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籃球運動員投籃都是空心,打板的很少?

永180


打板投籃這樣的技巧如今已經成絕技了,當年馬刺的蒂姆鄧肯靠著這一手打板投籃稱霸內線,一手招牌的打板投籃讓多少球員無奈,這也是鄧肯縱橫江湖的大殺器,遇上鄧肯,你只能祈禱啊手感不好。

但這一神技為何絕跡了呢?這還要從如今的小球時代說起,為了增加比賽的流暢性和觀賞度,肖華一手推動了小球時代,球員越來越趨於在外線投籃進攻而不是衝擊內線,這也要求著他們必須要保持自己的投籃命中率,不要玩那些花裡胡哨的。

趨於時代所致,球隊們也在做著相應的改變,提高投籃命中率和出手速度成了他們日常訓練的必備課程,能空心的絕不打板,畢竟打板投籃有太多的不穩定性,對投籃的手感和天賦有極大的要求。

勁使大了籃球就會砸板而出,勁使小了籃球就不會落入籃筐,這對球員的基本功有著極大的要求,如果你手感不好還要在場上打板投籃的話,相信你沒投幾次就會被教練換下,這是毋庸置疑的。

球隊的教練不會容忍你有太多的失誤,如果你在籃下附近,要不你就啟動扣籃,要不你就直接投籃,空心總比打板好。

還是那句話,打板投籃有太多的不穩定性,沒有過硬的實力和基本功還是不要嘗試,如果玩砸了的話那你可能會被教練喊回替補席坐冷板凳。





桎毒舌


我個人覺得噢,中遠距離投籃一般都是不找板,而在三秒區內的勾手打板把握性更高一些,使用打板投籃的主要是內線球員。

現在小球時代的打法,要麼就是三分線外直接出手,要麼傳導球到內線直接扣籃,已經很少有把球交給內線進行一對一的單打的打法。況且,現在的內線球員很多都能投三分,能扣籃他們絕對不投籃,能三分他們絕對不勾手。

前十年左右,打板技術在聯盟還是比較常見的,隨著時代的改變,內線球員越打越靠外,球員運用的也就越來越少了。

像馬刺隊名宿,蒂姆鄧肯就是一個打板好手。


小k聊球


投籃有幾個角度需要注意的!90度,尤其是籃筐形成一條線的位置(因為身高原因位置並不固定),45-30度,0度及0以下,一般來說斜角最適合打板。

因為最熟悉科比,就以他為例。《科比的一天》這個紀錄片里科比說過,他專門訓練過斜角打板。由此可見,打板進球並不比空心入籃來的簡單。我在最痴迷籃球的年紀也花大把的時間在操場上練習投籃,打板卻沒有碰過。因為個人覺得打板雖然只需要找準點就可以進球但是卻並不穩定,也不直接,尤其是空心點和打板點來回轉換的話,出手會有選擇,會有猶豫的情況出現。當然,有的角度只適合空心,有的角度更適合打板,但是對於無死角投籃的人來說,很多角度是即可以打板又適合空心的,這樣的角度和位置就很尷尬,所以乾脆一直空心。或者在有打板的手感後一直尋找適合的角度打板。

總之,至今為止沒有看到打板和空心來回轉換自如的,特殊的角度除外。


子午聿


籃球投籃時中遠距離是投空心,要是比賽打板進了,解說都會說這哥們運氣好,因為中遠距離打板進球很難練,不僅要找擦板的位置,還有手腕力量的運用,所以很難,訓練時教練也不允許你這樣投籃。要是籃下進攻打板的比較多,中鋒比較喜歡打板進筐,因為你在籃下,離球筐籃板比較近,對於打籃板位置很好找,手腕的力到都好掌握,而後衛突破到籃下還是喜歡放空藍的多,這也不是絕對,跟從小練球有關,成了一種習慣,一個感覺吧。

以上就是個人一點看法,也是自己玩籃球時的一點理解。


吃喝玩樂aaa


職業球員投空心籃這並不奇怪,投籃打板入籃也不是難事。

只要具有投籃能力,對於一個射手不管是空心籃,還是打板入籃。這些都取決於投籃者的意願。

職業球員在日常的訓練中,他們擁有很好的訓練條件,專職的籃球訓練師。動作都是非常標準,投空心籃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打板入籃的進球方式偏向內線球員,他們擁有身高優勢打板則是最佳的進球方式。


競技體育PE


空心和打板各有優勢,在技術足夠的條件下,投空心要比打板受到的外界影響小,畢竟打了板之後反彈還要經過一番計算才可入網;但是如果技術並不成熟,打板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了,因為反彈只要相對的角度和範圍內都可以入網,不必像投空心那樣精確的運算,所以一般初學者技術不成熟時喜歡用打板,稍微練出一定手感後喜歡用空心,當達到一定境界時,二者可以自由切換,臻入化境。


第五籃球


因為你看球少啊!空心是多,打板的也不少啊!打臉的就不多了!所以這樣低質量的問題估計也只有我這種超級無聊的人才會回答你的,滿意了嗎?


老四


磨剪子嘞!!!端尿盆兒~~~😂


鄭錢11


打板找肯,肯退役了,無人接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