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投行IPO承銷收入同比下降19.78%:中信證券最賺錢 中信建投存貨最多

一邊是科創板的熱鬧非凡,另一邊是傳統IPO審核的冷冷清清。

Wind數據顯示,去年一季度IPO上會74家,今年一季度只有16家,同比下滑了78.38%。

不過,在通過率方面有所提高。去年一季度,IPO通過率僅為43.24%,今年一季度提高至75%。今年一季度併購重組審核數量也環比下降了27.78%。

儘管一季度IPO市場有些低迷,但這依然是券商投行的必爭之地。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今年一季度,IPO承銷家數最多、募集資金規模最大、最賺錢的券商均是行業“資深老大”中信證券,在整個行業保薦收入下滑之下,中信證券仍然保持著15億的首發保薦收入。不過,從IPO庫存來看,暫時大贏家則為中信建投。截至4月12日,中信建投在審IPO項目數量達到了38家。

IPO承銷數量

中信證券居首,招商、中信建投分列其後

根據Wind數據顯示,以上市日為統計指標,今年一季度承銷IPO數量最多的券商是中信證券,首發家數是7家,市場份額為18.92%,穩居首位。一季度中信證券承銷的可轉債家數也達到了4家,數量最多。再加上增發的承銷數量,今年一季度中信證券合計承銷16家項目,居於榜首。

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則分別以首發4家和3家的數量位列第二、第三位。而對於中信建投來說,今年一季度的優勢項目在於增發。根據Wind數據,一季度中信建投承銷的增發項目有7家,位居首位。第二位的是中信證券,承銷5家增發項目。

一季度投行IPO承销收入同比下降19.78%:中信证券最赚钱 中信建投存货最多

此外,有6家券商一季度首發家數為2家,分別為東方花旗、中泰證券、國金證券、廣發證券、中金公司和民生證券。有11家券商一季度首發家數為1家,包括海通證券、國信證券、長城證券、東興證券等。

因為一季度IPO首發項目數量較少,所以大券商並未完全體現出優勢。有些大券商甚至毫無所獲。不過,對於頭部券商來說,或許已經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科創板上。

IPO募集金額

同比減少35.83%,中信證券募資規模超50億

根據Wind數據統計,去年一季度IPO合計募集398.36億元,今年一季度募集金額僅有255.63億元,同比減少了35.83%。只有幸運的20家券商投行參與其中。

募集金額最多的券商依然是行業老大中信證券。一季度首發募集金額52.89億元,市場份額為20.69%。中信證券也是僅有的募集金額超過50億的投行。

招商證券以37.46億元的募集規模位列第二位,市場份額14.65%。而中泰證券則從去年一季度的榜上無名直接躍至第三名,募集金額22.31億元,市場份額8.73%。

一季度投行IPO承销收入同比下降19.78%:中信证券最赚钱 中信建投存货最多

根據記者統計,今年一季度,首發募集規模超過10億元的券商有8家,去年這一數字是10家。募集金額規模最小的是長城證券,首發募集資金2.72億元。頭部券商海通證券的首發募集自己那規模也僅為5.33億元,位列倒數第三名。

IPO保薦收入

中信、招商、長江為最賺錢前三甲

根據Wind數據統計,去年一季度20家券商合計實現首發承銷收入17.44億元,今年一季度首發承銷收入合計13.99億元,同比減少19.78%。

一季度最賺錢的券商再次被中信證券收入囊中。在行業整體收入下滑20%之下,中信證券基本保持穩定,維持在2.5億的保薦收入,市場份額從去年一季度的14.60%再度提升至17.91%。

表現頗為出色的為招商證券與長江證券,分別實現了1.5億和1.3億元的保薦收入,分別位居第二、第三名。而去年排在第二、第三位的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則紛紛跌落至第11名和第6名。

一季度投行IPO承销收入同比下降19.78%:中信证券最赚钱 中信建投存货最多

根據記者統計,今年一季度首發承銷收入超過10億元的僅有3家券商,而去年一季度,有7家券商投行的首發保薦收入超過了10億元。承銷收入在5000萬以下的有8家,最少的為長城在證券,一季度實現首發承銷收入2032萬元。

IPO存貨儲備

中信建投38家領先,中信證券位列第二

一季度已經過去,未來哪些券商表現更好?我們暫時從IPO存貨中暫窺一二。根據記者統計,174家在審IPO項目共涉及到38家券商。(聯合保薦各按照1家統計)

根據中國證監會披露數據統計,截至4月12日,存貨最多的券商當屬中信建投。中信建投正在審核的IPO數量達到了38家,其中上交所18家,創業板12家,中小板8家。

中信證券以28家的IPO存貨數量暫列第二,上交所11家,中小板和創業板數量分別為7家和9家。廣發證券以23家的數量位列第三。

一季度投行IPO承销收入同比下降19.78%:中信证券最赚钱 中信建投存货最多

根據記者統計,存貨數量超過10家的券商共有9家,包括招商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儲備數量在5家-9家的券商有11家,5家以下的有18家。

中小券商中可圈可點的是東吳證券與華西證券。東吳證券的IPO存貨數量有13家,華西證券的IPO儲備數量也達到了11家。此外,海際證券、申港證券、中德證券的在審IPO存貨數量也分別有3家。數量最少的為民生證券和南京證券,各有1家存貨。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