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你上大學見過幾回校長?

近日,教育部官宣:大學校領導要深入一線聯繫學生,每週至少要“面對面”接觸學生一次。

在目前的大學中,我們絕大多數的學生基本都是見不到校領導的,甚至有畢業生說自己大學四年,除了照片上,就壓根沒見過校長的臉。大學治校的主要群體,是學生。正是基於現在校領導和學生聯繫不深入的難題,教育部才不得不官宣這個“硬性政策”。

話說,你上大學見過幾回校長?

不過在這個“每週一見面”政策官宣之前,很多高校都有相類似的政策,比如校長午餐會、校長座談會、校領導接待日等等。不過這些活動的有效性到底有多少,也是個問題。

比如小知所知的中部一所高校裡,就有每月一次的校領導接待日,但學生參與率並不高,很多學生甚至從不知道有這個活動。而且為了大家面子好看,不把陰暗面和難題拋給領導,許多參加的學生都是下面學院安排的。這樣的校領導接待日,其實就是在自欺欺人,毫無意義可言。

話說,你上大學見過幾回校長?

現在出臺的大學校領導每週“面對面”學生一次政策後,教育學者熊丙奇就評論說,千萬別把這個搞成作秀。

不過,我們讀完大學也看不到幾次校長,也並不全是校長的錯,因為我們的大學是有行政級別的、是靠財政撥款生活的。那校長就得想辦法去跑項目、要資源,所以人家沒空來和我們學生“親民”也是有無奈的。尤其是在一些欠發達地區的學校,校長就更得出去“運動”,曾有老師說,現任校長就知道下課堂和學生一起聽課、就知道關心學生的筆記作業這些小事,都影響學校發展了。

話說,你上大學見過幾回校長?

聊起“大學親民校長”,很多人就會想起華中科大的根叔、人大的“紀寶寶”、武大的劉道玉等。尤其是華中科大的根叔,被學生們稱為“最親民的大學校長”,他作為大學校長,卻能夠親自和學生在一起解決宿舍空調、水卡、一卡通等小事。在其離職演講中,他講了19次自己的遺憾,遺憾沒有給學生解決更多的問題。

而武大的劉道玉校長,和櫻花、老圖書館一起入選“武大三寶”,他的著作《一個大學校長的自白》也被放在櫻園咖啡館最顯眼的位置。曾有武大老師說,劉校長的氣節整整影響了一代的武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