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跨界做教育,“錢”途幾何?

并购跨界做教育,“钱”途几何?

近兩年,教育政策密集發佈,強調教育行業作為補充,協調發展是主要,營利為次。但是,教育企業通過資本化發展擴大業務範圍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無論是哪個行業,都會受到政策自上而下的影響,但另一方面,應對市場的變化和驅動也同樣重要。

在一眾上市教育企業中,除了起家業務是教育培訓,通過一步步擴大經營,從而上市的機構,還有通過兼收併購等手段轉型做教育的企業。通過資本化運作的手段,從原先的主營業務發展成多業務並行,有的甚至全面發力教育業務,徹底轉型教育企業。

近期,上市教育企業財報密集發佈,有些企業原先並非主營教育業務,有的通過併購切入智慧教育、有的發力職業教育,有的全面轉型教育企業。這其中,不僅有完成整合戰略,與原業務形成協同效應,迎來業績增長的企業,也有併購標的未完成業績對賭,商譽減值,股價下跌,虧損嚴重的企業。

資產減值過多造成大失血

近日,拓維信息發佈2018年度財報,全年營收11.85億元,淨利潤-13.66億元。拓維信息財報稱,2018年全年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歸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長征教育to B業務受“幼兒園去小學化”政策影響,教育課程包括閱讀、英語、互動互學等均有下滑。

第二,火溶信息遊戲業務受“網絡遊戲運營數量管控”,業績下滑。

第三,海天雲教育測評服務毛利率下降,市場拓展與預期收入相差較大,業績未達預期。

第四,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損失14.06億。

并购跨界做教育,“钱”途几何?

子公司業績表現不好,早有跡象。成立於1996年的拓維信息,早前主要以校訊通為主營業務。2014年拓維信息曾經小規模併購教育領域的公司近20家。2015年4月,拓維信息發佈收購系列公告共計23.06億元砸向教育領域。交易完成後,海雲天、長征教育、龍星信息和誠長信息均成為拓維信息的全資子公司。此後,教育業務業績佔比也在逐漸增加,從2015年教育業務佔比42.8%到2017年達到71.22%。

比較下近4年的業績,拓維信息營收增長放緩,利潤逐年下降。併購曾經給拓維信息帶來市值增長,教育業務也曾為拓維的整體業績供血。但是當主營業務重心大幅轉向教育之後,早前併購標的一旦未完成業績對賭、或者整合不順利、各業務協同效應不明顯,風險就開始變大。由於併購標的業績表現不好,從2017年開始,拓維信息開始發生商譽減值,到2018年,商譽減值損失14.06億。

以併購完善教育行業佈局,躋身巨頭,是常見的資本操作。為了保證股東的利益,選擇以對賭協議收購企業更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對於業績的完成與否能與“業務協同”掛鉤,併購交易中的“整合戰略”和“投後管理”在業績要求下更是變得退而求其次。

然而,在短期內要求被收購企業實現業績目標,對於很多處在成長期的企業並不是一件好事情,一方面要鞏固既有市場的領先地位,一方面要小心翼翼發掘新的業務和市場,在資金投入和長期業務規劃上開始變得猶豫。另外,被收購企業本來就是高價出售,高成長故事難講。

教育業績佔比不足10%,“裝修+教育”如何講協同故事

與拓維信息教育業務佔比不斷增加相反,洪濤股份在保持自己原有業務的主要地位上,發展教育業務,將教育業務控制在10%左右。

洪濤股份2014年起,收購的中裝新網、跨考教育、學爾森,並參股金英傑等專業職業教育平臺。到2016年底,洪濤股份的職業教育業務涵蓋了考研培訓、建工類培訓、醫學培訓、設計類培訓及司法培訓五大業務類型。2018年3月,洪濤股份又以51%股權控制了四川城市職業學院,進軍學歷職業教育領域。

在洪濤股份的戰略規劃中,職業培訓+就業,可以形成職業教育的生態閉環,但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

洪濤股份收購標的完成業績對賭的情況並不理想。作價2.35億元收購主打考研培訓的跨考教育只在2016年完成了承諾業績。作價2.96億元收購從事建築工程教育培訓的學爾森2016年與2017年連年虧損,其中2017年淨利潤虧損3655萬元,業績承諾完成度為-161%。

并购跨界做教育,“钱”途几何?

在近期披露的2018年度財報中,洪濤股份2018年全年實現營收39.26億,淨虧損4.22億元。財報顯示,此次淨利潤下滑,主要原因為下:第一,壞賬增加,第二,商譽減值,歸於學爾森和跨考教育。對比近年來洪濤股份的財報業績,淨利潤在逐年下降,好在教育業務業績營收貢獻佔比低於10%,洪濤股份主要發力的對象依舊是裝修,

教育標的的商譽減值和業績虧損不會給洪濤股份帶來承重的打擊。

近期洪濤股份又發佈公告稱,公司將為洪濤教育的3億元貸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這筆貸款期限為5年的資金將用於支持洪濤教育開展併購業務。不可否認,併購教育業務曾在一段時間內令上市公司的股價上漲,但想要讓教育業務真正成為上市公司版圖中有活力且可持續的一部分,上市公司和收購標的需要更深層的協同。

“併購+投資+出售”,全面轉型職業教育

與洪濤股份相似,跨界職業教育的還有開元股份。但開元股份選擇重押職教業務。

據瞭解,開元股份成立於2000年,起家於媒質檢測儀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自2016年以12億元收購恆企業教育100%股權、1.82億元收購中大英才70%股權以後,2017年,又收購了多迪科技和天琥教育。近期,開元股份曾發佈公告稱出售製造業全資子公司長沙開元儀器有限公司100%股權涉及上市公司剝離製造業業務,交易價格為2.71億元。自此以後,開元股份的主營業務將變為單一的職業教育。

并购跨界做教育,“钱”途几何?

從開元股份近四年的財報來看,淨利潤在2017年增勢明顯。根據開元股份2017年上半年年報顯示,其教育業務完成營收2.07億,佔總營收的66.4%,一舉超過原來的主營業務儀表儀器收入。其中,恆企教育實現營業收入1.89億元,淨利潤0.49億元;中大英才實現營業收入0.21億元,淨利潤0.08億元。

2018年職業教育業務營業收入佔比79.83%,扣非後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佔比142.18%。報告期內職業教育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合計1.16億元,較2017年(1-12月份)增長89.44%, 佔公司總營業收入1.45億元的79.83%,較2017年職業教育業務佔公司總營業收入的62.47%提升17.36 個百分點。

億歐教育認為,開元股份在併購完成之後,整合計劃比較完善,對併購標的規劃明晰。據2018年全年財報披露,開元股份以恆企教育為主要經營主體,積極發力職業教育,以拓渠道、擴產品、擴賽道為目標,打造一家多賽道、多產品、多品牌的綜合性職業教育運營集團。

相關推薦:

“錢”景誘人,職業教育的10萬種可能

佳發教育發佈2019年Q1財報,總營收7522.67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