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最近一期的《放學後》裡發生了一件事,主人公高子皓的表妹來家裡做客。

小客人看上了高子皓手上正在玩的抱抱毯,也想玩。

但是,高子皓轉過身去,不願意給。

“給妹妹一下!”高媽媽衝他吼了一聲。

“不,這是我的。” 小男孩死活不肯撒手。

“你這個小孩怎麼這麼自私,妹妹玩一下就還給你。” 媽媽一把奪過來,給了妹妹:“你要學會分享!”

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嘉賓包文婧說:“孩子分享之前要多溝通,當他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強制要求分享,只會讓孩子產生叛逆。”

“小朋友要學會分享“這句我們從小說到大的話,似乎很有道理。只是,不辨形勢,不分場合,一味地要求孩子分享,真的合適嗎?

為什麼孩子不願分享

心理學研究發現,2歲多的孩子開始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

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裡的東西。

當孩子不會主動分享時,我們常常覺得這個孩子小氣、自私。

其實,這只是孩子物權意識發展階段的正常表現

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經濟學家、瑞士蘇黎世大學教授恩斯特·費爾曾經做過一個有名的“糖果實驗”。

229名3至8歲的孩子參與三輪不同的實驗。在每輪實驗中,孩子們都面臨兩種不同的選擇:

在第一輪實驗中,每個孩子獲得一份糖果。他們可以選擇,將糖果全部留給自己,或者與另一個兒童平分。

在第二輪實驗中,每個孩子獲得三份糖果,他可們以把兩份糖果分給另一個孩子、自己留一份,或者與另一個孩子平分。

在第三輪實驗中,每個孩子獲得兩份糖果,他們可以把糖果全部留給自己,或者與他人各得一份。

在第一輪實驗中, 7至8歲的孩子中有80%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平分一份糖果。

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在第三輪實驗中,雖然面對著雙份糖果的誘惑,仍然有40%的7至8歲兒童選擇與另一名兒童各得一份糖果。

而3至4歲兒童中只有不到9%的人會選擇與別人平分。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自私是孩子的一種本性。

一個三四歲的孩子無法理解“借”的意思。在他們眼裡,玩具就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被借走了,就再也不屬於自己了

四歲以前,就先任由孩子“自私”好了。

過了四歲,再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強迫孩子分享,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反而,會帶來莫大的傷害。

被迫分享的孩子不懂拒絕

曾經在Twitter 上看到這樣一個熱帖:

一個媽媽帶孩子去公園玩,當孩子擺弄自己的新玩具時,一群小孩圍了上來,並且有幾個孩子伸手想要去拿他的玩具。

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她的兒子嚇壞了,不知所措地看向媽媽。

這時,媽媽說了一句話:“你如果不願意,就對大家說不!你不想,就要學會拒絕。”

之所以支持兒子把玩具搶回來。是因為她看到很多人小時候說“不”沒得到大人的認同,長大後變得只會委屈自己,不會拒絕他人。

媽媽的做法,在 Twitter 上獲得了 20 多萬的點贊。

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日劇《賢者之愛》中,中山美穗主演的女主真由子是個單純幸福的女孩,有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事業有成的父親。

頗有心機的女孩百合成為真由子的鄰居以後,一次次向真由子索要漂亮的玩偶,索要珍貴的項鍊。真由子根本不懂如何去拒絕,一次次縱容百合的貪婪。

最後百合竟然搶走了真由子的未婚夫,還有父親,甚至別墅。

在真由子童年時,善良的父母總是教育她要分享,要大方。

當遵循內心意願的拒絕被貼上“自私、小氣”的標籤時,她便慢慢喪失了拒絕的勇氣。

不懂拒絕的孩子,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寧願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別人。

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被迫分享的孩子缺乏安全感

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Laura Markham在她的暢銷書《Peaceful Parent, Happy Siblings》(《平和父母,快樂手足》)中提到: 強迫孩子去分享,不僅不能真正教會孩子分享的真諦,還會給他們造成心理創傷。

知乎上有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大意是:

家裡有很多我已經不那麼喜歡的物件,甚至有些,已經很雞肋了。朋友見後表示很喜歡,我寧可花錢去買個全新的送她,也不想把自己的送出去,是我本性就太貪心太自私嗎?

得分最高的答案是:因為曾經匱乏。

的確如此。她有一位“聖母”般的母親。

小時候,家裡來了小客人,只要對方看中了她的玩具,她母親就會用“學會分享”為藉口,將她的玩具送人。她不樂意還會被責罵。

有好吃的東西,母親往往只給她留下一丁點,其他的全部送給別人。

母親的慷慨大度,讓她懷疑,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東西是屬於她的?

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認識一個朋友,是家裡的老大。她的東西,只要弟弟妹妹想要,都要立刻分享出來。

上大學時,她買了吃的都會悄悄藏起來。那些食物放到過期。她都始終未曾想過,把東西拿出去和大家一起享用。

即使拿著月薪五千的工資,她也要用各種花唄信用卡來瘋狂買衣服。她說:“只有看到滿櫃子的衣服,我才會感到滿足和安全”。

6、7歲之前的孩子正是建立對周圍環境信任的階段。家長不顧孩子的反對,強迫他和別人分享,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保護不了自己,不值得信任。最終只會讓他們長期缺乏安全感。

如何讓孩子主動分享

分享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連結,是親情、友情、愛情的基礎。分享很美好,但不是靠“威逼利誘”得到的,而是通過循序漸進引導出來的。

01先滿足,再分享

接納孩子的“自私”,是教會孩子“分享”的第一步

孩子們之所以不願意分享, 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好好享受那份小小的擁有,大人們就急著要他們和別人一同分享。

強迫讓分享的那份美好變了調。

育兒專家海蘭老師說:“當孩子的物權感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讓他去分享,是絕對的傷害。在孩子分享之前先要滿足他

。”

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02借用生活情景潛移默化

杜威說:“教育是生活的本身。”

演員孫儷曾經用一個橘子潛移默化地教兒子分享。

她問兒子:“橘子裡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你知道,為什麼嗎?”

孩子搖了搖頭。

孫儷指了指周圍的人告訴他:“就是說,你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佔有,不能獨自享用,而要懂得與人分享。

如果你手中有一個橘子,要懂得把橘子分成很多份,一小瓣一小瓣的,然後分給大家與你一起共享。”

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03引導孩子體會分享的妙處

除了給孩子做正面指引,我們還可以藉助恰當的時機,讓孩子自己體會分享的妙處,讓他們嘗試做出分享。

在這一點上,謝楠的做法值得借鑑。

面對不願意分享玩具的吳所謂,她說:“你可以說不,但是你要想一想,如果大家一起分享,大家可以研究出新的玩法,我們要不要試一試?”

吳所謂一聽,立刻高高興興地和大家一起分享起了玩具。

包文婧談分享:有遠見的父母,都允許孩子“自私”

站在孩子的角度,分享不分享,只是一種選擇,沒有對錯。

分享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愉悅自己。

讓孩子感受分享的溫暖和美好才是我們的初衷

美國作家M·斯科特·派克說過: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感受,尊重他們做決定的權利。

尊重孩子,就從尊重和接納他對玩具的處理方式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