小的,可能只有輸液管腔那麼大。

其實,小眼睛醫生知道,很多人對於冠狀動脈造影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兩個的概念是有一部分誤解的。

其實你可以這樣理解,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其實只是一個檢查的方式,它的目的只是為了直觀的看到患者的血管有沒有狹窄。


上面這副圖片是一個典型的前降支和迴旋支的造影圖片。你可以看到,下面這個迴旋支的血管明顯有狹窄的地方。是需要放置支架治療的。

對於,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這個是一個微創性的手術。目的是為了,擴張狹窄的動脈,避免因為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的時候,導致血管完全閉塞,引起的心肌死亡。

所以,對於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禁忌症就比較少見了,但是適應症也就比較廣泛了。

上面這幅圖片,像大家展示的是冠狀動脈造影之後,傷口是非常小的。雖然冠狀動脈造影存在風險,但是風險比較小。

冠狀動脈造影的適應症。

如果你的腎臟功能是好的,不會由於冠狀動脈造影的造影劑導致腎臟出現問題,你可以去做冠狀動脈造影明確自己血管病變的情況。

如果你對冠狀動脈造影的造影劑沒有過敏的現象存在,你可以去做造影檢查,明確自己的血管情況。


如果你自己反覆胸痛,而且做心電圖的時候,還是存在異常,不排除心肌缺血的可能性,小眼睛醫生建議你覺可以去做造影,明確自己的血管情況,明確診斷。

所以,冠狀動脈造影的適應症是非常廣泛的,如果你比較牴觸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其實冠狀動脈CTA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明確病變。

我是小眼睛醫生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覆告訴我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你好!

冠脈造影全稱叫心臟冠狀動脈(供應心臟自身工作所需要能量的血液)造影,隨著老年社會的來臨,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病率越來越高,而確診冠心病的“金標準”就是冠脈造影檢查,同時冠心病達到一定程度後需要治療(冠脈支架術、冠脈搭橋)也是在冠脈造影下才能完成,即冠脈造影又是檢查也可能同時是治療的一種最佳途逕。

哪些人適合做冠脈造影呢?

冠狀動脈出了問題就要冠脈造影,還有各位心血管教授的答案也是非常好的,但不是100%的答案!為什麼?因為醫學逃不脫其固有的複雜性、偶然性、不可預知性等缺點。比如,一個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的“三高”患者,服用冠心病(以前沒有條個做冠脈造影)藥達20餘年,醫生們本以為冠脈造影的結果肯定有冠心病,可結果是冠心病沒有!所以,這個檢查沒有預想的結果(極少數患者與試驗結果不符,因為試驗結果不是100%的理論),這就是為什麼醫生經驗考慮後的診斷還要通過檢查證實疾病的原因,儘量減少誤診漏診等。



下面講幾個實例讓廣大患者有收穫

1,35歲的患者發生陣發性心悸後,在縣醫院(當時無條件做冠脈造影)住院檢查原因無結果。後又到市醫院找最好的心血管教授看病,仍無“結果”,囑其回家改善生活方式觀察。可是,患者及家屬仍心裡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最後通過我反得溝通,說明其是年輕型冠心病,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只有冠脈造影才能確診,但是教授是有良心的,不是任何懷疑冠心病的患者都去做這個檢查(有創檢查,有風險檢查),不過度檢查!此患者目前病情沒有達到冠心病支架治療的情況,所以不需要做冠脈造影。患者一家人聽後心裡的疙瘩才最終解開。從此改善生活方式,至今已49歲了,健康如正常人,心悸再也沒有發生,體檢也沒有疾病。當然,健康生活方式一直堅持的哈!

2,去年80歲的婆婆,從70歲開始出現心衰(當時沒有條件做冠脈造影)一直服用冠心病的太多藥物(高血壓藥、冠心病藥、胃藥等10餘種),但是多年後病情慢慢加重,日常生活行動都受影響,藥物效果不佳,最後反覆勸說的情況下,進行了冠脈造影進行了支架術治療,術後婆婆藥物減少了好多種,走路,精神等比70歲前大為改觀!年齡大不一定不能做這個檢查!


3,18歲的男孩子,反覆頭昏住院,在“最好”的醫院找原因,幾乎把所有應該檢查頭昏項目均檢查完了,教授們還是沒有得到病因!最後突發奇想,做個冠脈造影試試(當時孩子的病情幾乎是任何醫生都認為不應該做冠脈造影檢查的,所以稱為奇想),結果令人大吃一驚,這麼年輕的人,整個冠狀動脈全部狹窄!再進一步找原因,是梅毒性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其父親傳染給孩子確不知道)引起的頭昏!

誠然,上述病例太多太多,作為醫生,在選擇做這個檢查時,儘量多反覆思考,不要對患者進行過度檢查。作為患者,這樣的大型檢查(有風險,一次檢查價格幾千元),和醫生反覆溝通,應該相信醫生,風險雖大,但隨著技術和經驗的不斷完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大部分縣級醫院能做,每天每個醫院完成幾例這樣的檢查和治療)。

餘千蘭


冠脈造影也是心臟手術的一種,自然也有著不小的風險,所以患者或其家屬應該在造影之前瞭解一下什麼樣的人可以做冠脈造影: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我們需要及時知道是那一條血管出現了阻塞,阻塞的程度如何,是否需要使用冠狀動脈支架“撐開”狹窄處;

2、突發的原因不明的胸痛,無創傷性的檢查不能夠確診的患者;

3、頻繁發作的胸痛、胸悶或伴有左肩背疼痛感的患者;

4、經常疲倦乏力且活動耐力明顯下降,甚至輕微活動都會出現氣喘情況的患者;

5、植入心臟支架後再次出現心絞痛的患者;

6、心電圖顯示明顯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不明原因的心臟肥大等情況的患者;

7、無明顯症狀卻又高度懷疑冠心病的患者;

8、已確診心絞痛而服藥不能緩解的患者;

9、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且存在不典型心絞痛的患者;

當然,也有部分人群不太適合做心臟造影,比如對造影劑過敏的人,肝腎及心肺功能低下的人;另外,還有一部分患者對冠脈造影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那麼您可以選擇去做冠狀動脈CT檢查,但是其準確度只有介入冠脈造影的80%!


綜合內科張醫生


冠狀動脈造影只是一種檢查方法,而許多人認為冠脈造影有被過度使用的嫌疑,所以,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哪些人適合或者需要做造影?

一、為確診

比如懷疑患者為冠狀動脈性疾病,或者高度懷疑冠心病的患者,為了明確診斷,進行動脈造影的患者!



比如急性心肌梗死等,已經幾乎可以肯定是冠心病的患者,進行冠脈造影的目的是為了指導下一步冠脈血運重建,不管是搭橋還是支架或者藥物治療,都需要冠脈造影!

比如進行心臟大手術的患者,為了明確冠脈情況,需要進行造影,以確保一次開胸的情況下,需要或者不需要進行冠脈處理的患者!

四、職業需要

比如飛行員或者其他行業需要,需要進行冠脈造影的患者!

五、患者需要

比如嚴重的神經官能症患者,需要行冠狀動脈造影以排除其對冠心病的擔憂等情況!

六、其他情況需要

還有其他一些情況,比如治療肥厚性心肌病,擬進行酒精性化學消融,需要進行冠脈造影等情況!



冠脈造影已經相當普遍,但畢竟其是一個有創檢查,做造影的時候仍然需要謹慎進行!


心健康


冠狀動脈造影,是檢查冠狀動脈病變的。冠狀動脈包繞著心臟,為心臟供給必需的血液、氧氣,營養心肌。冠狀動脈分為左右兩支,即左冠狀動脈和右冠狀動脈,然後各自再發出分支。如果哪一支血管形成粥樣硬化而使血管狹窄、堵塞,則會影響心肌血供,影響心臟功能,即所謂的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

冠脈造影,一般選取橈動脈或者股動脈入路,在局部侵潤麻醉,然後插入導管,將導管順著橈動脈或者股動脈送至胸腔升主動脈,再將導管探索到左或右冠狀動脈的開口插入,打入造影劑,這樣就能使冠狀動脈顯影,從而明確的判斷哪支動脈有病變,病變的程度、範圍等。

那哪些人適合做冠脈造影檢查呢?有典型的心絞痛症狀,比如干了重活、勞累後或者休息的時候發生的心前區疼痛,有的人說是心口窩疼痛,然後做了一些無創檢查例如心電圖等,證實有心肌缺血表現的,那此時可以行冠脈造影檢查,明確冠脈的病變,根據具體程度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那些有患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如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的人,或者有冠心病家族史的,出現一些胸悶、氣短、心慌的不典型症狀的,無創檢查又確診不了的,應該做冠脈造影檢查;還有一些有心臟相關症狀的人,為了排除冠心病,也可以做造影檢查。雖然說冠脈造影是有創檢查,但卻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有些人也是不能做的,如腎功能不全的人、甲亢病人等。

本期答主:劉娜,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首先我們要了解兩個概念!(冠狀動脈為心臟供血供氧的血管)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痙攣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發的心臟病,統稱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也就是我們說的冠心病,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顯示, 我國心血管疾病流行趨勢明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病人數增加。總體上看, 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於上升階段。 目前心血管疾病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 為我國居民的首位死因。



冠狀動脈造影術: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機,通過導管經皮穿刺入肱動脈或者股動脈,沿動脈逆行致心臟,探尋到左或右冠狀動脈口,注入造影劑,使冠狀動脈清晰的顯影,從而讓我們明確冠狀動脈血管有無畸形、有無粥樣病變、有無狹窄、狹窄程度以及確定進一步治療方案。冠脈造影複查還可以評估治療情況等,總而言之冠脈造影術已普遍運用於心血管內科,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同時也能有效評估患者治療效果,更能通過冠脈造影支架植入術治療冠心病!



冠脈造影術是造福於人的檢查項目,那它適合於哪些人呢?

⒈不明原因的胸痛,其他檢查不能確診,臨床懷疑冠心病。 ⒉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頑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發傳導阻滯;有時需冠狀動脈造影除外冠心病。 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復發心絞痛。4.先天性心臟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術前,年齡>50歲,其易合併有冠狀動脈畸形或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在手術的同時進行干預。 5. 已臨床診斷為冠心病患者,需進一步明確治療方案的患者。 6.已確診冠心病經治療(支架植入術)之後,複查冠狀動脈情況的患者。


有適應人群,必然有禁忌人群!⒈對碘或造影劑過敏。 ⒉有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術者。 ⒊未控制的嚴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 ⒋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者。以上都是不能行冠脈造影術的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