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惹人厭的郭芙能嫁好丈夫,可愛的郭襄卻單相思當尼姑?

神奇巴馬


毋庸置疑!郭芙這個角色在劇中的確不討喜,性格潑辣,不講道理,恃寵而驕都是她的缺點,而我們的郭襄呢,純真可愛,善良懂事,如果要你選一個做老婆,高下立見了吧。

那麼為什麼郭芙能嫁給好丈夫,而郭襄卻只能當尼姑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其實,這兩者並無關聯,而且,郭芙嫁給的也未必是個好丈夫。在《神鵰俠侶》結尾,郭靖夫婦雙雙戰死,郭破虜也死在了戰亂之中,卻唯獨沒有提郭芙和耶律齊的結局。

筆者參考了元朝的歷史,發現原來耶律齊的父親,就是耶律楚材,原本就是蒙古的重臣,只是後才遭人誣陷,一家老小才會來到中原,才會和郭靖一家認識。

而他們其實對蒙古的忠誠還在,只是迫於無奈才離鄉背井,歷史上的耶律楚材最後是被平反了,那麼我猜測,他憑什麼能夠被平反呢?

很有可能和耶律齊有關,我猜測,是否是耶律齊叛變,被郭靖發現,郭靖親手結果了這個叛徒,而郭芙因為對父母愧疚,也自殺了,這樣看來,其實郭芙的婚姻彷彿更加悽慘。

再說郭襄,她這一生有過快樂,就是十六歲那年楊過送她的煙花,她的悲哀在於在不合適的時間,遇到了想要廝守一生的男人,就註定了這段感情是無法圓滿的,她自己比任何人都明白,只是她不願意接受罷了。

自從楊過夫婦離開後,郭襄便思念不已,對父母說要很想念他,想去看看他,她心裡也明白,見到又能如何呢?不過是以解相思,結果還是一樣,但是愛情就是這樣,讓人願意生死相許。

在40歲那年不是她放棄了,而是她終於選擇了放下,這樣的日子該結束了,她這一輩子的幸福算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算起來,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


金庸的小迷弟丶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就是郭襄沒有遇到耶律齊。

客觀來說,耶律齊各方面都是很不錯的,也是年輕一輩中的頂尖人物。

你要說耶律齊和楊過誰好,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個人覺得,耶律齊雖然沒有楊過武功高,但也非常聰明機智。

關鍵,耶律齊心胸寬闊,不像楊過那麼氣量小。

對於女人,耶律齊也不亞於楊過,對郭芙是很好的。而且耶律齊可沒有玩弄女人感情,認定了郭芙就娶她,不搭理別的女人。

對朋友,耶律齊也不像楊過那麼孤傲,很容易和人相處。

耶律齊還頗有大仁大義的思想。比如完顏萍來刺殺耶律齊,用性命做誘餌要比耶律齊輸。

當時耶律齊寧可自己被殺,也出手救了完顏萍。

而完顏萍和他不但毫無交情,還是仇人,說明耶律齊是個大仁大義的人。

而楊過年輕時候,除了黃蓉和小龍女,沒見他救過誰。

總之,還有很多。

而且就當年都是20多歲來看,耶律齊武功開始甚至比楊過還強,只是後來楊國有奇遇才強過了一大截。

所以,郭芙眼中很可能耶律齊本來就強於20多歲的楊過,選擇他很正常。

郭襄失敗之處,在於她的初戀就楊過。而楊過當時已經40多歲,是武林中最頂尖的人物,比當年黃藥師還要威風。

可見,能夠娶郭襄的,恐怕也就是20多歲青年,要想超過楊過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郭襄幾乎難以找到合適的伴侶。

其實,張三丰那時候雖然只是十七歲的少年,內力已經不亞於崑崙三聖何足道,一套羅漢拳讓何足道10招只能無法取勝,也是少年英雄,頂尖的人才了。

只是少年張三丰同40多歲的楊過一比,還是沒法比的。


其實,郭靖夫妻挺失敗的。

大女兒郭芙不但草包,還到處惹禍,連楊過手臂都斬斷了。

二女兒郭襄,一身古怪,痴情不結婚,40歲出家為尼。

小兒子郭破虜,天生魯鈍,最終竟然死於襄陽城內。


薩沙


可以說休,郭芙所繼承的都是郭靖黃蓉的短處,而郭襄所繼承的都是郭靖黃蓉的優點。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郭芙在大是大非的立場上還是站得住腳的,對父親母親很是孝順(陪伴父母守襄陽就可以說明)。對弟弟妹妹關心和愛護也是發自肺腑的。而大家之所以對郭芙印象差,原因有二,一是嚴重的公主病和過於自戀。再就是他砍斷了楊過的胳膊。

而郭襄在各個方面都和黃蓉當年很像。但又具有郭靖寬厚的性格,但就是這樣一個集天地之靈氣的女子最後確是青燈古佛相伴。實在是讓人惋惜。郭襄是愛戀了楊過一輩子的但可別忘了,張三丰也可是暗戀郭襄一輩子啊。

但為何郭芙有美滿幸福的家庭(實際未必),婚後16沒有孩子就是證明。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不光適用於男人,同樣適用於女人。而郭襄孤單一生正好是這句詩的寫照。首先就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在婚姻方面沒有啥公平可言,就看緣分和機緣。郭芙機遇好,遇見了合適的耶律齊。應該是郭芙嫁人以後,性格上有了很大的改觀,是個好妻子。這一點是值得稱道的。

耶律齊對郭芙很有好感。耶律齊氣度軒昂,彬彬有禮,武功也很高強,性格中既有沉穩仁義的一面,又不缺乏機敏幹練。在各個方面都是郭芙的良配,說真的,我實在覺得楊過和郭芙不相配,郭芙應該找大年齡的男人,。耶律齊顯然就是這樣可以照顧郭芙的。和郭芙的相遇和喜歡,完全是才子佳人,二人也算門當戶對。郭芙是糊塗人有好命而已。



而郭襄則是看的太透,是個聰明人,有自己的想法思考,風陵渡夜話遇楊過,就是個悲劇開始,終其一生就毀在那場焰火裡,雖然絢麗多彩但也就是一瞬間。一見楊過誤終身,郭襄都只能這就這輩子也只能愛這個如傳奇般的男子楊過了。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有目共睹,郭襄比誰都懂都明白。只是放不下而已。


再有一點是,郭芙雖然性格乖張,但卻父母話,而郭襄很乖巧,自己卻有主意。不聽父母的。再有一點就是在金庸小說裡開宗立派的都一生未婚,王重陽誤會林朝英,開創全真教,張三丰暗戀不果,開創武當派。而郭襄則是開創峨眉派。而且她是個女子。就個人成就而言不遜於那二位。

她們二人的婚姻只能說,郭芙嫁給了名望和地位。郭襄嫁給了愛情。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郭芙郭襄兩姐妹,雖說是一母所生,性格資質卻差了不止一星半點。在為人處世上,尤其在情感方面,郭芙永遠是索取型,而郭襄則是付出型,這點差別造成了兩人命運的差異。

兩人的性格差異,完全是黃蓉的教育方法差異造成的。郭芙出生的時候,黃蓉對她放縱不已,郭靖想管也不讓管,結果郭芙把桃花島鬧得雞飛狗跳。長此以往,郭芙被黃蓉養成了大小姐,還是脾氣最壞的那種。加上黃蓉從小要什麼有什麼,所以在養育兒女方面也不保留,什麼都滿足郭芙,這讓郭芙驕縱過了頭,認為什麼都理所應當是自己的,什麼都想要。

黃蓉年輕的時候是個混世魔王,別人見了她都頭疼,怎麼也鬥不過。郭芙繼承了母親這一點,但是壞就壞在,她沒有黃蓉聰明,所以她就成了單純的蠢且作。這樣一看,郭芙就是一個集白富美、傻白甜、作逼、公主病於一身的人。

而郭襄則是被管教太過了。黃蓉在養育兒女方面真的不太用心,總是走極端,她對郭襄的嚴厲,導致郭襄比較叛逆,對外界充滿嚮往。加上郭襄隔代遺傳了黃藥師的性格,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必然的。而在感情上,因為自身受到束縛太多,所以她對感情很是看重,無論愛情還是友情。總得來說,郭襄是個很隨性的人,不願意受拘束,同時又特別需要愛,到了用付出來換回愛的程度。

無論是這樣對比,還是小說中的表現,明顯是郭襄最可愛一些。為什麼郭襄反倒出了家,而郭芙得到了愛呢?

其實,兩姐妹從一開始就不是同路人,她們走到各自的命運,完全是自己的選擇。

索取的人,只要得到差不多的東西,就會滿足了,所以他們會在得到之後止步不前。郭芙一直在大武小武之間猶豫,就是覺得二人不夠好,直到遇見耶律齊之後,這才算得到了人中龍鳳,金龜婿的不二人選。最後郭芙發現楊過才是最厲害那一個,心裡還有點遺憾,她的索取性格又開始作怪了,甚至嫉妒郭襄能跟楊過關係那麼好。

付出型的人,永遠不會停下的,只要他的付出得不到回饋。郭襄見到楊過,一生相思的命運就開始了,她一直在找楊過,想要付出自己的愛。但是即使她找到了,也沒辦法付出,因為楊過已經心有所屬。所以郭襄停不下腳步,一腔相思無處寄託。

郭襄最後成為一代宗師,也是必然的,即使她看開了,也是付出型的,能夠把自己所學傾囊相授,甚至願意花一生心血,匡扶正道,驅逐韃虜。

人與人的境界不同。郭芙只是滿足了自己,而郭襄則惠及他人。她的路比郭芙更高遠,對其他人更有幫助。至於那些小情小愛,在這種大情懷之前,又有什麼意義呢?


林二走江湖


相信大家都知道公主病一詞,公主病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矯揉造作,自我中心,任性妄為,自私自利,總結一個字就是作。顯然,郭芙就是一個公主病重症患者,但是人家厲害啊,人家不光有公主病,還有公主命,長得極其漂亮,更是出身武林第一世家。而郭襄呢,郭襄是金庸筆下少有的完美女性,各種好處集一身,就因為太好了,各種女性的缺點她都沒有,所以就沒有了作得權力,不去作,很多苦楚就只能挨著。

郭芙郭襄,同父同母,出身不凡,資質相差萬千,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更是大有不同,所以造成了性格的巨大差異,也造成了命運的不同。郭芙是郭黃的第一個孩子,郭靖是一等一忠厚善良之輩,但是沒多少文化,腦子也笨,對於教育孩子完全不在行。黃蓉是天下一等一聰明人,懂的也多,可是她從小是黃老邪養大的,屬於自由放養,更學了黃藥師一身邪氣。這女人啊,做了母親總歸是特別愛孩子的,她也不懂得如何愛孩子,就憑著孩子性子一味寵溺。這郭芙從小在桃花島長大,平常人活動空間不過是十米見方的小空間,而郭芙呢,除了數不清的屋子,更有桃花島大片的空間,島上各種珍禽異獸,古玩珍奇,都是她的玩物,書上就說,島上無數小鳥小獸都慘遭屠戮。而黃蓉就一味愛護,郭靖也是對自己第一個女兒父愛氾濫。這樣子長大的孩子,性子如何好的起來?


當然,老天爺是公平的,它賦予了郭芙優渥的家世,肆無忌憚的童年,嬌美的容貌,卻沒有賦予她一個好腦子,不然,那郭芙怕是沒治了,比黃蓉當年還要無法無天。郭芙也確實不需要一個好腦子,因為父母一切都安排好了。後來遇到了大小武和楊過,大小武作為配角,資質心性都是普通人水平,看到了大富大貴人家的漂亮大小姐,如何不去跪舔。於是,郭芙又多了兩個寵溺她的人。而主角楊過,自小就性格古怪,桀驁不馴,自然不吃郭芙那一套,郭芙這才算遇到一個小小克星。可是那時候的楊過,不過就是一個無父無母的窮小子,他那點刺,對於當時富貴的郭芙來說,不過就是微不足道的小小障礙罷了,起不了太大作用。所以,郭芙從小就是小太陽,父母兩大行星繞她轉,還有大小武兩大貼身小行星。

郭芙長大以後,其飛揚跋扈的個性和愚蠢的頭腦讓郭靖黃蓉頭疼不已,但是有啥法子呢,自己生自己養的孩子,除了繼續寵愛,稍加約束,也就這樣了。不過他倆也明白了,自己教育孩子是失敗的。他們畢竟是識大體的人,知道自己女兒是什麼德行,所以從來沒有予以重任,就好好養在身邊得了。

郭芙在我們讀者看來,固然劣跡斑斑,可是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是書中的一般人物,郭芙還是有巨大吸引力的。首先漂亮的外貌就可以蓋住大部分缺點,再者她出身武林第一豪門,再飛揚跋扈,舉手投足之間的大家風範還是有的,哪怕是徒有其表也足夠唬人了,所以喜歡她的人肯定不在少數。還有一點,郭芙除了品性智商,其他條件都十分優越,正是這些缺點讓她不再高高在上,即使普通人熟悉她以後也不會自慚形穢,大小姐又怎樣,還不是草包一個?這就拉近了跟普通人的距離。所以她選擇了普通人裡最傑出的一個耶律齊當丈夫。


而郭襄就不同了,郭襄首先老天爺給了她跟姐姐一樣的出身,還賦予了她智慧的大腦。郭靖黃蓉有了一個失敗例子,對孩子教育方式大相徑庭,異常嚴厲,而且當時的條件也差了許多。養郭芙時,無憂無慮的在桃花島上,天地任自由,養郭襄時,在岌岌可危的襄陽城,生活條件大大不如從前,他們比普通百姓,也無非吃住好一點罷了,這種條件,就算想作妖也作不起來。

郭芙小時候一共接觸不了幾個人,郭襄在襄陽城,卻是有各路豪傑往來,單單一個丐幫,就有多少英雄好漢?郭襄最喜歡跟這些人打交道,耳濡目染,性格愈發慷慨豪邁。其實老一輩的人如果眼睛毒,就會看出來郭襄這小姑娘非同一般,絕非池中之物。

郭襄因為從小被嚴格管教,所以行為習慣十分端莊,毫無任性霸道。因為從小跟各色人物打交道,性子平易近人。因為跟母親一樣聰明,所以想法特別多,心事重。總之一句話,郭襄無論是容貌家世,還是品性智商,都完美的不像話。這樣的人物,就算是再平易近人,也會有一股子凜凜不可褻玩的氣質,大部分見了她只有自慚形穢,難起追求之心。可以說,就算沒有遇到楊過,郭襄想找一個稱心如意的郎君也很難。

偏偏她又遇到了楊過,一個無論心智武功還是形貌氣質都是當世絕頂人物,而且楊過有著與生俱來的撩妹特質,而且楊過又有一個深愛的小龍女。郭襄這等人物,就算後面出現的何足道、張君寶也配得上她,但是能掀起她情愫的卻只有楊過。而郭襄的完美形象又勢必不能去橫刀奪愛,所以只有出家一路了。


現實社會里,郭襄這樣的形象十分罕見,郭芙這樣的個性卻不少見,不過沒有她那麼厲害罷了,而且絕大多數只有郭芙的性子,但沒有郭芙的好命啊。


一覽眾河小


看到您的問題,不請自來!

我是一名高考數學提分以及高考志願填報輔導老師。如果孩子在學習上有問題歡迎關注,私信子墨老師……

我自己讀書時候是“金庸”武俠迷!上語文課成天看武俠,只要是金庸武俠我全看過……
並且對於比較經典的拍攝成電視劇的我都有刻盤保存。比如說83版黃日華《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

……等等!

而對於您所提出這個問題“為何惹人討厭的郭芙可以嫁一個好丈夫,而郭襄卻單相思去做尼姑?”

同是大俠郭靖黃蓉的寶貝天金,性格愛好處理事情風格大不相同。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何況,郭靖和黃蓉是一個不普通通的人哪。

對於您所提出這一問題,我感覺最大的原因就是,少女心思的郭襄對於愛情懵懵懂懂的時候遇到了他別人口中想傳的“神鵰大俠”也就是她後期一直叫的“大哥哥”……
在她這個少女心裡留下了深深的“愛”的種子。尤其是丐幫大會上,楊過在襄陽給她送的生日賀禮……



那直接是想如今一個讀大學女孩子

,一個高帥富甲一方大叔開著保時捷,勞斯萊斯,直升飛機去求婚,贏得了少女放心……

俗話說“女子一遇楊過,會誤一生”。比如說陸家兩姊妹……他們都深深愛這楊過此人……(以及完顏家女孩子等等)


以及在古時候天下人最忌諱的“師生戀”小龍女也難逃一劫。在如今社會對於“師生戀”也有別樣眼光去看……

何況,對於一個處事風格不按照正常出牌的“小東邪”郭襄,她對待感情處理事情都別出心裁!

她可以

拜大敵人金輪法王為師,可以看出,她辦事情的不同!對於感情有特別執著,心裡有了她所愛的人,別人怎嗎可以再走進自己的心裡。

而對於郭芙這人人來說,他有點大小姐脾氣!前期和大武,小武,楊過三個一起桃花島學武功,對於她來說!對於楊過已經心有所屬,但是楊過這個“屌絲”不放在心中……
而對於郭芙來說她有自己不足以及自己高超地方!她可以放開自己感情,和楊過不可能時候,大武小武又不如她的法眼,最後皇室沒落家族耶律齊走進了她的生活……

對於耶律齊來說,也算大有來頭人物!家族背景龐大(耶律楚材之子)

又是老頑童的徒弟……

而且對於她有是特別的愛,所以郭芙選擇了她!選擇一個“愛自己的人”從而不讓自己那麼累……

最後,和丈夫父母留守襄陽為國家名族大義而戰!而小郭襄選擇了去峨眉遁入空門,瞭解一生。

最後,歡迎各位金庸武俠迷,討論點評!


杜永堂的子墨課堂


郭芙丈夫好嗎?也是有野心的,如果沒有黃蓉郭靖的實力,耶律齊會娶她嗎?一個驕傲自滿無理取鬧的大小姐,會真心有一個好好對她的丈夫?取到郭芙郭靖黃蓉的長女,那麼打狗棒還有武林勢力多少會有質的幫助,耶律齊作為野心勃勃的蒙古人之一,沒有私心沒有野心才怪,郭靖黃蓉後來戰敗,我不知道如果她女婿是中華英雄像楊過一樣的,會不會帶領大家有效抵抗外敵?所以,郭芙嫁的好丈夫,小編留保守意見!

郭襄因為從小被丟過一次,被李莫愁帶走,楊過救下,這些隱隱約約已經讓郭芙一帆風順的童年不同了,再則,黃蓉生郭襄應該37.8了吧,郭襄的童年剛剛好碰到黃蓉的更年期,我想也是會容易讓郭襄以後有一個叛逆的青春期!楊過作為英雄人物,從小有救過她,人格魅力能夠撼動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可見是男神級別的,試問哪一個女孩子不愛?特別是一個有個性的女孩子?聰明有俠義之下郭襄愛上是最正常的了,而郭襄的個性註定寧缺毋濫,如果不是有小龍女,我想郭襄與楊過可能會成為新一代武林盟主,像黃蓉與郭靖那樣帶領大家抵抗外敵!楊過也不會與小龍女隱居了!郭襄沒有與楊過一對,可見是中原武林的損失!後來,郭襄一個人成為峨眉派的宗師!真心疼郭襄!事業最好哪有與擁有愛情家庭事業和美好呢?


陌琳琴


首先就是德信與福祉不必然聯繫的問題。

我們天生的道德感使得我們自然希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根據一個人的德性而獲得相應福祉的願望。但是我們得明白,德性或個人品性是一回事,現實的福祉是另外一回事。並不是說你品性好,就必然會獲得相應的福祉。好人沒好報,品性不好的人獲得了成功,這都是存在的,這是一種客觀現象,改變不了的。


因為這個世界從來都不存在德性和福祉相應的必然法則。「善有善報」永遠只是一種理想。而這種理想狀態,我們看到,只能在宗教層面得以實現。如果你留心各大宗教,你就會發現,它們都會懸設另外一個世界來許諾與德性相應的福祉,併為這個理想狀態的實現配有相應的宗教法則,比如「末日審判」,比如「因果報應」。


它們告訴你,現世好人不得好下場,別急,上帝回來審判,你最終會在天堂得到與你德性相應的福祉。或者告訴你來生轉世會享福。總之,都是通過各種形式,許諾與德性相配的福祉,達到「善有善報」的理想狀態。

既然這種理想狀態只能在宗教層面實現,那麼現實層面永遠不會出現這「善有善報」的必然法則,則討厭的人幸福美滿,可愛的人獨孤終老,又有什麼好奇怪的。這才是現實的常態啊。德性與福祉分屬兩個領域,各自運行,它們或者相應或者不相應,都不存在必然的法則。德性與福祉相應是正常,德性與福祉不相應也是正常啊。因為這中間本來就沒有必然性。


我們不要把我們的希望當成一種現實的情況。我們發現德性與福祉不相配的時候,應該問的是「德性」本身還有什麼意義,而不是以為德性與福祉應該相配,就覺得德性與福祉不相配就是反常了,就要問個為什麼了。實際上,德性與福祉不相配,才是現實的常態。


這個問題本身就包含一種價值判斷,就是認為郭襄不如郭芙幸福,因為郭襄沒有如意郎君。但實際上我們很難作出這樣的判斷。


人們對郭襄的印象,總是停留在《神鵰俠侶》中那個十六歲的少女,可郭襄同時還是《倚天屠龍記》中峨眉派的創派祖師。郭襄會長大,會成長,也會改變。不能提起郭襄就老是十六歲少女吧。(詳見這個問題下我的回答「郭襄最後為何要出家?」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358380933782962434/)

郭襄後來有更大的責任,有更大的所求,當然,也有更大的成就。我們不能忽略這一點。總不能因為郭襄十六歲時的情愫以及她沒結婚,就忽視她的一切成長、追求與成就,就斷定她不如郭芙幸福吧。


同樣的,張三丰也沒有結婚,也曾愛而不得。可張三丰創立武當派,為一代武學宗師。如果有人說,為什麼不學無術的韋小寶都能有好幾個老婆,可張三丰卻沒老婆呢?這就顯得太小家子氣了。須知愛情婚姻雖是人生重要之一部分,卻非人生之全部,並不是沒了這一點,人生就毫無意義。您說對吧。


並且,郭襄當了尼姑,是她自己選擇的,你總不會覺得,郭襄找不到比耶律齊更好的郎君吧?郭襄選擇了作尼姑,那我們就要尊重她嘛。人家創立了峨眉派,劍法冠絕當世,名動江湖,乃當世一流人物。我們欽佩還來不及呢。


對這樣的人,如果有人說,啊,她沒結婚,真可惜。


我覺得挺尷尬的。


孫虛白


這好比是問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卻往往長命百歲一樣。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郭芙能遇上耶律齊這樣好的另一半,除了運氣好,也有她自身性格的原因。在很多人看來,郭芙很壞很偏執,但也許就是她的不服軟,吸引了耶律齊的喜歡呢?要知道,郭芙再怎麼任性妄為,她對丈夫始終是忠貞不二的,面對敵人也從不失節求饒,就是這樣的品性吸引了不少男子為她痴迷(當然也有美貌和家世),包括大小武,也包括耶律齊。郭芙眼光也很毒,最終選了一位不錯的如意郎君。

而郭襄,一開始就愛錯人了。


楊過是什麼人?一個充滿熱血、有仇必報的人。縱然他可以原諒郭靖黃蓉,可以原諒郭芙,但要他娶郭家的女兒,日日對著自己的仇人一家,這可能嗎?在楊過眼裡,郭襄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小妹妹,但也只能止於喜歡和憐惜了。


況且,楊過已經擁有了他眼中最美好的女子——小龍女了,十幾年的深情,十幾年的等待,不會因為郭襄的出現而消減分毫。郭襄註定的結局,就是“沒戲”。

令人難過的是,這位郭襄小妹妹和她姐姐一樣,也很偏執,從此就看不上世間其他的男子了。情願峨眉山頂,孤獨終老。這才叫“一見楊過誤終身”。當然,郭襄沒有錯,楊過也沒有錯,錯的只是機緣巧合,讓太年少的郭襄在錯的時間裡遇到了那個生命中最美好的人。


長劇短說


引用百科的對郭芙的一段評價,小貓覺得很中肯!

郭芙是正面人物,金庸用春秋筆法刻劃她,大節不虧,家人有難從不逃跑,面對敵人拼命到底、絕不求饒,以行動保護家人弟妹,遺傳了祖母李萍的傳統婦女貞烈精神,捍衛名節,大半生跟隨父母帶軍守城,捍衛大宋江山,富有愛國精神又重義氣、威武不能屈,無愧為「大俠之女」。

這段評論從家國,再到情仇,其實已經很好的說出了,金庸先生筆下郭芙的人物作用!

而其實想對比郭襄郭芙,實在不容易。因為實際上這兩個人的情事在一本書,人生卻有著兩本書的差異。所以評論他們的結局,有點難度。

能體味郭襄人生之滋味的描寫,似乎要從倚天屠龍記中獲取,然而單看神鵰俠侶中郭襄的少女情懷和忠義豪俠之風,其實與其姐姐沒什麼不同!

看妹妹情苦,才覺的姐姐很壞,但實際上金庸早已讓楊過的諒解,成功洗白了郭芙這個人物,眾位朋友再念念不忘郭芙的壞,只能說針對的不僅僅是小說中的郭芙,而是現實中的某人了!

於是,想問,相愛,就要長相廝守才是happy end?

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

愛之大者 四海兄弟

有俠義,敢愛恨的郭襄,找尋過神鵰大俠,也順便,那麼將她的出家看成出世,還是避世就有了不同的感悟。有人說是忘不了那段情,但也可理解為,看透了一段情!

因此,郭芙是不是好女人,跟郭襄是不是好結局,都有一個根本角度,就是你如何看待情這個字!

當然從觀眾角度來看,美滿無外乎“在一起”這三個字而已,甚至大家或許在互相聊天,在評論鄰居同事,也都抱著這種觀點!

但放到自己身上恐怕就不是三個字就能解決的了。

說道這,真想勸一下太過看中結局的人,隨性一點不至於人性,灑脫一點不至於放浪。情事,還是看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