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需要怎樣做好溫溼度管控?

鄉村橙哥


問題:養豬需要怎樣做好溫溼度管控?

溫度和溼度是衡量豬舍環境狀況的兩個重要指標,特別是在冬季對溫度和溼度的要求更高,因此豬舍環境控制主要就是保持溫溼度在適宜豬群生長的區間內。

第一、提高豬舍溫度。

適宜豬生長的溫度區間為14℃~23℃,正常生長的下限為8℃。我國冬季溫度普遍較低,豬舍內溫度也會隨之下降。這會對豬群造成嚴重冷刺激,使豬各項生理機能下降。尤其對於仔豬來講,影響更甚,會使腹瀉病情加重,死亡率上升。除了生理應激導致機能下降這一不利影響,環境溫度的下降也會迫使豬隻通過提高採食量,增加機體代謝產熱,以維持體溫。但這樣會造成轉化率降低,影響養殖效益。

第二、防賊風。

冬季的寒風容易侵襲豬舍,形成賊風,引起豬隻應激甚至感冒和肺炎等疾病。因而豬舍在建設選址時就應選擇在坐北朝南、地勢高燥、像樣的地點,同時確保豬舍外圍牆壁要嚴密厚實。在特殊地域,還可對外圍的牆體作適當處理。在入冬前,要對豬舍進行全面的維護和檢修,封堵牆體、門窗的殘留間隙以及多餘的通風口,尤其是年久失修的豬舍,一定要徹底進行檢查維護。同時,也可在注射牆壁增加臨時保溫措施,如牆外堆放作物秸稈,臨時砌泥土培等。為了防止從牆壁的各種裂縫缺口吹進穿堂風和賊風,保持舍溫相對穩定,豬舍的窗戶和通氣孔應距地面1米以上,或可在豬活動區與豬舍入口之間增加一個儲物間,避免冷風直接影響豬群,亦可在內門掛上門簾。

第三、保持適宜水溫食溫。

有報道稱,以1頭哺乳母豬每天需要17.5公斤~22.5公斤飲水和飼料為例,如果提供0℃的飲水和飼料,豬體要消耗2850千焦~3670千焦的能量把該溫度升高到體溫39℃的水平,相當於每天有0.5公斤~0.75公斤的飼料浪費在體溫維持上。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經常喂溫食或顆粒飼料和溫水,這樣可以提高飼料利用率和養殖效益。

第四、保持適宜的溼度。

豬舍的乾燥是保證生豬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空氣溫度越高其導熱性越強,豬體熱量的散失就越快,豬會因感覺到更加寒冷而扎堆,導致擠壓傷甚至死亡。另外,環境的潮溼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極易引發疫病,比如呼吸道疾病、寄生蟲病、皮膚病等。可採取防潮措施包括:訓練豬“三點定位”(吃食、排糞尿、睡覺固定位置);勤打掃、勤換墊草和熱料,定時清除豬糞;溫度過大時使用生石灰、草木灰、煤炭渣等吸附過多的水分等。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吐槽!

【關注養雞達人,談天說地話養殖。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告訴我!】


養殖達人1997


你問我養豬需要啥溼度和溫度,這個我還真不知道,如果問我怎樣的養了一些貪官汙吏,我也許能解答一二,所以說這個問題,對不起,我無法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