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歲月會讓人沉澱下來,嚮往一種

簡單,乾淨,溫馨的氛圍

該遇見的,總會遇見

而該離開的,亦不再強求

時間過濾下來的

都會是生命中最真切的感動

平靜而溫暖,美好而善真


想問一下大家,作為一名欽州人,你能說出多少個欽州的名勝古蹟?說出三兩個,那沒啥值得炫耀的,但你要是能把下面介紹的這些地方都如數家珍,那,請收下我的膝蓋…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劉永福舊居三宣堂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劉馮故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劉永福(1837—1917),字淵亭,漢族客家人,廣東欽州(今屬廣西防城古森洞小峰鄉)人,祖籍博白東平,清末民初軍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軍將領,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爭,屢次大敗法軍。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劉永福故居名“三宣堂”,位於欽州市板桂街10號(古稱下南關)。建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是欽州市現存最宏偉、最完整的清代建築群。


馮子材舊居

馮子材故居又名宮保第,在欽州市欽北區白水塘村,是馮子材退居時住所。馮宮保第總佔地面積15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20平方米。包括三個狀如伏虎的小山丘,當地群眾稱為“臥虎地”。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馮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幹,號萃亭,漢族,生於廣東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


靈山大蘆村

大蘆古村是廣西三大著名古村之一,位於欽州市靈山縣,是一個具有五百餘年悠久歷史的古村。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走進大蘆村彷彿走進了一幅古老而意境幽遠的水墨丹青畫軸裡,那依水傍山,鱗次櫛比的明清建築,那錯落有致的粉牆黛瓦,那爬滿青苔的石磚,那細雨般幽深綿長的古老街巷…...無一不震撼人心。


蘇廷有舊居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蘇廷有,欽州市平吉鎮牛江村人,民國時曾任粵軍旅長、師長和廣東南路遊擊司令,其舊居位於欽州市欽南區佔鰲巷52號,建於民國時期,現存建築面積678平方米,舊居所處地段是民國早期欽州最繁華的街區之一。舊居做工非常精緻,木雕刻精美,時代特徵明顯,是欽州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民國建築,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和觀賞價值。


餘屋鑊耳樓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餘屋鑊耳樓坐落在廣西浦北縣小江鎮長田村委餘屋村,餘屋村古建築群約有房屋120多間,佔地面積約有10畝,建築面積約有4500多平方米,其研究我國南方古代建築藝術、建築風格和社會歷史、政治、文化的發展及旅遊觀光有重要的開發利用價值。


石塘蘇村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蘇村位於靈山縣石塘鎮S308二級公路旁,村中現存屬嶺南風格的明、清朝建築32個群落,建築佔地總面積92000平方米,是當地人文風貌的形象寫照,該古建築群作為明清時期嶺南民居建築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參觀欣賞價值。


烏雷伏波廟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烏雷伏波廟位於三娘灣西南側,大烏雷嶺之南,形似鳳頭的小烏雷嶺旁,依山傍水,佔地1625平方米。如今烏雷伏波廟瞻仰憑弔的遊客絡繹不絕,更有來自歐、美、非、拉美及東南亞各國的商人、使節、高僧也接踵而來,進香朝拜,不同服裝、不同膚色、不同語言,成為一種旅遊文化形態呈現在伏波廟。


六峰山北帝廟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六峰山北帝廟位於靈山縣城六峰社區,原建築佔地總面積約260平方米。據考證,北帝廟於明正德五年(1510年)開始修建,在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廉州知府康基田帶領下擴建,寺廟裡的碑刻還記錄有日本侵略者在北帝廟所犯下罪行的實錄;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六峰山北帝廟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前來燒香祈福的遊客紛紛雲集於此,特別是大年初一,寺內人山人海,香火鼎盛。


大寺北帝廟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提到六峰山的北帝廟怎麼能不提一下大寺北帝廟?大寺北帝廟位於欽州市大寺鎮圩,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廟,廟址曾2次變遷,歷經500多年,至今香火不斷


廣州會館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廣州會館位於欽州市中山路24號,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於道光十四年(1834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兩次重修,建築坐西向東,佔地面積1180平方米,建築面積728平方米。廣州會館民國年間曾做辦學場所,解放後由欽州縣人民政府接管使用。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廣州會館是清朝廣州、欽州民間商人與東南亞的國家開展商貿活動的重要歷史見證,也是研究廣西北部灣地區古代經濟文化以及與海外交流中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欽江古龍窯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欽江古龍窯座落在欽州江東岸,缸瓦窯村西北。欽江古龍窯群包括現存的1條龍窯和另外8條龍窯遺址,這些龍窯已經延續了600多年,承傳了欽州缸瓦陶和坭興燒製技藝,在國內陶瓷行業中,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燒製工藝,歷史悠久,民俗文化內涵深厚。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那些窯址、廟址以及各時期的陶製品,各色各樣的非物質的遺存,記錄了欽州坭興陶飲譽“中國四大名陶”的輝煌歷程。它是明、清至今欽州古鎮工商貿繁榮的歷史見證,是研究欽州古時經濟文化的實物資料,是欽州城區內最具重大歷史意義的遺存。


郭文輝舊居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郭文輝,曾任陳濟棠粵軍的海軍艦長。其舊居位於欽州市龍門港鎮龍門圩邊一個小山丘上,建於民國11年(1922年),北距欽州市區約45公里,為一處院落式建築群。

龍門鎮明、清時期是北部灣的軍亊重鎮、海防要塞。該舊居對研究我國早期新式海軍的形成和發展,作為佐證資料具有一定的意義,也是研究我國南方近現代民居建築的演變與發展的一件很好的實物資料,是開展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的良好場所。


香翰屏舊居

欽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些?

香翰屏將軍(1889—1978年),其抗戰期間,曾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和徐州會戰。香翰屏將軍故居始建於1936年,座落於現廣西浦北縣石埇鎮坡子坪村,屬於一座集西方建築風格和中國民族古建築特色於一體的別墅式、莊園式的將領府第,共有大小房屋116間,佔地面積35畝,建築面積5044平方米。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畫冊

而歷史,是城市的底色

要提升一座城市的品格

必須保護和挖掘歷史底蘊

你還知道欽州還有哪些名勝古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