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中的溼氣和寒氣有何不同?吃阿膠合適嗎?

巧鈴


有什麼大師、大神、泰斗、傳人、中醫教授、博士、博碩導,甚至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出來,給定義一下什麼是“溼氣”和“寒氣”?有嗎?出來走幾步?

什麼是中醫的“溼氣”和“寒氣”?

1、溼氣的概念,其實無概念

溼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認為通過飲食、起居可以對溼氣進行調節。中醫認為,溼氣是萬惡之邪。

在致病的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 中,中醫最怕溼邪。

說到底,什麼是溼氣,中醫始終沒能定義清楚。

2、寒氣的概念,其實無概念

中醫認為,“寒氣”指的是人體受寒時所產生的東西。什麼東西?中醫從來就沒有明確過。

寒氣是冬季之主氣。若寒冷太過,傷人致病則為寒邪。當水冰地坼之時,傷於寒者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為病也可見於其他季節,如氣溫驟降、涉水淋雨、汗出當風、空調過涼,亦常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寒邪侵人所致病症,稱為外寒病症。寒客肌表,鬱遏衛陽者,稱為“傷寒”。中醫典籍《傷寒雜病論》以“傷寒雜病”而聞名。

中醫認為,寒氣是萬病之根。

說到底,什麼是寒氣,中醫始終也不能說清楚。

3、小編評論:在中醫眼裡,溼是萬病之長,寒是萬病之根。百病之源、萬病之源、百病之長等等不同說法達幾十種。到底什麼是百病之源,百病之長,各個大神說法不一,都覺得自己好有道理。其實,這諸多的百病之源說法,本質上代表著中醫理論病因學說的認知低下和破產。

溼氣寒氣到底是氣體還固體?還是液體?還是功能?還是狀態?是屬性嗎?如何計量?如何對其進行程度劃分?如何把控寒溼氣?這些疑問得不到解決,反正我是不明白、不相信、不認同中醫的“溼氣”。讀者朋友,你認同嗎?

溼氣與寒氣有何不同?

溼氣是吃肉和氣候潮溼造成的東西;寒氣是人體受寒時產生的東西。這麼說,你還相信中醫的溼氣和寒氣學說嗎?

事實上,中醫就沒有認認真真的把“溼氣”和“寒氣”弄清楚過。所以,要找出二者有什麼不同,還真是十分困難。

1、中醫理論認為,溼氣遇寒,則成為寒溼。那麼問題來了。溼氣遇到寒氣形成寒溼的模型呢?機理呢?計量呢?如何判斷寒溼是百分百寒溼,還是百分之五的寒溼?


按照中醫溼寒理論推理,冬季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還不都得“溼寒”而死?生活在北極地區的挪威、芬蘭、俄羅斯、加拿大、格陵蘭島、阿拉斯加的人,又寒又冷又溼,豈不都得“寒溼”而死?

2、小編評論:中醫這種不嚴謹的寒溼氣理論,概念不清,邏輯混亂,經不起任何推敲,嚴重不靠譜。中醫判斷身體有寒溼之氣的依據簡直是瞎扯淡!起床不精神就表明體內有溼氣?假如因為懶惰,不想起床導致的不精神,難道也是有溼氣?顯然,這樣的診斷依據沒有任何價值,嚴重不靠譜。

吃阿膠合適嗎?

首先,不存在溼氣寒氣一說。沒有了寒溼之氣,就不存在吃不吃補品的問題了。如果身體感到寒冷潮溼,可以進食任何食物,都會增加自身熱量,抵禦寒冷。至於吃辣椒會不會抵禦潮溼,小編認為,辣椒跟其他食物一樣,也有熱量,吃辣椒抵禦潮溼是以訛傳訛,不足為信。四川雲貴一帶相傳吃辣椒抗潮溼,系誤傳。依據是,辣椒是外來物種,傳入中國之前,溼寒也沒有把這一帶的人怎麼樣。

其次,吃阿膠並不比吃豬皮牛皮馬皮更大補,更談不上抵禦溼寒之氣

阿膠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跟其他含蛋白質食物沒有本質區別。阿膠補血益氣、滋陰壯陽是商家宣傳推廣的市場語言,不足為信。

前些時候,專門寫過阿膠的文章,對於阿膠補血作用持懷疑態度。有熱心條友發來關於“阿膠補血”的研究論文。小編專門到知網、萬方數據等文庫查找閱讀。

作為統計學專業的小編,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種不嚴謹的對照試驗結果,可信度嚴重存疑。

一句話,吃阿膠除了能幫你消耗你沒處花費的錢財之外,與子虛無有的寒溼只氣沒有任何關係;與身體大補沒有任何關係。

您有閒錢無處化,就原意通過吃阿膠長炫耀,除外。這個不在小編討論的範圍內!


三月森林



杏林回春21


合適,只能吃這款三仁膏,別的阿膠不合適吃



心簡單世界就簡單9201


不合適,阿膠本來的特性就是比較滋膩的,假如你脾胃虛弱寒溼內生的話,,脾胃自身就運化困難,再加上滋膩的能好的了嘛


森林狼76337696


溼氣和寒氣是不同的,溼氣重著,寒氣疼痛,阿膠只用於止血,別的病吃了反而加重病情。


張文學481


阿膠是給瘦子吃的 主要方劑炙甘草湯溫經湯都是瘦子用 胖子用效果一般


散人97202


阿膠是補血的

和排溼排寒沒有直接關係

當然有間接關係

你氣血旺盛的話能更好的抵禦寒氣


郭的親野爹


不可以阿膠能使肺熱嚴重會得皮膚病一一定找脈診中醫脈後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